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运行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2018-05-21李玲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完善制度

李玲

摘 要: 本文从基层运行检查工作中的一个检查实例入手,反映了基层业务单位运行质量安全检查工作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QSMS)建设中起的重要作用,也反映出空管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运行质量安全检查 错忘漏;完善制度;安全标准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0 引言

自2011年4月至今,我作为气象中心的安全检查员,一直参加中心每月一次的运行质量安全检查,几年过去,我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与最初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说运行质量检查工作这几年给实际工作带来的变化以及我对这项工作的认识。

1.运行质量检查工作几年来的的发展变化

质量运行安全安全检查工作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检查工作中的“错忘漏”,然后去弥补这些“错忘漏”。在最初进行此项工作时,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我以为检查工作就只是一个“点”的工作,每个检查的项目是一个个孤立的点,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几年检查工作做下来,我发现将从这些孤立的点中反映的问题,最终提炼成种种规章制度去防范和杜绝问题,这些点就联系起来,形成一张保障安全运行的网,检查的作用方才真正显现出来。下面我用一个检查实例来说明运行质量安全检查在这几年间发生的变化,大家从中可以看到此项工作对完善运行质量管理手册的重要作用和空管局这几年来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工作的发展变化。

例子:气象中心设备维修室设备出了一次故障,在2011年时,我们检查的项目:

1.当日的值班日志中是否有记录?

2.是否有故障维修记录?

从2015年后同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查的是:

1.当日的值班记录时是否有记录,记录内容是否包括了故障时间,信息通告情况,故障结果等情况,整个记录是否形成闭环?

2.是否填写《故障维修记录》?

3.故障结束后是否给设备监控中心提交《空管设备故障单》

4.是否给总局气象中心上报故障情况?

5.是否补充更新系统设备档案?如记录果故障中有备件更换,是否及时更新备件表?是否更新备件柜上的清单以及的备件箱上的标签等。

为什么同样发生一个故障后的文档检查,从2015年开始增加这么多的检查项目?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运行安全质量监督检查的第一个作用是查出“错忘漏”和弥补“错忘漏”,当这个功能实现之后,检查工作并没有结束,实际上检查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即总结分析阶段。有时候“错忘漏”是很小很轻微的问题,有时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是什么导致了种种问题的出现,怎样才能杜绝?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们開始从制度和手册入手,建立完善规范的操作流程,建立更有效合理的制度,这就是运行质量检查工作的第二个作用,它极大的促进了运行质量手册的修改和完善。

2.运行质量检查对工作手册的建立完善起到的促进作用

再回过头来看上面的检查故障维修记录的例子,在2011年时,设备故障只是我们中心和科室的事情,所以只有值班记录和科室的故障维修记录,都是科室自己的档案,而到了2015年时,从上到下,各级管理和要求都有了很大不同,检查标准也更加细致具体。一是空管局已将全局所有设备的故障报送纳入设备监控中心统一管理,增加了《空管设备故障报告单》,具体流程空管局手册中有了明确的规定;二是总局空管局气象中心开始要求各空管局气象中心进行设备故障上报,并定期制作空管气象设备故障报告下发;三是科室的管理也越来越细,随着设备档案和完善和精细化管理的深化,设备发生故障后,相关的记录各项档案都需要同步更新,除故障维修记录外,还增加了设备档案,有时还有备件清单等。四是信息通报的规定更加具体,故障发生后,每个时间节点的记录,具体报送的单位都要形成完整的闭环。

所以,虽然看起来是同一个问题,但实际在检查过程中检查和涉及的内容含量已大大增加,对记录内容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一个个点的检查使得我们发现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这些问题投射出管理和制度上的漏洞,从而促进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又是一个发现问题并逐步修缮的过程,同时,空管局和气象部的运行质量检查对我们也在同步进行,从不同的角度,又看到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指导意见,局级机构也将他们检查中的问题汇集起来,也在不断调整手册,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我们中心和科室的手册要符合局级手册大规范的指导,也要不断的修改相适应,在不断的变化中摸索出一套规范有效科学的运行管理手册。下图是2011至2015年我室的手册修改情况:

上图统计了近5年设备维修室手册修改文件数和主要四类修改原因,其中①③

原因的修改主要是在运行质量检查中发现的提出的

3.对运行检查工作的一点想法

作为气象中心的一名质量安全检查员,几年的检查经历,让我逐渐认识到,就管理而言,检查是一个很直接的手段,短期效果非常显著,日常工作中的“错忘漏”随时发现随时整改。同时这种内部审核管理的方式也是使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保持和不断完善的有效手段。事实已经证明,运行质量安全检查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那么如何能让它产生的成果一直保持并持续发挥作用?这一点并不容易,一些简单的错误会一再重复,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也会有数次整改仍不到位的情况。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虽然各级的工作手册已经越来越完善,似乎凭借规范就可以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实现深化运行质量安全检查也没有那么容易,我想,既然客观条件已经具备,那么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人的因素上,其中一方面是管理者,另一方面是普通员工,如果从上到下每个人都能够真正重视并严格按照规章执行,让按章做事的意识和习惯渗透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那么离彻底摆脱经验型、即时应对型、事后处置型的旧有模式管理,转化为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就为期不远了。

4 结语

运行质量检查工作将安全工作标准化,手册是检查的依据,反过来,检查又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完善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让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持续有效的发挥管理和控制作用,只有体系建立者和执行者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手册,才能不断深化运行质量安全检查工作,优化体系,形成一种互相促进良性发展的循环,最终实现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武海源.从持续改进到持续安全—推行运行质量体系建设的思考[J].空中交通管理, 2010(4):23-24.

[2] 曹永一,袁东清,王迎春,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J].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8, 24(1):58-60.

[3] XJATMB/3300,民航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规范化管理手册[s].

猜你喜欢

完善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有关问题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浅谈政府对保险中介的监管对策
高校后勤节约水电
财务会计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论如何加强农村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