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2018-05-22姜勇赵秀杰
姜勇 赵秀杰
【摘要】目的 观察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行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仅应用术后主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训练三周后,两组患者均接受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O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早期膝关节术后的关节活动范围,并恢复膝关节的生理功能。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7..01
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及软组织粘连是膝关节骨折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膝周可出现软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及负担。因此,康复的早期介入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回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骨科对膝关节骨折术后的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患者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骨科行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发病年龄18~63岁,平均(29.7±9.6)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发病年龄19~70岁,平均(30.1±8.7)岁,两组患者性別、年龄、骨折类型等资料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膝关节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主动及被动的综合康复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后即可患肢抬高15°,可减轻患肢肿胀,对未固定的关节和患肢末端进行全范围活动,对患肢足趾和踝关节进行被动伸屈,每次训练20~30次;术后第三天,可对膝周主动肌肉进行等长的收缩练习,对踝关节进行背屈的训练,反复上述训练30次以上;术后第二周,对患肢进行膝关节松动训练,揉按并放松膝周两侧的韧带,患者感到局部热感即可停止;术后第三周,进行负重行走训练,嘱患者站立位下蹲进行扶墙训练,患者俯卧位时,医师给予推压进行患者屈膝训练。上述治疗每日进行三次,一周进行六次训练,训练三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疗效评价
采用膝关节功能评价表[2]及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3]进行疗效评价。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周疼痛、日常动作掌握程度、肢体主动屈伸受限成都、下肢步行能力、身体运动范围、足内、外翻畸形。总分为100分。关节活动度(R0M)采用测角器测量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膝关节疗效标准:膝关节屈曲正常为11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提高;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体积最大、结构及功能最为复杂的关节,其正常生理的活动度为屈曲130度,拉伸0度,其结构组成为骨、关节、交叉韧带、关节腔、
软骨、半月板、关节囊[4]。膝关节术后多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为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继而出现粘连及膝关节韧带挛缩致病[5]。早期康复应选取合适的时机,应该在骨折术后软组织最容易出现变性问题的21天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对关节进行肌肉康复训练,可有效地保持膝关节的活性。因此,膝关节骨折术后的患者应在术后1天后进行康复治疗为佳,有助于骨折患者缩短康复所需的时间,加速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
1033-1039.
[2] 尹 清,武继祥,刘宏亮,等.综合康复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304-306.
[3] 路黎明,刘亚林.系统康复治疗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0):39.
[4] 王予彬.引入康复理念提高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2):83.
[5] 曾海辉,金冬梅,燕铁斌,等.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膝关节活动障碍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1):692.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