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小爷张一山·26岁清醒记

2018-05-23顾小喜喜,達生Darshan

电影 2018年5期
关键词:张一山演戏

很多人都说,26岁的张一山比他的同龄人都显得清醒。当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下这番相遇后才发现,众人眼中那个心中住着老年人从不浮躁的张一山,其实从小就是个清醒的人。

小时候的一山,和家人住在北京城的大院子里,和他在《家有儿女》中演的刘星一样,淘气得像只猴。因为又瘦又小,还是让比他年纪小但是高出一头的杨紫演了姐姐,为此小小的一山气了很久。

十六岁,所谓的“成长尴尬期”就那么突兀地到来了,声音和长相都发生变化。那段时间没有什么戏找他拍,舆论开始质疑这个全中国看着长大的男孩子长残了。现在想起那时的自己,一山也会笑着说,是挺不好看的。

这种改变,是从他高中时演过的儿童电影《寻找成龙》开始。准确地说,是从这部电影中和两位艺术家的一分钟搭戏开始。当时江平导演告诉张一山,于蓝老前辈会在某场戏中演路人,和他有一分钟的合作。年少气盛的少年脱口而出,于蓝是谁?江平导演听到后,劈头盖脸将张一山一顿骂:“你连于蓝前辈都不知道?她是当年周总理指定的十二位著名演员之一!”张一山赶紧回去查资料,才知道这是位让自己肃然起敬的老艺术家。更让他震撼到的事情,还在后面。

临近表演前一天,于蓝突然身体不适,她担心身体原因影响拍摄,便找来了陶玉玲老前辈顶替自己的角色,陶玉玲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特地去菜市场感受氛围,并且向菜市场的菜农借了两身衣服。结果第二天开拍时,于蓝老前辈也来了,她说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还能说话,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两位老人为了仅仅一分钟的表演,做出了自己全部的努力,这让一山深深震撼,从那一刻起他意识到,自己将来要成为的,不是明星,是演员。

从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张一山的消息越来越少。只是断断续续知道他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众多带着光环走进大学的童星不同,这位少年太安静了,不出席过社交活动也没有拍戏。

就在我们以为他都要离开演艺圈的时候,2016年一部叫做《余罪》的网剧再次把张一山推到了风口浪尖,大众突然发现,曾经那个叫做刘星的小顽猴,那个沉默许久的小男孩,变成了演技可圈可点的青年演员。不在意外形,不依靠流量,和当下诸多小鲜肉型的艺人都不同,他在很多场合都郑重强调过,我不是明星我是演员。这份清醒,是从《家有儿女》开始的吗?或者并不是。但是正因为这种习惯性的清醒,他才能成为今天的演员张一山。

对于过度清醒的早熟是否会让成长不快乐,我持保留意见。但他告诉我,自己从不遗憾。因为所有属于少年时代的激情与叛逆,都放在了作品中,这样很好。我想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记录。记录下青年演员张一山清醒的样子,在他只有26岁的年纪。

采访、文:@顾小喜喜

摄影:@達生Darshan

妆化:@启航东田造型

服装赞助:Newave@ NW官博

特别鸣谢:张一山工作室@壹山逸事

成长关键词:

没有青春期也不遗憾。

《电影》:大伙儿都习惯称呼你“北京小爷”,你给分析分析北京小爷的特质?

张一山:

真实、仗义(笑着补充,所以叫“北京爷们”)。会为了哥们儿两肋插刀,对朋友是真心实意的好,其实就是比较善良。

《电影》:多大开始有自己的“哥们儿”?

张一山:

上小学就有了。北京人介绍自己玩的好的伙伴,都说“这是我哥们”、“这是我兄弟”,很少说“这是我朋友”。不是说我们要刻意多亲近,只要大家玩的好聊的来都是好哥们。

《电影》:想到了之前对你的一句评价,说很多有些名气的年轻演员都容易“被架起来”,但是你不会?

张一山:

是的。我不会因为地位去评价一个人,在我的概念里交朋友没有高低贵贱,我表达的都是真情实感,所以不牵扯到有没有架子。

《电影》:但不得不说在这个圈子里,很多人跟别人相处已经习惯了“架起来”。

张一山:

我说了,近而远之。比如这个人可能没办法成为好朋友,但并不代表他(她)是坏人,大家只是气场不合、话不投机。所以即便我无法很轻松地与之相处,但仍然会尊重。在生活中我很少会讨厌一个人,所以对别人没有太多攻击性。每个人变成当下的样子,都与自己的性格和从小的生长环境分不开,所以每个人都没有错。

《电影》:从小就会这样冷静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吗?

张一山:

小时候不知道怎么与别人相处,也不知道如何理解别人,只能用特别泛泛的概念来区别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比如警察就是好人小偷就是坏人。但是差不多从高中开始,我意识到这是很幼稚的想法,慢慢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后会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坏的人在我身边。

《电影》:还没有成为刘星之前,每天除了上课都会做什么?

张一山:

从五六岁开始,我妈每天都会给我布置很多课外作业,还会上很多课外辅导班,语文、数学、英语、武术、朗诵等等,那时侯真的是在学习。

《电影》:上那么多课,累不累?

张一山:

那时侯小,不知道什么是累,而且身体也好也有精力。主要学了很多东西,有时候会烦躁,尤其是遇到不会做的题,就特别烦躁。

《电影》:上课外班要是烦了,我就偷偷翘课跑出去玩。

张一山:

我不会。我很少干出格的事儿,比如逃课。因为家里的教育比较传统,虽然有调皮的时候,但一定不会逾越父母给我定下来的规则。到现在也是,很清楚自己做事情的底线,在那条线里面可以,越过就不行。

《电影》:之前有不少70后80后的京籍电影人和我们分享过他们的北京记忆。90年代的北京又是什么样的?

张一山:

那个时候我家在西城区的胡同里,所以记忆中全都是四合院、胡同、老房子,没有那么多CBD、商圈什么的。有商场,但肯定没有现在这么繁华。

《电影》:叶京导演说他年轻的时候会跟一帮兄弟去滑冰,骑着自行车带姑娘。90后应该很不一样了吧?

张一山:

那是属于我们父辈的年代,那时候的社会和我们小时候区别特别大,那是个原始的年代,男孩子们只能通过滑冰或者打架、泡妞释放青春的荷尔蒙。90后已经慢慢习惯通过网络来释放自己,一群人在马路上打架这种事,我们应该是最后一批,现在根本看不到了。

《电影》:但是你从小就不是沉溺于网络的人。

张一山:

对。我小时候不是,现在也不是,我不喜欢虚拟世界,所以从小就不愿意接触那些东西。小学时正好是网吧人最多的时候,但我基本没去过,同学叫着一起去都不去,不喜欢玩儿,也不会玩儿。

《电影》:什么时候第一次感受到了成长的烦恼?

张一山:

《家有儿女》播出后,很多人开始认识我,必须承认刚开始的确有做明星的快感,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突然在马路上找我拍照,其实我是不开心的。小孩嘛,总觉得耽误了自己玩的时间,而且我的性格并不喜欢所有人都认识我。

《电影》:这种不开心持续了多久?

张一山:

只要有人认识我,我就会不开心。

《电影》:从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能处理好这些事了?

张一山:

就一阵,后来我渐渐懂得了这也是没办法的时候,就妥协了。

《电影》:网上很多分析童星成长史的帖子,你是被讨论最多的那个,认可和质疑的声音都有。平时会看吗?

张一山:

肯定会有,还有人说我十六七岁那时长残了什么的,都不是客气的话,不过我那时侯的确没现在好看(笑)。我一直不烦大家给我的任何评价,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我们在生活中都会去评价身边的朋友,何况公众人物呢。

《电影》:一直都是这么平和的人吗?

张一山:

从小就是。从来不会和别人吵架、发脾气,无论是和父母还是他人,从来没有过。

《电影》:这真挺少见。毕竟大多数人的青春期,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么一些情绪激烈的时刻。

张一山:

我没有青春期,没有叛逆的时候,父母说的话都听。

《电影》:会不会遗憾?

张一山:

不会,我把很多情绪都带到角色里了,这样挺好。

表演关键词:

演戏,不是在演戏。

《电影》:你的大学生活,比大家想象的都安静,没有拍戏也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刻意在逃避吗?

张一山:

我也想拍戏啊,但是没什么戏会找我拍(大笑)。高考之前爸妈问我想考什么学校,我就说电影学院,报志愿的时候也只报了这一个,当时我就想着,只有这样不给自己留退路,才能奋力完成目标。毕竟,全国那么多有才艺的年轻人,我的文化课也比较费劲,好不容易考上了,又是喜欢的专业,就得好好学。大学四年对每个人来讲都挺珍贵的。

《电影》:专业学习过程中,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张一山:

看很多电影,和同学们一起排练很多表演作业。

《电影》:这种排练,和你之前在片场拍戏的感觉是不同的?

张一山:

对,我完全让自己从零开始。坦白说老师说的不少东西我都不太懂,和大家一起练习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比我演的好,所以并没有优越感。对我而言,学习就是一种过程,尤其是学习表演,每段戏都有无数种呈现方式,相比过程,结果并不是很重要。所以我享受学习时大家一起排练和交流的过程。

《电影》:记得有次记者问你最喜欢的演员和导演是谁,你说没有。张一山:

真没有(生怕我不相信,用很肯定的语气强调了一遍)。国内的戏和国内演员,没几个让我拍案叫绝的,所以但凡真正能看进去的,都是好的。全世界的好电影太多了,总有一些是能和你达到共鸣。

《电影》:有没有哪部电影或者是其中的某个情节对你影响比较大?

张一山:

我只能说有挺多这样的瞬间,因为生活中你很难接触到特别美好或是特别凄惨的事,只有在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这种极致的表达。我是个特感性的人,所以很容易被打动,泪点也很低。

《电影》:你曾说表演是没有办法模仿的。但是对于不少新人来说,肯定会去参考与借鉴一些经典作品的表演方式。你从不会?

张一山:

不会,我觉得借鉴没有用。演戏好的人都是有方法的,这是一个特别奥妙的学问,是没有办法复制的。我也不觉得表演有派别,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呗,可能比较肤浅,但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派别。

《电影》:比如在《余罪》中塑造的大家都很喜欢的余罪,你接受采访时说原著都没有读完,这一点就和其他演员不同,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深入研究了好久。

张一山:

我就是看剧本就演了,可能我的努力不在那儿,我认为用心去体会角色,能够分析出所有字面意思就行了。

《电影》:类似这种和生活中差距比较大的角色,都是怎么快速把自己融入进去的?

张一山:

信念感很重要,通过各种方式让我相信我就是他。比如《老炮儿》中的黄毛,当时剧本里黄毛是没有几句话的,好多都是导演后面加的,还有我自己加的,我认为他应该是什么样,就演成我想要的样子,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我相信我就是他。

表演的时候不要有那么多杂念,想得再好你表现不出来也没有意义,所以要随心一点。如果你演一个角色的时候想的是方法,那就失败了。演戏不是在演戏。

《电影》:演戏不是在演戏,那么演戏是在做什么?

张一山:

演是一个动词,戏可能是一个名词,但是还是要有行动才能表现出你在演戏。生活中你看谁说话特别假,就会说他一看就在演戏,所以演戏其实不是真的在演戏,你要让观众相信你是那个角色,而是要把自己变成那个人,这就是好演员的可贵之处。当然,这也是作为演员最悲惨的事儿,你要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

《电影》:很多演员比如说一场戏不满意,就不停地拍很多条,直到满意为止。你会如何处理?

张一山:

我从来不会干预。要相信剧本、相信编剧、相信导演。必须要相信很多人,如果充满着怀疑,太累了。我只是演员,我把自己无限的可能性都摆在导演面前,毕竟最终这部作品是他的,你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可以。多来几条,也是要导演决定的,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演员就是演员,你就要相信导演。否则,你就自己做导演,没有人逼着你来。

《电影》:一直对自己的位置如此清醒吗?

张一山:

反正我认为做演员应该是这样。我暂时还没想做导演,因为我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先做好一件事情。

情感关键词:

恰恰,我们都把彼此留在了身边。

《电影》:你的整个工作团队和其他的演员都不太一样,陪伴身边的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你跟杨紫也是时间积淀出来的兄弟姐妹。感觉你是个长情的人。

张一山:

主要大家没抛弃我,我也没抛弃他们(笑)。我们关系好,也这么多年了,感情都在,并且大家都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在一起挺开心,就一直这么走下来。其实大家都没有做很多,恰恰我们都把彼此留下了身边,就是这么简单。

《电影》:舌头和牙齿还有打架的时候,你们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分歧了谁迁就谁多一些?

张一山:

他们偶尔会有,我很少。其实也没有多碰撞,我说的事情他们基本都认可,他们提的意见我也都接受。很多事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大家互相体谅和接纳没什么不好。日子是要凑合过的,不要太偏执不能太执着,要不然很多事是没有结果的。我说的凑合不是怠慢,打个比方,一个铲子必须让他镶嵌的地方有些松动才能永远保持稳定。

《电影》:明白你的意思,别老那么紧绷着。

张一山:

不能够紧绷,不能永远严丝合缝。严丝合缝没有缓冲,最容易破损。我的凑合其实就是要给彼此缓冲的余地,我们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得有缝隙才能够让大家都过得去。做人不能太有原则,太有原则就会固执。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这是一种宽容,也是彼此的体谅。你要知道这种宽容对别人是好事对自己也是好事,好多人崩溃就是崩溃在不给自己留余地。

《电影》:一直都是这样和身边朋友们相处的吗?

张一山:

也没有,我是今天才想到的,准确地说,是跟你聊天的过程中想到的,可能也因为这么多年为人处事都是这样。比如说我的原则是不可以踩我的鞋,但等我遇到了一些难题时就会觉得这个原则不值一提,而且一文不值,所以一开始就不要给自己太多枷锁。

《电影》:对待爱情呢?如果你喜欢上一个姑娘会主动表达吗?

张一山:

我比较内敛,就是心里喜欢也很少表达。

《电影》:写情书吗?留言条呢?收到过别人对你的表白吗?

张一山:

我很少写情书,也没有小姑娘给我写,我那时侯好像并不是很招女孩儿,没有人和我表达过。我们班那时候有人写,但我没有。

《电影》:现在也到了可以真正开始一段感情的年纪了。26岁的你,喜欢怎样的女孩子?会有特定的喜好吗?

张一山:

细节更重要,漂亮姑娘千千万,身材好会穿衣服的女孩儿也大把大把的。

《电影》:哪些细节容易让你有好感?

张一山:

打个比方,但不一定是我的喜爱。比如她的声音很独特,或者她对待事情的方式比较独特,或者她笑起来很独特,或者她身上的气味很独特,我都有可能有好感。这个说不好,每个人都会因为其他人的一些细节被打动吧,但一定不可能是同样的。

猜你喜欢

张一山演戏
看戏与演戏
演员在演戏
“偶像来了”之张一山:过一种有节制的潇洒生活
张一山:红与不红都随缘
张一山:说我90后老戏骨是观众谬赞了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周冬雨张一山现场嘴炮不断
张一山:刘星长大了
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