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技工院校如何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

2018-05-22高丽丽

职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技工工匠院校

高丽丽

在我国,工匠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就是一位伟大的工匠,传说他发明了用泥土、石头建造房屋,发明了制作衣裳、舟车等。

工匠精神,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比最好再好一点,是对细节的追求。细节是精雕细琢的起始,也是精益求精的准则。虽然短期利润有些少,却能长久造福于世,其实是在创造长久的利润。

工匠精神也是推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古巴比伦的青铜大刀、古埃及的法老金字塔,还是近代英国工匠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其中包含的工匠精神使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不断追求卓越,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一、技工院校为什么要把工匠精神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第一,要不断改善,要做就做到最好,勤劳的人们日日夜夜,认认真真,耗费精力,不怕反复地改进产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产品做到极致。第二,执著专注,一生只做一件事情,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做到这一生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件产品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甘心。第三,要有不断创新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第四,不抱怨,懂感恩。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先后造出了5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具有匠心之人,必然非常认可自己,認可手工行业。这种认可还包括了一种平静,因为世界和社会变化太快,难免不被功利心所影响,但有沉淀的匠人是能用平静心态,对待外面的种种诱惑,面对好或不好的外界刺激。

二、何为工匠精神

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心浮气躁,缺乏去创建所谓百年品牌的精神,只是追求时间要短、技艺平平、见效益要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把它们从1%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不需要跟别人相互比较,而是要跟自己不断比较。

人们费尽脑汁在历史的长河苦苦寻觅工作的本真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会逐渐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工作不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就是为了工作,而且是以匠人之心将它做到极致。在现在这种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崭新的中国品牌,需要一支庞大的有丰富知识、较高技艺的、不断创新型工匠大军;技能的伟大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风尚。

工匠精神落在每个人心里,就是指一种认真的精神、敬业的精神。回想起刚刚大学毕业那年,笔者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满心欢喜地迈上讲台,一开始就热爱上了这份让笔者羡慕已久的神圣职业。课前认真备课,准备充分;课上精心授课,孜孜不倦;课下认真辅导,修改几百名学生的作业。这个状态大概就是笔者职业生涯中工匠精神的雏形。

随着不断开展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听了很多其他优秀老师的讲课后,才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虽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与优秀教师在讲课方法、讲课技巧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在工匠精神的鼓舞下,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仍然是笔者的另外一个更高的奋斗目标。有了更高的目标,再通过自身努力,才能在工匠精神指导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追求卓越,教书育人,是笔者的终身目标。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人们不仅仅把教书当成赚钱养家糊口的方式,而是要让人们树立起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敬畏,平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不断鞭策自己对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及专业技术水平这个术语,是让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非常敬畏的一个词,因为只有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够胸有成竹非常从容地面对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工匠精神的精髓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无愧于学生,才能有可能把他们教好。要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把知识技能教授给学生。与工匠精神相对的,则是教师平时对工作的马虎和不认真的随意态度——拖延的惰性,“差不多就行了”的心理。我国制造业应该注重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改进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不足。

三、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

无论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人们都要肯干,更要“实干”,宁可当工匠精神的“傻瓜”,而不要当 “投机家”,从自身做起,落实工匠精神,做到五个结合。

1.较真学生与认真老师相结合

在古时候,师傅与徒弟就是现在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果作为老师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感觉到以后自己可以随随便便地对待工作,而不是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培训要先行。关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这一问题在笔者所在学校每一学期都从未懈怠过。学校级部门领导每年都会安排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培训、专业技术培养等。因为学校坚信,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培训。院里会在每年学期初开展“技能节”大赛活动,充分调动各专业系老师们的积极性,对全院教师大练兵,每年都会有许多优秀的技能型老师取得很好的成绩。

2.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现实实际案例教育相结合

在当代社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独具匠心的高品质产品出现呢?它源于老一代技工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是想当然得来的,是靠勤于思考的大脑和辛勤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接下来,以世界著名品牌保时捷为例,来认识了解一下它的成长史。老技工的技艺和传统的工匠精神相结合,造就了保时捷的独特品质,并成为保时捷公司自1930年以来一直保持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技工院校贯彻落实工匠精神,也要有尊师重教的新形式,不能仅仅是口头教育。在教书育人的过程当中,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只有具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在工匠精神这条精益求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笔者学院亦重视理论教师与专业实习教师的培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互统一。

3.实际操作、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学校要把工匠精神放在重要位置,也是当前形势的需要,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实际上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工匠精神,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当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技工院校的一个特色课程,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针对技工学院学生的特点,开展德育教育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无论是对于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还是在毕业离校后的工作岗位来说,都有指导意义。

4.实习课、文化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师要通过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培养学生,要采取一些措施,强化学生在课下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学习一些先进案例,比如瑞士手表以其准确精巧、可靠耐用等著称,靠的就是工匠精神。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就接受科学研究的训练,不仅开阔科学视野,而且还能调动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校内基础教育与校外实际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也是每名学生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整个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学校教育仅仅是人们所受教育的一部分,当然这一理论也适用于教师,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技工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有校内的课堂教育、学习人类的经典文化和间接经验是不够的,他们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社会化必须校内外教育相结合,有机联系,共同作用才能实现,这一点在技工院校尤为重要,所以校外教育必不可少。校內外教育都是重要的,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教育整体。

执著的工匠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追求,不断完善。正所谓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需要长久坚持。现在,德国的产品闻名于世,成为品质和信誉的代名词。但是在以前,即德国刚刚进入工业化时代初期,为了追求效率和利润,很多企业摒弃了传统的工匠精神,抄袭、仿造其他先进国家的产品,最后给德国的产业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德国此后每年制定出多条高规格的行业质量标准,由此也造就了一大批“大国工匠”,即熟练技工。只有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专长,才能不断在工作中提升自身水平,让自己的业务能力迈向更高层次。

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来说尤其重要。技工院校的教师务必要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自觉意识,并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弘扬工匠精神,练就工匠技艺,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不断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工匠院校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从技工到英雄
工匠神形
工匠赞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