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新题汇总
2018-05-23唐惠忠
唐惠忠
一
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感悟自然”,指的是在用眼睛、用心灵感受自然的基础上有所领悟。构思时,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大自然的众多事物中选择最喜爱的或最能感悟到哲理的来写,从小处着眼,精心选取切入点。
比如,花有开必有败,含苞欲放时我们能感受到勃勃生机,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准备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绚丽灿烂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人生焕发光彩;随风飘落时我们则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又如,同样是雨,毛毛细雨使我们联想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倾盆大雨使我们联想到人生道路上也会有暴风骤雨,从而在困境中鼓起抗争的勇气。
对于同一种景色,同一个事物,各人的人生经历、认识水平、美学修养有别,所“悟”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写出立意新颖、思想深刻的作文就是一大难点。我们不妨从王之涣登鹳雀楼所抒发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汲取哲理,不妨借鉴苏轼面对滚滚长江水发出的“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不妨仔细品味陆游游山西村得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在立意时可尝试一下“异想天开”“反弹琵琶”等方法。
参考拟题:用心看自然,别让她哭泣,抚着绿叶是种幸福,自然的距离有多远,听听那冷雨,心灵的深呼吸,东坡的感悟,母亲的召唤……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构句之美,在于对仗整齐。这是一种和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构句之美,在于长短错落。这是另一种和谐。
和谐,指存在各方彼此相合,关系融洽而协调。文字如此,其他的艺术呢?人、社会、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呢?
请以“和谐之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点拨
天上,地下,世间万物,无处不存在“和谐”;同时,也存在着特殊的“不和谐”。正因为有许多“不和谐”的出现及其导致的恶果,更引发了我们对“和谐之美”的呼唤。
构思本题,可采用“以问领写”的方法。比如,先提出问题:1.什么是和谐之美?2.为什么要追求和谐之美?3.怎样创造和谐之美……再试着打开思路,回答这些问题。比如,针对第一问,可以联想到“和谐之美是一种自然美,又是一种默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和谐之美表现为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和谐之美美在规律,有人提出‘人定胜天,企图打破这种规律,结果遭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针对第三问,可以联想到“创造和谐之美需要信任”“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宽容”“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关爱”“沟通带来和谐之美”“尊重产生和谐之美”……然后对以上各种回答加以筛选、组织,精选素材,挥笔成篇。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构句之美,在于对仗整齐。这是一种和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构句之美,在于长短错落。这是另一种和谐。
和谐,指存在各方彼此相合,关系融洽而协调。文字如此,其他的艺术呢?人、社会、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呢?
请以“和谐之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点拨
天上,地下,世间万物,无处不存在“和谐”;同时,也存在着特殊的“不和谐”。正因为有许多“不和谐”的出现及其导致的恶果,更引发了我们对“和谐之美”的呼唤。
构思本题,可采用“以问领写”的方法。比如,先提出问题:1.什么是和谐之美?2.为什么要追求和谐之美?3.怎样创造和谐之美……再试着打开思路,回答这些问题。比如,针对第一问,可以联想到“和谐之美是一种自然美,又是一种默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和谐之美表现为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和谐之美美在规律,有人提出‘人定胜天,企图打破这种规律,结果遭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针对第三问,可以联想到“创造和谐之美需要信任”“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宽容”“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关爱”“沟通带来和谐之美”“尊重产生和谐之美”……然后对以上各种回答加以筛选、组织,精选素材,挥笔成篇。
四
浮躁使优秀的人变得平庸;浮躁使聪明的人变得愚蠢;浮躁使胜利者跌入失败的深渊。在你经历了失败和多次的不如意之后,想一想“我的心是否浮躁”,不要灰心,不要气馁,找到了原因,你的精神就会重新振作起来。当你终于发现浮躁是可以战胜的,那么你就会感受到内心深处蕴藏着的巨大潜力。拍去身上的尘沙,抛却浮躁和轻率。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与认识?请以“浮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与“浮躁”这个话题相关;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点拨
“浮躁”即轻浮、急躁,不沉稳,不冷静,不踏实。显然,“浮躁”是一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不良的处世态度,正如话题提示语中所说:“浮躁使优秀的人变得平庸……浮躁使胜利者跌入失败的深渊。”因此,这个话题有一个“思想底线”,即要认识到“浮躁”是心灵上的尘沙,是学习或工作中的绊脚石,应对其持否定态度。
本题思路参考:1.思考什么是浮躁——对待生活、学习、工作缺乏执着的精神,缺乏持久的耐力。2.思考浮躁的危害——浮躁使人急功近利,浮躁使学习浅尝辄止,浮躁使社会潜藏危机……在论证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选择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作为论据(特别是反面的论据),这样可以避免说理空泛,增强作文的说服力。3.思考怎样消除浮躁,包括冷静善思、脚踏实地、尊重规律,等等。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还可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
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点拨
写本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立意: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2.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3.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4.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5.产生尊严的是理性——对正义的执着,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这是尊严与“面子”的根本区别。只有摈弃了虚荣的“面子”,树立起真正的尊严,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真正的希望。
参考拟题:涉外无小事,尊严来自实力,尊严与“面子”,伤心一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