动画片中角色与观众产生的共鸣
2018-05-24王金良
王金良
摘 要:角色的塑造是动画影片创作中的重要环节,一部好的动画片一定要有鲜明的性格和外表特征来获得观众的认可。动画片中的角色都是动画设计师所创作的虚拟演员,他承担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功能。因此,一部动画片的基础一定是影片中的虚拟演员,演员选择的成败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动画片的质量。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是经过动画角色设定师严格而准确地按照故事剧情以及人物性格设定的,所设计的角色造型是与人类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经验有着紧密的联系。角色在设计过程中一部分蕴藏着人们的心理期盼和生活经验,另一部分在设计时是为了唤醒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如不被遗忘的记忆和不愉快经验等。动画片的成功都是凭借深入人心的角色而获得巨大的成功,如白雪公主、花木兰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动画片;角色;观众
动画片中的角色是由艺术家所创作的虚拟形象,虽然它是假定、虚拟的形象但是它能够传达出喜怒哀乐等真实的感情。这些动画角色是由设计师通过大量收集生活片段,而从中提炼出最具典型的形象和最具代表性的动作而设计出的造型。它间接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状态,人们能从这种虚拟的卡通角色中找到自身在生活中的影子。
一、观众对动画片中的正面角色的向往
动画片中的正面角色性格往往设计简练,特点鲜明,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其角色设计应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符合真善美的设计原则,使观众产生共鸣效应从而更容易接受角色的性格特征与造型。正如荣格所说:“一旦共鸣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起在我们心中回响”。因此,动画造型设计师在进行造型设计时往往能够本能地将理想中的角色设计成正面角色。动画角色中正面角色在设计造型时大多有体型匀称、完美、皮肤白皙、长相俊美等特征,这种设计符合大众的审美规律也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如《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图1)。首先从道具上,白雪公主在动画形象设计中,发型、头饰会有很多变化,色彩以暖色调为主,从道具的丰富程度再到颜色能够体现出活泼的内心;其次从服装设计上,她穿着一件短袖长裙,腰部以上为蓝色,下身是米黄色过膝的裙摆,其色彩搭配中蓝色会给人一种冷静的感觉,而黄色会使人感觉温暖,充分体现了其人物遇事冷静,内心充满着善良的鲜明性格特征。再次从人物的自然属性上,白雪公主在故事剧情中所设定的人物特征是皮肤白皙如冰雪,这体现出白雪公主内心不但善良而且冰雪聪明;体型上为白雪公主设计为写实的身高比例,这更接近现实生活,让观众更能接受其造型的设计。所以白雪公主在造型设计时所体现的正是大众所认可的形象,是观众内心角色的再现,而这种再现与观众的审美和生活经验一致,所以观众会对该角色产生心理认同。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白雪公主的角色设计成这种完美的形象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如果反之会给观众极度的不适。
动画造型设计师在设计男性角色时主要体现男性的智慧、人物比例的真实、内心的善良和外表的俊朗。如动画片《人猿泰山》中泰山的角色(图2)。动画造型设计师在设计泰山角色时不但要体现男性特有的形体关系还要考虑剧情的发展,所以在设计时具有双层的含义。首先从道具上进行分析,泰山手中拿着长矛,矛柄是用随处可见的木制的棍子,而矛头则使用经过初略加工过的石头。矛头与矛柄的连接处使用藤条捆绑而成,这能充分表现出泰山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相差甚远的原始感觉;其次从服装设计上,泰山的穿着是一块赭石色的布料用来包裹下身,一是显现出原始的状态,二则是寓意着泰山内心的纯洁与真实,重返人类社会时他的穿着则是一身西服,表现出泰山生活环境的不同其服装也发生了变化;再次从人物的自然属性上,在泰山体型上进行分析,造型设计师把泰山设计为身体健硕肌肉棱角分明,这种造型能够使人联想到泰山一定具有超强的攀爬能力的样子,这种设计符合观众的生活经验。头部的造型设计,由于长期生活在原始深林中所以没有条件去修剪头发所以在设计时泰山有着长头发,面部有着明显的棱角。手部的设计,手指关节突出,大部分的时候泰山的手部动作都比较像猿人的手而不是像人类的手,甚至连放松的时候双手都是半握向内的状态。手指的指尖稍往后弯曲,脚部的脚趾修长便于抓握藤条。所以泰山在造型设计时所体现的正是大众所认可的肌肉发达、矫健,棱角分明的男性形象,这也是观众所希望看到的泰山的形象。
二、观众对动画片中的反面角色的排斥
动画角色中反面角色具有体型或高大或瘦小,长相丑陋,声音沙哑等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观众在生活中经常看见的坏人的典型特征。动画片中这些反面角色在设计时往往都是集众多的缺点于一身,这些特征正是给观众一种排斥的共鸣,是不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些反面角色是人们厌恶的形象,也极具典型性。比如《白雪公主》中的皇后(图3)。首先从道具上,皇后变成巫婆后她的道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她的道具主要是魔镜,而她变成巫婆后的道具变得更加神秘与可怕,如她在制作魔法药水时用的脏脏的大锅,在制作药水的同时她的周围还有令人厌恶的老鼠,她把老鼠抓住放进了锅里,锅中还冒着像沼泽一样的气泡,这些道具都会使观众产生不适。导演为了体现皇后变成巫婆后的神秘,为她设定了一个水晶球增加了巫婆的神秘与邪恶。最具典型的就是她手中拿着的红色的毒苹果,苹果看似香甜可口但是藏有剧毒,充分体现了皇后内心的邪恶。其次,从服装设计上,皇后身穿带有白色点缀黑色的长袍,从其外观就能使观众对其产生强烈的压抑感,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她的內心也是如此的黑暗。这就是典型的反面角色的色调搭配。再次从人物的自然属性上,当观众第一眼看到皇后出场时就能够从她的造型上区分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角色。她被设定为高高的个子,面部画着极其浓重的妆容,黑色的眼影棱角分明,嘴唇艳红。而变成巫婆后其反面特征更加的明显,变成巫婆后她总是在阴暗的光线下出场,面目狰狞,瘦骨嶙峋,面部枯黄,长长的指甲,向外突出的白色的眼球,极小的瞳孔,身体肤色暗淡无光泽,表情狰狞,从外表就能够给人恐怖的心里感受。所以反面角色就是典型的人们生活中所排斥的对象,这些特点正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过厌恶形象的集中体现。
再比如《狮子王》中阴险狡诈的刀疤,(图4)眼睛瞳孔被设计很小,眼白是黄色,瞳孔为绿色。左眼上有道伤疤,刀疤偏向紫色。鼻子上窄下款,鼻头较大,鼻翼设计尖锐,牙齿在黑色嘴唇下显得格外的锋利。胡须设计像钢针,爪子设计得也异常的锋利。设计师在塑造反面角色形象时,造型多使用硬或尖的直线线条,在进行色彩搭配的时候,也常常会使用深色系进行搭配,比如蓝色、紫色、黑色等,以此来表现人物的阴险狡诈。《狮子王》中的刀疤已经形成了动画片中反面角色的典型,它通过色彩的搭配以及符号化和概念化的形象,使其象征丑恶的意义更加突出。
三、观众对动画片中配角的自我认知
动画片中的配角主要的目的是陪衬主角,为了促进故事情节和主角人物的发展,配角在动画影片中起到支撑影片的故事线索的作用,而主角的经历和命运才是动画片的主要线索。不过红花仍需绿叶陪衬才显示出其艳丽,动画片中的配角在叙事影片中起着陪衬主角的作用。人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不可能每天都是在扮演主角,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陷的,有的人可能不满自己的长相、身高、体型,而在生活中每个人也都可能做过或经历过错事,或做过经历过极其尴尬又滑稽的事情,或者因为某件事情斤斤计较或刻薄或奉承等等,这些正是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的事情或经历的事情,这些都会对观众会产生极大的共鸣,使观众内心认同该角色。尽管配角在整部影片中处于次要角色,主角才是影片塑造的重点对象。但大多数配角都具有其明显的典型特征。首先是他们具有心地善良、勤奋、仁慈、老实本分等特征。他们在可爱搞笑的外在表演下都能够表现其内心的仁慈与善良,如七个小矮人、木须龙的形象设计等。他们的外表虽不如主角长相俊美,但无一例外都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动画片中主角往往运用写实手法进行设计,而配角多用卡通化、夸张化等造型手法。如《白雪公主》中这七个小矮人被设计成圆圆的头和鼻子,短胳膊短腿,夸张的四肢和面部特征使他们充满了喜感(图5)。
再比如《花木兰》中的人物设计,主角花木兰身旁的三个朋友被角色设计师设计成高、矮、胖、瘦,四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使其产生了强大的落差感,使其造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这样的视觉效果正是此种外形设计的目的所在,其间形成的节奏感有助于故事情节的推进。另外,宰相赐福精于算计,其阿巧奉承、刻薄的性格较为突出,为了与此种性格特征相匹配,创作者让其拥有着瘦削的身材与面孔,且纤长的眉毛、包裹严实的嘴、不大的眼睛、厚重的眼袋、错落无序的牙齿、几根胡须构成了他独特的面部轮廓,此种外形让人很容易理解其性格特色(图6)。
当动画片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配角的设计模式也表现出复杂性。除了反映角色的内心世界之外,人物性格也能体现出社会问题和作者对它的深思。因为随着它日益的深化,有更多的生活元素被融入到配角中,人性被展示在各个方面,所以动画片中配角才会深受大众喜爱。在生活中不同的领域主角与配角不同,配角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角色,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现实感它才会拉近动画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人不可能永远是配角,总有一个领域,我们将是主角。生活在自己的领域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尽己所长去做主角,在其他方面发挥辅助作用,努力为主角服务,实现自己的完美生活。
四、结语
动画充满想象,自由随意,但角色的创作有章可循。动画片中的角色既有共鸣,又有个性。共鸣部分就是亿万观众的共性部分,如果设计师能够让观众在观看动画片时唤起他们的情绪,无论是高兴、喜悦、害怕、孤独或悲伤,一旦唤醒这种情绪那么就说明设计师所设计的角色是成功的,是能够打动人心的角色。其个性部分是动画大师主观思想的体现,突出个性,别出心裁,能够达到让观众过目不忘的效果。动画角色作为动画片艺术的核心,承载着创作者对动画的执着追求和辛勤汗水,同时也是观众认识动画、接受动画、喜欢动画的入口。
参考文献:
[1]聂欣如.动画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馮文,孙立军.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3]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5]金开诚.文艺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