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医疗:云端数据让医疗影像一目了然
2018-05-24刘艳
刘艳
时隔5年,联众医疗CTO汪凌对创业往事仍记忆犹新,2013年涉足“互联网+医疗”领域,2015年4月上线第一家三甲医院,在辽宁与贵州的上百家医院落地服务……联众医疗逐渐在移动医疗领域站稳脚跟。
在此之前,因为担心数据安全和医疗行业相对封闭性的现状,联众医疗曾在发展影像数据上怀疑最初的设想。毕竟,医院的内部系统各自独立,数据共享无法互通,患者也无法拿到自己的原始医学数据……这都是国内医疗系统的现状。而在2015年,国家陆续出台新政,鼓励“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这给了探索移动医疗的联众极大的发展空间,产品也实现快速迭代。
2016年,联众医疗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总决赛上一举夺魁,并从一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品牌产品专业引领
行进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创新创业赛道上,联众医疗旨在辅助提高医疗机构网络化、信息化、移动化水平,提供分级诊疗综合解决方案,提高信息化诊疗效率,为当下“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提供有效解决之道,为国家医改方针探索有效新模式。
如今,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国家医改的重要依托之一,春天加速到来。2015年至今,国家共密集出台超过20条相关政策法规。政策开路,行业热度直接提升,联众医疗进入井喷式、大跨越的发展阶段。
“全球影像”医疗云服务平台作为联众医疗自主研发的跨区域、跨系统的全医学数据互联网医疗科技平台,核心技术国际领先、国内首创。它以影像为切入点,打造了三个维度的工具功能:医学影像信息云存储及共享平台;医生移动诊疗工作平台;医医、医患交互的互联网医疗工具平台。
凭借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全球影像”医疗云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医学原始数据的集成和即时存储,确保影像等医学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实时分享,同时满足基于数据互通的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等应用,进而围绕影像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进行深度研发。
“全球影像”医疗云服务平台有四大优势:一是全球同平台,破除壁垒;二是高效能建设,杜绝重复;三是高技术含量,确保品质;四是数据池热备,规避重创。
如今,作为基于云存储的医学影像管理及交互解决方案,“全球影像”医疗云服务平台已经实现跨格式全数据集成X DS(同一个“医疗联合体”中的不同机构共享和交换病人医疗信息),形成了以患者为单位的健康档案管理和共享。
是时候跟医疗胶片说再见了
“现在很多医院的大夫既不看纸质的片子,也不看胶片,而是选择P A C S(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阅片。”汪凌表示,“从技术角度讲,电子阅片时代已然到来,是时候跟医疗胶片说再见了。”
C T在断层扫描时会产生几十甚至数百张影像,用胶片打印呈现只能是从中选出部分,至于打印出的胶片能不能真正反映病灶,谁也不知道。
假设患者使用C T做了胸肺部位的检查,产生层厚为一毫米的一组影像序列,检查出一个约3毫米直径的结节疑似肿瘤,理论上说会有三四个断层扫描即影像片子是能够看到这个结节的,但如果打印出来的胶片恰巧没有包含这几张,就很可能会引起漏诊或误诊,即便都打印出来,去其他医院再诊断也会遇到不认同的挑战——医生拿不到全部原始影像数据就无法准确判断结节的大小、位置等关键信息,从而无法给出精确的诊断。
“医生需要所有原始数据,才可以做测量、窗宽窗位分析、三维重建等相应的影像后处理操作,才可以精准地判断病灶。这些都需要在计算机上通过专业的工具软件来处理,而不是简单看影像胶片。”汪凌说,医疗水平的提高需要新技术、新方法对传统医疗手段进行赋能。
在汪凌安裝的手机A pp上,有一个患者的肺部病理图像随着轴线拖动而运动的展示,而且选择三维重建模块后,看不懂的数据在数秒钟后被建构成病变后的形象器官。从图片呈现到动画展示,从单点判断到过程判断,断层扫描得越细密,身体状况的还原越真实,给患者的呈现就越准确。汪凌打了个比方,三维重建就像3D打印,断层扫描得越薄、越细,器官复印得越精密。这种展现方式对专业医生并无太大用处,可对患者而言,复杂的病情也可以在他的眼前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无疑是保障病患知情的有益方式。
影像诊断在云上实现加速
“联众医疗以影像为核心进行创新研发,直击医学影像的三大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汪凌说。
影像数据存储花费大 医学影像在西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医院临床诊断85%依靠医学影像,医学数据85%是影像数据,而且国家规定,患者病历至少保留15年。为了存储这些数据,医院几乎每年都要投资扩建数据中心的存储容量,投入低则数十万,高则上千万。
阅片的技术支撑落后 放射医生阅片、重建、报告等工作只能在固定的办公场所、单机环境下完成,较发达地区能做到固定端两院间影像传输,落后地区还在用传统胶片在观片灯下阅片。
医患间缺乏直接高效的沟通 大医院有很多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提着胶片到处找专家;另一方面,医生将精力过多耗费在传统阅片基础咨询方面。而“全球影像”医疗云服务平台提供PA C S及远程会诊、网络门诊、影像云盘、双向转诊、医生工作站等功能应用,解决了这些痛点,满足患者直接在网上找专家阅片会诊,在当地解决二次诊断的需求,满足医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需求。
具有影像后處理功能的设备大都身居医院,服务对象是医生。对于病患而言,如果想了解自己的真实病情,不得不跑医院找大夫。
联众医疗通过影像云技术,将影像设备生产的数据集中到云端存储、处理、传输,病患在移动终端就可以查阅个人数据,也可为医生提供所有的标准信息,将医院的服务从院内拉伸到线上无限扩展。
存储需要大量的空间和隐私化的存储方式。汪凌介绍,医学影像是一个极大的数据量,它的体量占医学数据的80%以上。国家标准要求,临床数据至少保存15年,住院数据至少保存30年,但很多医院执行并不到位。在他看来,借助第三方的云存储技术和碎片化的存储方式,能够保证第三方无法知道是什么数据,也不知道是哪家医院的哪个患者。
影像处理是对图像进行无损压缩,很多数据一旦受到损伤便不具备医疗的意义。因为医学数据包括电子病历、心电、超声在内,只有放射影像具有全世界的影像标准,从设备出来后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都遵从这个协议。所以存储后的图像数据要传达到用户手中需要精密地解压缩过程,保证重复有效的使用。
汪凌表示,对传输的要求就是影像的精准化,这对临床的意义至关重要。比如,去医院拍片子是一个基本的手段,如何实现在手机界面的简单、快速查阅,依托的是系统的快速反应。再比如,在手机上看影像时既没有任何的下载,还要保证实时查阅没有马赛克和迟滞的感觉,这些都需要技术支撑。
开疆拓土 砥砺前行
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互联网+医疗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风口,目前,联众医疗业务已覆盖国内31个省(市、区),基于区域合作,深入打造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远程医疗帮扶、网络医院等互联网医疗发展运营模式。
贵州省智慧医疗云平台的建成,使联众医疗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省级智慧医疗云平台的搭建者,实现了省、县、乡四级医疗机构医学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造了全省级的医学信息高速公路。福建莆田模式——由莆田市卫计委牵头成立市级影像会诊中心,创造性打造“影像医生签约基层”的服务新模式,切实推进远程医疗和分级诊疗,得到了行业的认可,迄今为止,影像远程阅片量已突破两万例。广西柳州“分级诊疗签约平台”,更是被誉为“滴滴就诊”。
联众医疗,从未放弃过公益。2015年到现在,联众医疗携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医疗扶贫相对偏远的医疗不发达地区,还与上海韩哲一教育扶贫基金会合作,支持“同心·系列远程医疗教育扶贫”项目,依靠“全球影像”平台,让医疗资源合理化配置,使偏远地区的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