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21郑永雄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郑永雄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电力行业的发展,為了提高电力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对电力客户服务的质量,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行业中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客户之间的关系,分别从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三方面进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的措施举例,并从制定方案、峰谷电价和负荷控制技术三方面实例说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执行措施,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服务广大人民。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客户;服务关系

引言:电力需求侧指的是电力用电侧,也就是需要用电的企业、用户等,电力需求侧管理是让这些企业和用户通过搭建电能精细化管理平台来有效管理自己企业的用电情况。企业和用户通过这个平台有效进行相关设备改造工作,优化设备性能,提高相关技术,改善自身用电的情况,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省电省钱降低成本惠及百姓的目的,有利于服务广大企业与人民,服务社会。

1.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客户之间的关系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力需求侧管理这项服务主要是为了维护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让企业与用户和谐合作,实现服务型发展,具体体现如下:(1)在提高用电效率的基础上得到经济效益,不影响用户日常生活,以此为基础进行节能省电,以电力相关企业和用户的利益为主,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提高全民节能的意识,并鼓励广大用户参与其中。(2)电力需求侧管理要与用户之间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实施过程中确保用户能够自由进行选择,推动他家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节能意识,同时,电力企业和用户共同承担相关风险,相互友好写作,得到利益的同时进行密切的联系。(3)在保证用户基本利益的基础上提供能源服务,根据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要求,供电企业要加强服务观念的树立,面对浪费现象和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有效改进,积极采用相关鼓励措施,确保用户主动投身于节能活动中,从观念意识上改变他们,建立起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相互信任模式,也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2.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的应用措施

2.1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共同推进

对社会而言,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减少广大用户的电力需求,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情况,进一步缓解环境压力,同时减少社会资源的投入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对政府而言,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电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用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增加对高能效设备的需求,促进GDP增长,降低单位GDP能耗。对用户而言,该管理措施可以降低电力的消耗,减少电费支出,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所以,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行政措施,电力管理部门对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根据真实情况制定限电序位表,如果处于用电高峰阶段需要检修设备时,建议使用限电序位表和周轮休计划,这样才能保持用电的均衡。某部门为此加强了当地光伏发电的措施,提倡新能源的运用,正在建立风力发电和潮汐发电,有效做到节能。

(2)经济措施,采取激励的手段,切实保障广大用户的利益,在不同的季节进行不同的用电价格定位,科学引导用户用电。国家提供了相关优惠政策,估计各地用竞争的方式降低补贴标准 ,优先支持低于标准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3)技术措施,根据用户的用电情况和生产工艺手段,利用技术和机能设备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例如为了提高效能技术,包括电动机、节能节点和无功补偿等技术措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采用光伏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等设备,全方位致力于高效节能[1]。

2.2有备无患,提前制定方案

电力需求侧管理具有“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的特点,并努力实现“限电不拉闸”的工作目标,提前进行预案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某供电局在年初预测的日最高负荷电量为98万千瓦,比去年的日最高负荷电量高出了15%,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每日的负荷不断增加,对此该局的相关部门经理走访用户家中,了解实际生活用电情况后为电网运行的调整和夏季工作模式的改进提供了资料。于是,企业进行轮休制度,除了安保用电其余全部让电于民,努力缓解高峰用电的情况,并制定了避峰错峰预案,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2.3利用峰谷电价引导错峰用电,保证重点用电

实施用电需求侧管理可以减少高峰时段电力负荷对电网的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缓解限电的压力,提高电网设备的利用率,保证电网安全并减少和延缓电网建设的投资。由此,建议利用峰谷电价引导错峰用电,同时保证重点用电,夏季是用电高峰季节,为了保证一切正常运行,供电局实施尖峰电价,扩大了峰谷电价的适用范围,用电单位为此降低了高峰时间的用电情况,更多的是选择低峰时间用电,减少成本保证效率。峰谷电价是用电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举措,范围扩大到所有工业后,许多中小型企业也开始低峰时间用电,从而保证广大用户有序进行用电,缓解电力的压力[2]。

2.4利用负荷控制技术实现拉限应急措施,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发改委和相关部门制定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自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负荷控制技术的效果是最显著的,这是一项拉限应急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用电负荷,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城市用电的稳定性。该技术以“限电不拉闸”为保障,加强用户的负荷控制管理,下达指标后通过负荷控制终端进行测试,用电高峰阶段,用户中心监控和预测后提出相关整改的措施,减少每日用电的损失。同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对设备进行电力维修和抢修工作,确保高峰期不发生用电事故,24小时安排值班维修人员,当事故发生时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维修,最快效率上恢复地区供电。

电力需求侧管理离不开负荷控制技术和事故应急预案举措,我国是电力大国,每年用电数量都在增加,无论是照明、家用电器、电动机、电加热等终端用电设施,还是企业用电,通过以上办法的实施可有效在高峰期节省5000万千瓦的电量,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可以得知节能的重要性关系到经济和生态能源,从而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高效进行生态能源的保护。

总结:总而言之,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用户服务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整个电力行业营销的新方向,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提高供电的质量和供电的服务水平,引导广大用户节约用电,共同致力于节能高效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保护环境。长此以往,我国电力工作人员必须将改善电力情况和服务广大用电客户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嘉紫.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28):198.

[2]赖文东.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