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2018-05-21白骏
白骏
摘 要:泥石流一般发生在暴雪、暴雨或者大型自然灾害之后,山体受到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之后,会出现山体滑坡,同时还会造成伴随着石块与泥沙的特殊洪流。一旦出现泥石流情况,山区附近的居民的正常生活与交通运转均会受到影响,因此可知治理泥石流工作的重要性,借助大型治理工程可以减轻泥石流带来的危害,本文以特大型泥石流这种地质灾害为研究核心,对其治理工程建设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特大型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地质灾害往往会给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泥石流是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也是伴随着其他自然灾害而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在处理泥石流,尤其是特大型的泥石流,工作人员需要对泥石流形成的关键原因加以了解,在对泥石流现场有充分地了解之后,再制定治理方案,针对危害程度不同的区域选择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根据已有的治理特大型泥石流灾害的工作经验,对治理工程的具体开展方法进行研究。
1 泥石流地质灾害概述
在沟谷山区这类复杂环境之中,在出现冰雪消融、暴雨以及暴雪等特殊现象之后,地表径流被激发之后,大量的固体碎屑,如石块、泥砂会之间汇聚成具有极为强大的破坏力的洪流,这种灾害就是泥石流。泥石流灾害具有以下特点,其灾害活动极为频繁,来势相对较急,具有极强的突发性,且其破坏性也极强,且其带来的破坏效应相对广泛,不仅仅会摧毁山区附近的城镇、矿山以及工厂,造成各种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会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损伤也极为严重,在泥石流出现之后,洪水灾害的程度也会变得更为严重,国土资源被严重破坏的同时,山区生态环境也会受到不良影响,且恢复也极为困难,一些原本经济就比较落后的地区会变得更为贫困。
2 治理要点
2.1 修建防护提等防护系统
通过修建完善的防护系统可以增强工程的防护效果,可以修建放水坝、拦砂坝以及防洪提等体系,借助这些防护体系可以缓冲洪流带来的危害,还能对泥石流起到一定的抵御效果。如果某区域在出现了泥石流情況之后,没有修建防御体系,也没有给出合适的应急措施,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会变得极为脆弱,水流量会增加,山体松动情况也会频繁发生,而在建设了完整的防护型建筑之后,居民的灾后生活也可以有所保障,区域重建工作也能更为完善。
泥石流产生时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在凹坡处,我们在建立应急措施上主要就是设计和建设排水的系统,这样就算是雨量大的季节也能将雨水直接给排出,并且可以避免地表水深入,还有对已形成塌陷的坑底要及时的进行填堵,减少水流对石坑的灌注,从而导致泥石流灾害。
2.2 明确治理重点
在治理泥石流灾害时,治理人员还要明确治理重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来增强灾害治理手段的应用效果,对泥石流发生地进行深入调查,治理人员要对影响泥石流的自然因素以及发生原因进行了解,现场调查工作极为重要。
泥石流的固体碎屑物除细小泥砂外,还有大量石块,个别巨石呵重达千吨以上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适宜的地形地貌;充分的固体碎屑物质来源;大量而又急促的水流。泥石流活动具有显著的群发性和不规则的周期性特点:即有时在一个地区或区域,因暴雨洪水导致几十条、几百条乃至上千条沟谷暴发泥石流,成灾范围达到几百平方千米以上;在一年内,泥石流活动主要伴随暴雨洪水或融雪发生在夏季和春末、秋初之时;在多年变化中,泥石流活动强弱交替,形成不同时问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泥石流与崩塌、滑坡既具有密切联系,又具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三者具有基本一致的形成条件,因此它们作为山地高原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常常相伴而生,形成共生共长的灾害群。此外,崩塌和滑坡形成的松散岩土碎屑物常常给泥石流提供了必需的固体物质条件,为泥石流活动创造了基础。还有的由暴雨、洪水诱发的崩塌、滑坡发生后,即刻转化为泥石流,进一步强化灾害过程。泥石流与崩塌、滑坡的主要差别除了活动过程和活动特征不同外,它们的主要动力来源不同:崩塌和滑坡是以重力地质作用为主的灾害现象。大山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地形起伏剧烈、新构造运动强烈、暴雨集中的山地高原地区尤其发育。
3 治理方法
3.1 将预防与救助工作加以结合
在开展防治泥石流工程建设工作时,尤其是在面对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时,必须要将多种处理方法结合使用。对泥石流灾害进行有效预防,当有汛期到来时,直接开展灾害防护系统,在平时就要给山区居民进行安全防护意识方面的宣传活动,使居民可以远离山区之中的危险区域,同时也要掌握在在灾害中自救的能力,对于一定区域之内的松散物质加以固定,既可以应用护坡方法也可以应用挡水方法,通过构建排水系统,可以控制水源,减少水流给山体带来的冲击。
在遭遇特大型泥石流情况时,还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从多个角度来完善灾害防护系统:
坚持以人为本,把搜救人员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好伤员救治和死亡人员善后及其家属安抚工作;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尤其是救灾现场要切实防止发生次生灾害造成新的损失;切实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全力以赴抢通道路和修复通信;及时主动发布信息,通报有关情况;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举一反三,在自治区全面开展地灾隐患和其他各类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做到不漏死角,尽最大可能避免类似灾害发生;实事求是、客观、科学、认真负责地查明灾害发生的成因。
3.2 完善生态系统建设工作
植树造林是首要,泥石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山体表层缺少植物的根系固定,山体表层脱落就会在雨季或者汛期的时候造成泥石流现象。只有恢复森林植被和科学的利用山地资源,才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从而恢复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改善地表汇流的条件,对于抑制泥石流才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4 结束语
自然灾害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仅凭人力也难以通过预防来避免地质灾害,因此必需要正视地质灾害,在其发生之后,采用最积极的态度来处理地质灾害,本文除了简要地介绍了泥石流的灾害的主要特点,还着重介绍了治理工程的具体建设内容,最后给出了一些治理意见,通过合理的灾害预防方案可以降低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建设生态工程可以改变山区环境,同时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伤亡,可以将避险场所设计好。将不断更新的防护技术应用到泥石流防护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寇丽娜,边疆,李东波,王银业,& 王浩. (2017). 浅析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14).
[2]刘学东. (2017). 泥石流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以新平漠沙马龙河为例. 大科技(30).
[3]权朝明,朱金德,& 李成林. (2017). 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浅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