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凯歌教子:那是阳光下水与水的对话

2018-05-23风筝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飞宇陈凯歌玩游戏

风筝

近日,由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妖猫传》一再热映,上映13天票房便大卖5亿多,且口碑持续爆棚,并在日本创下了华语电影的十年之最。再次名利双收的陈凯歌坦言:本片的成功离不开妻子陈红的大力支持,更包含着儿子的一片心血。

据悉,陈凯歌和陈红共有两个儿子,如今都已成年。老大陈雨昂在英国留学,老二陈飞宇就读于美国泰伯学院,并已多次在圈内试水,两个孩子均颜值高、教养好、颇具志气,一点也没有星二代的衙内作派,曾自信地表示坚决“不活在父母的阴影里”,让圈内外很多人艳羡之余也不禁好奇:陈凯歌是怎么教育出来这么出息的孩子?

要做人先学会打架

陈凯歌的长子陈雨昂出生于1997年,二儿子陈飞宇生于2000年,接连喜得贵子时,陈凯歌已经40多岁,几乎算得上“老来得子”的他望子成龙的欲望较常人更加强烈。

对孩子的培养,最重要的莫过于价值观上的引导,在孩子刚刚懂事时,陈凯歌就郑重地告诉他们:你们得正直。正直体现在哪儿呢,就是会说理,会打架!

打架?两个孩子都以为老爸讲错了话。其时,他们正在幼儿园里接受着传统的教育,因此反问老爸:打架不好吧?不论是谁受伤,鼻青脸肿的多难看!

陈凯歌却再次纠正:不是让你们欺负别人,是要你们有一种不怕事的精神,因此打架是必须的,你爸40多岁还打架呢,这不算什么很不好的事儿。

其实这是陈凯歌自己“悟”出的道理:从小他的父母就教育他要做一个谦谦君子,凡事要先学会退让。不料在他14岁那年,他的同班同学成了红卫兵,毫不客气地先抄了他的家,并对他的母亲罚站。因为自己当时连保护母亲的勇气都没有,至今让陈凯歌内疚不已。

当下,大多家长都希望男孩子更要多地承担一份责任。在陈凯歌看来,想具有应对这个社会的能力,首先不能让孩子变成让人随便捏的软面团,只有具备匹夫见辱拔剑而起的凛然之气,才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

为了让孩子变得强悍点儿,在儿子五六岁时,陈凯歌就教他们骑马。因为那些马都是标准的高头大马,小孩子一见便怵了三分,陈凯歌马上教他们怎么驾驭这个庞然大物:“先给它勒上嚼子,不听话就给它两鞭子。”果然,孩子一“狠”倒让马儿畏惧起来。

仅仅变得强悍只能让马“身服”,接着陈凯歌又教孩子们给马喂草料,并牵着它四下遛,还不时地抚摸马头,让孩子开始学着和马相处。发现马身上被汗水凝在一起的毛时,他还郑重地告诉孩子“那是累的”,并拿过梳子轻轻梳开,当马儿舒服得一动不动时,他才告诉孩子“只有这样,它才会心服地爱上我们”。一天的驭马式教育,不但让两个小家伙能神气地骑着马四处溜达,更学会了强硬和尊重。

敢和人“打架”,没有过硬的体格自然是不行的。从儿子上小学开始,向来不同意孩子读辅导班的陈凯歌,只要跟运动沾边的班却没少报:跆拳道、羽毛球、摔跤……只要自己不忙,他还经常去班里给儿子当陪练,看他五十的人依然欢腾,儿子们练得也格外上劲。在陈爸的一路扶持下,两个孩子的体质明显强于普通孩子。

不过,凡事都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为了不让儿子变成只会打架又不讲理的愣头青,陈凯歌对孩子们的礼仪教育同步狠抓:见到长者必须恭敬地打招呼;吃饭前要先为大人盛饭,大人不吃孩子决不能动筷子;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许插嘴……事无巨细。并且,这些规矩一旦定下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

强硬教育加礼仪训化,在两个孩子身上取到了很好的效果。两个孩子从上小学时起,从不会主动欺负别人,但是也决不让人欺负。在老大陈雨昂十一岁时,陈凯歌曾带一家人去赴一个派对,席间有一位客人喝多了,不但对陈红有了言语上的轻薄,还试图动手动脚,见母亲要被非礼,陈雨昂蹭地站起来,恶狠狠地盯着对方:“你丫干嘛?”吓得对方连忙道歉。

在不需要动拳脚时,两个孩子又表现出了极好的家教。有一次,陈凯歌约老戏骨王学圻谈剧本,王学圻赶到陈家时,陈凯歌和妻子外出还没回来。令王学圻想不到的是,陈家的两个公子热情地将他请进家门,一个倒茶水,另一个马上端来水果,彬彬有礼的样子让王学圻感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会知道陈导的孩子如他的作品一样独特唯美呢?

不饿着,也不能太饱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论述:童年的缺失性体验留下的阴影,会让人长大后下意识地以不同方式寻求发泄、抚慰和满足。正因如此,童年穷惯了的人,长大后往往更容易大手大脚;从小管教过严的人,长大后因想要自由往往更难以管束。很多人长大后步入歧途,很多缘于童年心理留下的阴影。陈凯歌看了文章后,认真反思自己的一些作为,很多正是因为这种童年的“饥饿”。为此,在孩子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方面,他坚决不让孩子饿着,但是也不能太饱。

孩子玩电子游戏往往是令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童年是喜欢玩游戏的年纪,玩起來还容易没有节制,很多家长往往通过藏、瞒的方式,坚决不让孩子和游戏沾边。对此,陈凯歌却非常看得开:家长首先不能把孩子弄的没有了童年,那样长大后“补课”可能更容易变成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废物。因此,他家里的电脑密码每个人都知道,并且从不经常乱换,他也不对孩子玩游戏给予过多地干预,只要有儿子找他想玩一会儿游戏,他只例行公事式问一句“做完作业了吗?”当得到肯定答复后,他保证只回复一个字“行!”有时甚至孩子明明没有完成作业,但是想先玩一会游戏“调动一下士气”,他也总会豁达地放手让孩子去玩。

陈凯歌“松”过之后,马上就会换上“紧”的面孔:嘴上同意孩子玩游戏,可是眼睛却早早盯上了钟表:事先,他和孩子们约定每次玩游戏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一旦时间到了,他马上会面如冰霜地提醒:“时间到了啊,差不多就行了。”已经过了瘾的孩子马上会乖乖地离开电脑。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虽然陈凯歌肯让孩子玩游戏,自己却对游戏从来不动一指头,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他大多用于审阅剧本。小孩子有时玩得兴起,也会热情地喊他一起参与。可是每次陈凯歌总会故作倦态:“不行呀,我还有一些工作没干完,自己的事情没做好,怎么能玩游戏呢?”说着,便自顾自地忙碌起来。老爸的态度顿时让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尤其是对于还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来说,玩的兴致便大打折扣,就算时间不到也很快便关掉了电脑。

陈凯歌一直这样巧妙地做着榜样,虽然并没有强迫孩子,但是让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韧性,然后让他们反思自己该怎么做。因为老爸多年如一日的率先垂范,两个孩子渐渐地对游戏没有了兴趣,有一次,陈凯歌故意问老大陈雨昂:你怎么很长时间没玩游戏了?陈雨昂马上不屑地说:那有什么好玩的?真正的游戏是人生啊。如此的见地让陈凯歌马上赞不绝口:太深刻了你小子!

在日常生活中,陈凯歌总是这样对儿子的教育有松有紧,因为如果不对孩子稍微严厉一点,孩子永遠不知道是关心他们,如果不对孩子加以宽容,他们又不知道你其实内心是一位慈父。发现孩子的毛病时,陈凯歌很严厉,总是不客气地加以纠正,因为不将斜枝乱叉砍掉,小树就不能正直生长。

同时,陈凯歌也决不做虎爸,绝不会拿一根棍子站在他们后面指使着干这干那,让他们知道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并且,陈凯歌最忌讳唠叨,对孩子批评完了就永远不再提这个话题,坚决不去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做成让孩子一个讨厌的父亲那是教育的失败。

蹲得下,更要站起来

身为国际知名的大导演,陈凯歌却从不允许孩子有星二代的不良习气,为了不让孩子有星二代的优势感,陈凯歌和妻子自觉拒绝了绝大多数应酬,也很少出席各种活动,两个孩子很大了居然不知道电影《霸王别姬》是老爸的作品。

教育要有针对性,陈凯歌发现两个儿子个性差异非常大,老大陈雨昂脾气急,除了对学习成绩格外看重外,一些饮食起居等往往不放在心上,是个标准的邋遢型学霸。陈凯歌下定决心要让老大学得条理仔细一些:人只有不断增加不同的韧性,以后才能吃得开,这就叫“蹲得下,更要站起来。”

陈雨昂读高中时学校要求,入学新生第一年要做一件有意义的劳动,听说后陈凯歌马上帮儿子当起了参谋,并从劳动项目中挑选了“养一匹马”,因为这项劳动需要对马全方位照顾。通过他的“忽悠”,陈雨昂不知是计,欣然接受,结果从此掉进了“马坑”里:马儿的一日三餐、洗刷、清栏、遛马,全由他一个人承担。

一年之后他写了篇作文:我其实不太喜欢马,却像对待哑巴祖宗一样,辛辛苦苦伺候着它的吃喝拉撒,整整一年。最后一天,当我将离开时,我突然想回头看它一眼。我回头看了它一眼,马也看着我,就在这瞬间我有了想哭的冲动……

一点都不套路又饱含了真情实感,让陈凯歌颇为感动。粗枝大叶的儿子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却将一匹马照顾成这样,足见其中有了让人惊喜的变化。事实也果真如此,陈雨昂变细腻了,成绩也更加出色,2016年底考入了英国沃顿商学院,成为就读的那所高中126年第二位考入该校的榜样。

而老二陈飞宇则是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从小写作业都要费很长时间,只要发现字写难看了,肯定要用橡皮擦掉重新写,并且还有一点洁癖:卧室里面每一件物品都不允许放错地方。在陈凯歌看来,二儿子更需要一点粗枝大叶的磨练。

自从2010年首次参演电影《赵氏孤儿》后,陈飞宇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6年拍《妖猫传》时,他主动要求给父亲当助理,虽然陈凯歌和妻子不愿意让儿子进入娱乐圈,但是考虑到拍电影的累和苦,决定让他体验一下。

于是,陈凯歌带儿子到了暑季的湖北,四十多摄氏度的夏天,他发现儿子T恤被汗透时,也不给他更换的时间。可是马上惊喜地发现:儿子为了梦想选择了忍受。除了让儿子学习拍电影的技巧,他还让陈飞宇照顾一只黑猫的日常起居,连拉的粪便也负责打扫,因此陈飞宇被人戏称为“铲屎官”,这是以前不敢想像的事情,有洁癖的小儿子居然也干得井井有条。

在七八个少年助理中,陈飞宇是最稳重的一个,从不刻意表现自己的聪明,跑到人前刷存在感,可是在陈凯歌汗流满面时,他总是第一个擦去老爸的汗水。体贴懂事的样子让陈凯歌心中暗喜:孺子可教也。

正因看出陈飞宇是可塑之材,在台湾资深电影人连奕琦想请他出演电影《秘果》时,陈凯歌再没阻拦,还细心地花了十天时间,帮儿子分析了如何把握好角色。等2017年儿子去新疆拍戏后,那种工作强度让陈凯歌跟剧组急的心都有,想不到陈飞宇从没打过一个叫苦的电话。天道酬勤,因为陈飞宇的付出,他出演的电影一经上映便赢得了满堂彩,成为倍受瞩目的一颗新星。

如今,陈凯歌的两个出色儿子已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很多人曾向陈凯歌请教其教育秘方。陈凯歌思忖良久才说:父子关系是水和水的关系,虽然会有撞击,但是更要柔软地彼此汇聚相容,只有这样,才会迸发出神奇的力量。

编辑 张小婧

猜你喜欢

飞宇陈凯歌玩游戏
跳出摩天轮
陈飞宇 站在风口浪尖 持续迎接挑战
哈哈大笑玩游戏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女儿歌
回到古代玩游戏
监控室有商机?多情小保安毁于共享秘密
陈凯歌 大师下山了
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