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提升研究
——以重庆安居古镇为例

2018-05-22邹启朋

重庆建筑 2018年4期
关键词:名镇古镇文化遗产

邹启朋

(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历史文化名镇,是指有着一定历史文化积淀,保存有相对丰富文化遗产资源,能够反映当地某些历史阶段聚落景观和地域特色,由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组织评选的古镇。它们集建筑艺术,历史文化、民土风俗为一体,在科学文化、艺术美学、人文历史方面有很高研究价值;同时,更是弘扬人类文明、传承传统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然而,近年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城乡二元差距以及区域发展差异逐步拉大;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加剧;各地政府简单模仿、套用城镇发展模式,造成城镇化发展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正是受这些城镇化快速发展中问题的影响,再加上地方政府和居民重视度不够,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意识,使得越来越多的古镇、古村、历史街区等传统聚落景观、文化遗产资源,呈现日益衰败、景观破坏、人地矛盾等发展问题;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陷入消失殆尽、面临失传的窘境。因此,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古镇、古村等传统聚落保护发展工作和研究,显得刻不容缓。

目前,学界对古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镇保护发展策略研究、古镇历史演变文化发展研究、古镇空间形态布局研究等方向,而在古镇经济、文化、景观等功能提升方面的专题研究则比较匮乏;正是基于此,文章选取古镇文化功能提升这一创新研究视角;展开提升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功能的实证案例研究,提炼总结相关古镇文化功能提升模式方法和技术路线;以期能为历史文化名镇的科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1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

如表1所示,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景观美学、启迪认知历史地理、文化传承、品格塑造、休闲游憩等六个方面。

表1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分类

2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提升路径

2.1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提升模式方法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古镇文化功能提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体验经济、形象定位、旅游开发模式等专项方面。其中,李东和等人[1]构建了徽州古民居保护和旅游利用的象限模型,提出了原址保护观光利用、原址保护功能转换利用、异地搬迁观光利用和异地搬迁整合利用等4种古镇发展模式。王媛等人[2]通过实地调研、案例研究,提出朱家角塑造江南古镇的类型形象定位和文创旅游产品开发的设想。胡栋梁等人[3]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利用IPA科学量化的分析方法,对古镇旅游形象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李山石等人[4]则通过对南锣鼓巷这一传统历史街巷的案例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布局的历史街区改造与优化升级。可以看出,关于古镇文化功能提升路径方法,学者们研究视角主要聚焦于古镇旅游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也即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上。

2.2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提升技术路线

2.2.1 开展地域文化特色宣传营销

首先,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开展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深入调研,加强政府引导、教育,增强当地居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合理规划布局,科学有效保护,促进古镇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通过政府主导,加强相关技术研讨,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强化地域特色,大力提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水平。再者,强化营销策略,创建并打造古镇旅游品牌及特色旅游产品。

2.2.2 推进文化功能提升产业化设计

首先,应当坚持规划的科学化、特色的地域化、设计的多样化、实施的长期化。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制定历史文化名镇发展的科学规划和空间布局,注重古镇文化功能提升产业化布局设计工作中的保护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深化古镇旅游观光、休闲游憩功能,把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提升优势。其次,要坚持乡村示范、城乡统筹,建立多方投资、共同参与的受益机制。在努力打造特色示范古镇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推进周边城镇的融合、协调发展。通过建立多方投资共同受益的发展机制,联动各方,形成促进古镇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2.2.3 重视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工作

古镇文化功能提升产业化设计实施中,离不开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首先,通过制定配套标准,可以实现相关产品的标准配套,便于加强市场监管;其次,通过重视人才培养,制定人才储备发展战略,发挥专业协会和民间工匠、传统工艺大师的作用,可以实现人才配套,使古镇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2.2.4 加强政策扶持、拓展融资途径

首先,应当由政府引导,通过政策扶持、群众自愿、社会参与、企业示范带动等多种举措,调动当地居民、社会各界参与古镇文化功能提升、发展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坚持多渠道筹集相关发展建设资金,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合理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借助特色产业培育[5]、挂钩扶贫、公益慈善等途径,发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功能提升工作,进而推动古镇发展建设。

综上,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功能提升的技术路线可归纳为:通过政府主导、联合社会各界,加深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和提炼,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产品,加强营销推广和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相关标准配套、人才引进和产业化设计,系统科学地规划古镇发展,进而达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促进古镇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安居古镇案例分析

3.1 安居古镇概况

安居古镇,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地处琼江、涪江两江交汇南岸,是铜梁区北部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经济副中心,因境内有大安溪(琼江)而得名,有安居乐业之意。古镇发展历史悠久,隋唐时期就己成为涪江下游的重要城镇,场镇形成距今己有约1500年历史,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并于2008年被授予“第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其山地传统民居景观信息图谱类型,可归纳为丘陵河谷型-层叠一团状式传统聚落。镇内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布局,整体而言多依山傍水、因地制宜、随形就势、错落有致,带有典型的巴渝山地传统民居特色。

3.2 安居古镇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布

安居古镇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从旅游资源的文化物质属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详见表2)。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又可分为以寺庙会馆、宗祠建筑、民居庭院、官署建筑、古遗址、古街巷、古桥古渡口等七类。从表2不难看出,古镇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只要对这些有利的传统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加以深刻挖掘、科学规划、整合设计、形象定位,必然能为古镇的文化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合适路径。

表2 安居古镇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布

3.3 安居古镇发展存在问题

3.3.1 景区开发缺乏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从表2中可知,安居古镇境内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发旅游的有利条件。然而由于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和受商业化利益的驱使、诱惑,使得当前景区开发建设,仅以饮食文化商业街为主,显得简单粗糙、产业结构单一、旅游产品匮乏,缺乏配套旅游设施和文创产业等。古镇发展、景区建设,亟待进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优化设计。

3.3.2 居民保护意识淡薄,部分古建筑损坏严重

安居古镇历史悠久,镇上传统民居、寺庙宗祠、传统街区、会馆建筑等古建筑资源丰富。然而由于当地政府重视不够、缺乏宣传教育,居民保护意识淡薄,以及旅游业简单开发和过度商业化的冲击,再加上年久失修,缺乏维护,造成了一些古建筑破败损坏严重、功能未被合理置换的发展现状。

3.3.3 旅游产业发展不科学、旅游产品匮乏,未能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安居古镇,有着丰富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再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如上文表2)。这些都为当地发展旅游提供了先天有利条件,然而由于地方政府缺乏对景区开发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保护,使得当前安居古镇的旅游产业发展很不科学,古镇商业化过度、旅游产品单一,仅以简单的饮食、住宿、商铺为主,缺乏具有古镇浓郁“龙文化”等地域文化的衍生产品以及产业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殆尽,陷入失传的窘境。

3.3.4 不合理开发造成古镇生态环境破坏,人地矛盾凸显

随着安居古镇近年以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和受全球化、城镇化的不断演变的影响,大量慕名而来的旅客开始涌入景区,然而古镇相关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仍待完善,景区环境保护设施也有待优化设计。游客的涌入,大大超出了当下古镇的环境承载容量,使得景区内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环境遭到破坏,古镇发展人地矛盾日渐突出,人地关系发展形势严峻,亟待开展相关保护和完善工作。

3.4 安居古镇文化功能提升路径

3.4.1 安居古镇文化功能提升模式方法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提升模式方法,结合安居古镇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安居古镇可以采用原址保护观光利用结合原址保护功能转换利用的多元提升模式,通过对镇内古建筑、古遗址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原址保护,或者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利用等,在维护古镇整体地域特色氛围塑造的基础上,融入其他元素和开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布局。通过借鉴利用“民居+文化、民居+旅游、民居+生态”等古镇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博物馆、民宿旅游、文化影视基地”等文创产业,增加功能种类和功能容量,进而达到提升安居古镇文化功能的目的。

3.4.2 安居古镇文化功能提升路线

通过借鉴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功能提升路线的相关理论,结合安居古镇的地域现状发展问题等,笔者认为安居古镇的文化功能提升路线可归纳为:通过镇政府主导、联合各界力量,加深对安居古镇“特色龙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饮食文化、九宫十八庙建筑文化等”相关地域文化的调研和挖掘;打造富有安居特色的古镇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产品;加强古镇营销推广和传统文化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居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引进专业人才、推动相关产业化设计、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布局;系统科学规划安居古镇发展,完善相关标准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古镇居民生活水平。进而达到文化功能提升、推动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 结语

本研究梳理总结了历史文化名镇功能提升路径,归纳了古镇文化功能提升模式方法和技术路线。结合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得出安居古镇现存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布,接着对安居古镇旅游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从安居古镇文化功能提升模式方法和安居古镇文化功能提升技术路线两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举措,以期能为安居古镇和其他历史文化名镇的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东和,孟影.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研究——以黄山市徽州古民居为例[J].人文地理,2012(2):151-155.

[2]王媛,许鑫,冯学钢等.基于文本挖掘的古镇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朱家角为例[J].旅游科学,2013,27(5):86-95.

[3]胡栋梁,苏维词.西南古镇旅游目的形象实证分析——以重庆磁器口为例[J].旅游研究,2012,4(1):37-42.

[4]李山石,刘家明.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街区提升改造研究——以南锣鼓巷为例[J].人文地理,2013(1):135-140.

[5]周兵.李向东.周红.生态建筑文化视阈下创建云南特色魅力村镇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4(4):38-42.

猜你喜欢

名镇古镇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
古镇之旅
活态文化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