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及其新趋势
2018-05-24杨成文
文/杨成文
新闻专业主义被认为是新闻业不可或缺的专业规范,也是经典自由主义新闻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也因此在新闻社群规范与认同凝聚方面居功至伟。19世纪30年代产生的便士报的发展以及19世纪60年代前后独立报刊的出现促进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形成。复旦大学教授陆晔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潘忠党教授认为:“新闻工作是门职业,如果将其当作专业来看待的时候,重点是指特定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同时,专业主义应该还包括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2004年,美国作家凯伊斯提出了“后真相时代”的概念。他认为,人类不只拥有真相和谎言,还有一堆模棱两可的说辞,既不能算作真相,又不能归为谎言。如今“后真相”的语境之下,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后真相”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
最初,“后真相”被理解为“当真相被披露后”。1992年,美国《纽约时报》在一篇针对海湾战争的文章中使用了“后真相”一词,并将其解释为“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此后这一释义成为主流。牛津词典将“后真相”评为2016年度词汇,“后真相”是用于特指“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的情形。这意味着,个人情感和情绪在形成新闻舆论的过程中比事实更加重要,或者说事实的重要性退居其次,而重要的是情感和立场。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也是情绪的表达者,情绪传播现象越发突出,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后真相”时代的到来。 “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播在新传播技术的推动下,显示出其新的特征。
1.信息技术更新:传播形态的多极性和复杂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依托于互联网的移动新媒体日益崛起,使人人都可以传播成为可能,传播主体越来越多元化,每个人都是传播节点,传统机构式中心化传播受到冲击。这也导致信息传播由匮乏到冗余,舆论生成从控制转向多元,在各种算法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信息能够被分众化的目标群体精准地捕捉并且进行二次编码加工,再次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导致新的传播形态不断出现,这使信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平台不断被复制、加工和传播。信息传播的路径河传播机制变得非常复杂,技术层面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造成信息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加强了,关于“真相”的识别则面临着挑战。
2.社交媒体兴起: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和交织化。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数字媒介的不断更迭,传统媒体迎来了风暴式的生存危机,断崖式下滑的业绩也让传统媒体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社交媒体走进大众生活,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信息的发布、反馈和拓展在不断进行,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受者作为一对传播主体,身份常常互相置换,在如此的社交背景下,信息不断被复制、不断被更新,并成倍扩散,这样的传播模式导致信息传播方式的交织化和传播内容的重复性。
3.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草根性和平民化。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首次提出“We Media(自媒体)”的概念,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这个概念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一同提出,符合媒体发展的规律,突出时代特征。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传播主体的草根性和平民化凸显。与此同时,普通大众对职业力量的信任度下降也塑造了自媒体时代的“后真相”语境。
二、“后真相”语境下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
“信我”时代到“秀我”时代的转变,从某个层面上看意味着信息时代的权力变更。新闻记者将把关人的权力交给了普通公民,人们可以自己整理编辑发布信息。新媒体赋权,普通大众在拥有更多权力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相应的责任,人们必须学会使用怀疑性认知方法。你所看到的并不就一定是真实的,真相的探寻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将事物的表象传播出去。区分真相和假象的关键在于衡量不同事实的价值,也就是需要找到检验各种证据的方法。“后真相”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需要进一步被坚守。
后真相时代的典型特征是情绪大于事实,情绪传播变得更为突出,关于事实报道的重要性退居其次,这颠覆了新闻业的基本原则。新闻业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真实性原则,只有保证报道的真实性,新闻业的社会职能才能够得以发挥,这也是新闻的社会价值的体现。而真实性原则意味着只对真相负责,只对事实负责,而非对情绪负责。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以真实性原则为主导,需要新闻记者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客观公正,不夹杂个人情感和偏向,对情绪性意见的报道和传播保持客观、中立,不刻意放大某种情绪,更不能刻意制造意见和情绪上的冲突和对立。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从全面报道和平衡报道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操作,例如,通过倒金字塔的叙述方式呈现基本事实,实现叙事和表述的客观中立;全面报道五个W要素,全面呈现实事的原貌;以第三人称语气报道新闻事件;至少报道新闻事实的两面等,为事实传播提供良好的环境,谨慎传播情绪,在后真相时代为真相的传播提供保证。同时,在具体操作上,针对一些热点事件,如“红黄蓝”事件和“江歌刘鑫案”等,媒体记者在报道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理性,以专业的态度进行专业化的报道,而不是被舆论绑架,媒体可以回应舆论关切,但是不能因为舆论压力而刻意进行不同事件利益主体的立场、情绪对立,从建设性的、监督性的和专业性的角度出发,传播事实,挖掘真相。
三、“后真相”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新趋势
所谓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业在发展百年的时间内探索、积淀下来的职业伦理和专业精神,这是因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新闻媒体维护社会公正,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主要目标。因而,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在于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在目前,媒介交织的“后真相”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又被赋予了新的话语实践。
1.“液态的新闻业”中的新闻专业主义。陆晔教授借用齐格蒙特·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使用的“流动的”或“液态的”概念,将当前的新闻业概括为“液态的新闻业”,这是当前新闻业的新特征。所谓“液态的新闻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记者个体层面看,“液态”意味着记者身份和传统新闻业时代固定身份有所不同,呈现出一定的“流动性”特征,即在这个时代,新闻信息的消费者或者受众同时也在成为公共信息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在新闻职业共同体层面,“液态”意味着记者这一职业共同体开始出现了和公众之间的相互渗透的,记者与非记者之间的“流动”将成为常态,这种边界逐渐消失。“液态”的新闻业意味着尊重每个社会成员利用新闻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与此同时,社会成员的参与也推动着新闻业的延伸。
2.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专业主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的专业性,但从某种层面上讲,也助推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新闻的目标为全部数据而不是部分样本,这样就减少了影响新闻客观性的人为因素。科学的大数据分析还能更加有效地发现事件发展的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让人们与真相更加接近。大数据通过整合、分析相关权威专家的意见,得出更加精确的结果。大数据时代如何使新闻变专业,有学者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政府:找到保密与公开的平衡点;第二,媒体:技术能力与思维水平并行;第三,公众:从匿名狂欢回归理性轨道。
3.离职新闻记者的专业主义挽歌。近年来,新闻行业人才的流失,从事新闻内容生产的知识分子日益边缘化。媒体行业的商业化发展趋势意味着新闻专业主义范式和社会责任理念正在走向终结。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广告收益越发低廉,由此减少了对社会道德的束缚,弱化了信息的核实审查机制。在这样的信息传播生态下,新闻机构迫于各方压力,难以坚守各种传统的伦理和责任。当物质和精神的保障逐渐消失时,越来越多离职的新闻记者已经用实际行动唱响了专业主义的挽歌。
四、结语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从业者的理念指导,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职业规范。在几百年的新闻实践发展中,新闻专业主义形成了自身的稳定内核和价值理念以及专业追求。但是,在后真相的语境下,新闻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闻专业主义也有变动,面对这一系列的冲击,如何使新闻从业者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在理论上重构新闻专业主义,仍然值得新闻从业者不断反思。
参考文献
[1]李飞.新闻专业主义:乌托邦还是意识形态?[J].教育传媒研究,2018(01).
[2]刘建明.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新闻操守[J].新闻爱好者,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