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刚: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它必须是最优秀的

2018-05-23蒋丽华

环球人物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伊利哈佛大学乳业

蒋丽华

4月26日,伊利股份发布2017年年报,五大核心指标再创新高,以680亿元的总营收继续领跑行业。伊利董事长潘刚表示要加快国际化,向全球乳业五强进军,让中国食品企业在全球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能让外国运动员背着牛奶来中国”

1999年,年仅29岁的潘刚组建伊利液态奶事业部,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此后每年为伊利贡献超60%的营收,带动企业实现了从十几亿元到20亿元、40亿元、60亿元的快速增长。2005年后,伊利的业务更呈现井喷态势,年总营收先后突破100亿元、200亿元、500亿元,直至去年的680亿元。

2005年,潘刚做了个决定:让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为此,他亲自前往国际奥组委递交了申请。经过几轮激烈角逐,伊利成功牵手北京奥运。对这份执着,潘刚曾这样解释:“我们不能让外国运动员背着牛奶来中国。”拿到奥运会“入场券”后,他把打造品质放到战略首位。2017年,伊利再次牵手奥运,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

在全球乳业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乳业如何增强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是潘刚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他的推动下,伊利近年来实施了“全球织网”的国际化战略:在欧洲建立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新西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在美国联合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主导实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全球乳业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三次讲述“伊利故事”

2007年,哈佛商学院高级副院长麦伟略教授撰写了《伊利:中国乳业的领军者》案例;2017年,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撰写了《伊利集团:打造全球化乳业公司》案例。伊利作为典型企業两次进入哈佛商学院课堂,潘刚也3次走进哈佛大学,讲述伊利故事。

第一次是2007年,潘刚讲的是中国乳业的发展轨迹和伊利的商业理念。当时,“中国制造”在国际上面对着近乎挑剔的审视眼光,西方媒体也经常将中国产品与“低端”“劣质”联系在一起。在哈佛的课堂上,潘刚澄清了这种误解,他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话:“真金不怕火炼。”他相信,无视产品质量的企业会被历史淘汰,时间终将证明“中国制造”的真正水平。

2017年初,潘刚再次走进哈佛大学的课堂。此时的伊利已成为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八强。当时恰逢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中美经贸关系成为焦点。围绕这个话题,潘刚表示中美在农业方面的合作早就水乳交融,不可能再分水是水、奶是奶了。“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只有抱着一种开放的态度合作,才能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又时隔一年,在哈佛大学主办的“全球农业企业高管课”上,潘刚受邀为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位企业高管授课。这一次,他介绍了中国农业的新业态、新发展。

对于自己3次登上哈佛讲台的感悟,他这样阐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必须是最优秀的。”

让世界共享健康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对世界部分地区的人来说,健康却是一种奢望。

每一次去贫困地区,了解到很多农民从没喝过也喝不起牛奶时,潘刚都有些扎心。在日本,牛奶曾经强壮了一个民族;在欧美,即使偏远的乡村也能看到各种乳制品。潘刚希望未来能消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让世界共享健康。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在让世界共享健康之前,首先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享用牛奶。现在,每天约有1亿份伊利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伊利还开创了一套“健康中国责任体系”,围绕“社区、青少年、环境”三大核心目标,倡导人类健康生活方式,践行社会责任。

“让世界共享健康”,是潘刚的个人梦想;“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是伊利的愿景。这二者是基于企业利润之上的追求,也是潘刚带领伊利走向国际的动力。

猜你喜欢

伊利哈佛大学乳业
哈佛大学46%是富二代,但决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理想
伊利的万科式恐惧
伊利升至全球乳业八强
“计算机先生”
看一眼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
82.7%
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