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湖南南岭九嶷山钨矿床成因与找矿研究
2018-05-23何任君周红日
何任君,周红日*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国土资源局,湖南 永州 425600)
南岭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该区缝补这大量的稀有金属以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该区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上,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特拉斯构造域以及滨
太平洋构造域二者相互交接形成的区域是该区的分布所在,华夏板块以及扬子板块被该区进行横跨(图1)。随着该区构造动力的不断转换,中生代阶段给该区成岩成矿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自该期以后,区内的构造活动越发激烈起来,并存在非常突出的岩浆活动,对区内成矿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促使区内钨矿等大量金属矿形成。九嶷山钨矿分布于南岭成矿的偏东方向的区域上,是都庞岭以及祥林铺与九嶷山基底断裂(呈东西向展布)以及水口山与铜山岭断裂(呈北东向展布)与宁远-道县基底断裂(呈北西向展布)三者共同相较部位。文中对南岭九嶷山钨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矿床成因及找矿进行探讨,旨在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指导。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特征
石炭纪地层以及泥盆系地层在区内发育广泛,同时发育第四纪地层,祥林铺背斜核部的区域上发育有非常广泛的泥盆纪地层,易家湾组以及棋梓桥组与长龙界组是其主要的组成,陆相碎屑岩以及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构成的浅海滨海相特征是其主要的岩性特点。该区赋矿曾为主要为棋梓桥组,该组地层有三个不同的岩性段,白云质灰岩以及灰岩等主要分布在上段区域上。
1.2 构造特征
区内的断裂主要呈现南北向进行展布,同时还发育一些层间剥离构造。
图1 南岭地区构造示意图
铜山岭岩体延伸于北东方向的一部分受铜山岭背斜与该断裂的控制[1]。是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在该断裂的偏东方向的区域上分布着九嶷山钨矿。该区容岩、容矿构造主要受区内层间剥离构造的影响。
1.3 岩体特征
祥林铺岩体与该岩体二者的展布方向非常类似,有数百米到数千米的岩体暴露与外面,而且非常稳定。Cu以及Mo与Zn和Sn是该岩体的主要含有的微量元素[2]。
1.4 围岩蚀变特征
蚀变特征在该区非常多见,矽卡岩化在区内尤为突出,该区成矿与之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矽卡岩内分布着大量的钨矿与铜矿,并呈现层状分布于比较深的位置上,斑岩主要见于地表相互交接的位置上。而且还发育高岭土化以及大理岩化与碳酸盐化和蛇纹岩化以及绢云母化等特征,碳酸盐化和该区铜矿化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钨矿体特征
①赋矿岩石∶黄岗岩以及矽卡岩等是该矿的主要赋矿岩石,白云岩以及大理岩则相对较少。矿化特征有选择围岩的特点,矿石类型的形成与不同岩性存在很大关系,斑岩型矿化主要在碳酸盐岩化的围岩中内带上形成,而矽卡岩型矿化主要形成于该岩体接触的外带上。②空间位置∶祥林铺斑岩与该矿矿体二者关系非常紧密,依照岩体和矿体二者的空间位置,斑岩型钨矿主要分布在岩体的内部,矽卡岩型钨矿主要分布在围岩与岩体二者相互交接的位置上,而且还有一些矽卡岩型钨矿在围岩中呈现顺层状产出。③矿体形态、产状∶矽卡岩型钨矿分布于接触带位置上的以及斑岩型钨矿在形态上主要依照斑岩体的形态改变而改变。矽卡岩型钨矿分布于层间位置上,其产出特点主要为似层状特征。
2.2 矿石特征
(1)矿石类型。①矽卡岩型铜矿石与白钨矿石和斑岩型白钨矿石是该矿的主要自然类型的矿石,大理岩型钨矿石也有分布。②单铜型矿石以及单钨型矿石以及锡硼型矿石是该矿的主要工业类型的矿石种类。这些工业类型的矿石中单钨型矿石最为突出,内外接触带以及斑岩体内是其主要分布位置。
(2)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交代残余结构以及花岗变晶结构以及他形粒状变晶结构等是其主要的矿石结构特点,块状构造以及团块转构造以及条带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是区内矿石的主要构造特征。
3 矿床成因
矿化和蚀变二者在同一时期上形成,蛇纹岩化以及矽卡岩化等和该区热液蚀变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星散侵染状以及块状和团块状是该区矿石的构造特点。综合区内地质特征与上述研究认为该矿的形成与斑岩型钨矿存在非常类似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矿为斑岩型矿床,然而矽卡岩型矿石在其中分布较多,因此该矿的形成应当为斑岩型与矽卡岩型成矿特征。
4 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讨论
①找矿标志。区内分布非常广泛的w元素异常,相较于Mo上具有非常高的强度,Zn元素与Sn元素发生重叠后,显示矿化特征明显,可将此最为重要的找矿靶区。重点加强背斜偏西方向的翼部与进轴部区域上,斑岩节理如果出现在岩石节理以及其裂隙位置时,对钨矿的寻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蛇纹岩以及矽卡岩在该区与黄铜矿以及闪锌矿相互伴生的情况下,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②找矿前景。九嶷山一带是国内的重要矿产资源基地,不仅分布着大量的锡矿床而且还分布着大量的钨矿床。通过借助可控源电磁测深、激电测深等方式进一步确定蚀变位置,为找矿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夏卫华,章锦统,冯志文,等.南岭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地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112.
[2]刘铁生.九嶷山矿田岩体型锡矿地质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中国地质,2016,29(4):4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