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联网+银行”发展战略的研究
2018-05-21陈洁
韩梦倩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生活稳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对生活中的要求和标准也有了很大提升。而信息技术的传播和使用变得更加广泛,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物联网在打中的生活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文就此展开论述,在写作思路上主要围绕"物联网+银行",在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银行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关于"物联网+银行"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物联网 ; 银行 ; 发展战略
引言:
如今,伴随着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看到了物联网的优势,选择并利用物联网来获得更高的回报。但是物联网的运用中必须合理的对待它的两面性,对于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来说,物联网金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物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有了能够借助物联网发展背景的相关改革以及新的发展机会,但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还是面临许多问题。“物联网+银行”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只有以积极饱满的态度来适应物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的发展模式,才能最终取得更高的利益。
一、“物联网+银行”模式相关概述
由于“物联网+”计划的广泛推行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金融行业本身带有大量信息和资金的领域属性,升级行业内部的运行系统就变得很有必要,这样才能承载更多的信息资源,更好的发挥银行的作用。因此这就加速了物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的互相作用,“物联网+银行”的模式也逐渐在金融业推广开来。
(一)“物联网+银行”的概念
“物联网+银行”就是把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的银行业结合起来,使银行的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获取信息和进行各种资金交易的运营模式。“物联网+银行”的提供主体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线上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物联网+银行”的运作模式不仅可以使相关的物联网企业收集到大量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数据,构建信息平衡的大数据协作平台,降低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和交易价格,推动投资方和融资方的双向对接,还可以促进传统银行业的服务质量有所改善,提高服务效率,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二)“物联网+银行”的特点
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和金融行业的稳步提升,金融机构有着越来越多的方式和类型,而“物联网+银行”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有许多异于传统银行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1、弱化网点和资产运营。“物联网+银行”主要运用物联网方式来经营,很少设置线下网点,很少进行现金业务,也不太需要本金,因此很容易就实现虚拟化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得节约很多营业网点的租金成本,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和基础设施配置的成本。使实现物联网化的银行能够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互联网+银行的存款利率会高于传统银行。当然,它的盈利还可以从高频次的小额贷款中收取手续费获得。
2、充分利用大数据提供服务。“物联网+银行”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可以充分获取客户的各种交易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进行用户行为分析、社会化客户管理、以及互联网智能化营销等。同时,物联网银行在整合这些数据资源后可以改善客户体验质量,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智能化金融服务,增加客户对银行的信赖度,这有利于银行形成自己的忠实客户群。总而言之,物聯网+技术为银行带来效率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处理保障。
3、提供全天候的在线服务。传统的银行网点由于提供人工服务,都有一定的营业时间,这往往给很多不在营业时间范围内进行的资金交易服务提供了不便。而由于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支撑,“物联网+银行”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物联网银行借助线上APP为客户提供全年全天候的在线服务,为客户提供了很多方便,也使银行能带来更多的收益。
二、探析关于“物联网+银行”的发展战略
(一)重视“物联网+银行”模式中的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推广信息化金融,作为银行金融机构,“物联网+银行”要认真对这种发展模式以及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为数据积累做好基础,建立良好的支撑环境。大环境下,物联网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技术支持,也可以说是一种信息化规范。因此,关于创新模式下的“物联网+银行”只有加强信息化规范,才可以真正的在技术的平台上实现“物联网+银行”金融的发展。
(二)加强“物联网+银行”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
作为21世纪发展的一大特征,信息化已经覆盖于当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物联网+银行”模式运作中更要注重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建设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提高。即客户、公司、政府。政府的职能十分重要,虽然在很多会后电子商务的定义解释时,将其主要定义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之间,一部分是企业和客户,政府似乎只是外部不起眼的因素。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政府在互联网金融中特别是银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政府积极的政策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推动作用。将那些阻碍银行金融发展的因素排除在外。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推广企业开展金融服务,特别是引导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加强“物联网+银行”的人才培养工作
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行业,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本,对于“物联网+银行”来说,“人”才是整个行业的核心力量。而现代化管理人才就是在现在发展迅速的时代所需要的,任何一个涉及物联网金融的企业都需要现代化的、信息化的人才,这种现代化的人才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我国“物联网+银行”发展模式下的金融机构虽然已初步使用互联网来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以及结算等,但是信息化的建设还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金融专业的现代化人才,缺乏全球化观念、创新观念。同时在“物联网+”影响下,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再和过去一样的要求,现在不仅仅要求应聘者既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不仅是金融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考虑这个“人才”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同样很重要。只有两方面都符合的人才能够迅速的理解企业的需求,适应和进入“物联网+银行”金融环境,才能够在其领域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三、结论
总之,伴随着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覆盖的范围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延伸技术和相关的金融机构正在逐渐的建立起来。“物联网+银行”的运作模式同样如此,互联网时代下,“物联网+”越来越越来越深入到银行和各个企业中,而银行与大众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更要对此提起更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看清周围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改善自身的不足,进行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早日接轨,加强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以积极饱满的态度来适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姚建铨.我国发展物联网的重要战略意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7):6-13.
[2]刘方喜.全球共享时代的物联网生产方式——创新、共享发展的战略助推器[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7):14-27.
[3]陈锐.物联网——后IP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5(01):41-49.
陈洁
摘 要:新型工业革命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使得我国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变,甚至也因此出现了全新的词语与"新物种","物联网+银行"物联网金融模式结合了物联网与银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物种,本文对于"物联网+银行"内涵以及驱动因素以及发展趋势方面做出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物联网+银行 ; 数据 资源 平台
引文:
物联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条件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经过前期的奠基已经初步发展成型,并且进入全新的阶段,而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产业的代表,跟随时代的步伐与物联网融合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网络化、数据化的现代社会,银行金融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融入物联网构建的全新系统之中,并且考虑转型战略。
一、“物联网+银行”模式概述
(一):“物联网+银行”内涵研究
“物联网+银行”模式简单而言即是在互联网构建世界、信息便捷的现当代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智慧化生活更好的追求以及更高的满足通过线上虚拟经济与线下实体经济逐步融合的过程。通过这种全新的融合,结合两方的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位人们多方位、全面化的服务。
“物联网+银行”存在于社会生产的多个方面,包括在智能生产、人们基础需求、高端档需求品供给链上,这种全新的模式将会直接参与到社会制造的各个发面,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不可缺少支柱。而物聯网发展的前景与银行金融的本质都决定着“物联网+银行”围绕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运行与发展进步。
(二):“物联网+银行”表现形式
在最初的阶段,“物联网+银行”模式只是在物联网线上虚拟经济与线下金融实体信息交互基础上融合,而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物联网也将其规模更加扩大一步,包括在物品网络化、信息化、物品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金融服务智能化取得一定的发展。
(三):“物联网+银行”模式发展的驱动因素
3.1:自身因素
“物联网+银行”发展模式能够得到发展的因素很多,在其本身主要是物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性,这同样也是银行金融本身的瓶颈,两者之间发展到这种程度上最大的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利益分配之间的不相容性,而两者之间又不能完全化的吞噬彼此,所以只能进行融合发展新模式。
3.2:外部因素
“物联网+银行”模式发展需求是长久性的,这主要取决于物联网本身的发展潜力以及发展空间,当然最不可少的是其本身的发展速率,因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物联网急速发展,这在某些方面也确定了更多的客户与消费空间,而银行金融恰恰能够弥补这一块的欠缺,再加上政府的鼓励支持、市场的需求、客户的需要决定了“物联网+银行”模式的产生于发展。
(四):“物联网+银行”模式发展趋势研究
在未进行融合之前银行金融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是取决于其本身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能够实现多大的效益与能够多块的发展效率。正因如此,其发展直接性的导致了“物联网+银行”发展模式的潜力与发展空间,因为物联网本身存在发展多元化的特性,所以“物联网+银行”模式隐含着这种模式将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4.1:实现大数据金融体系
传统银行金融业发展的要素就是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与完整性能够得到保障,而这些因素将能够决定银行金融内的发展风险大小。在“物联网+银行”体系中,多元化大数据为其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并且为其提供了足够的信息,这一点对于信息的真实性成本方面起着极大地降低作用。
可以说,“互联网+银行”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传统银行金融行业融合了大数据的全新型运行机制。
物联网能够得到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得到的必然产物,其实质就是我国经济之间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之间的融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产业以及行业之间的互相交换之中极大地降低彼此的成品以及提高效率,而这种结构不会持续时间很短,有了这层保障之后更进一步的只能是形成一种全方位的体系。
二:“物联网+银行”模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物联网+银行”发展优势分析
“物联网+银行”发展模式本质就是由生产到最终消费的集合体,资金链的简洁化、物流链的高效化、信息链的全面化等得到了高度的匹配与融合,这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运行效率是极高的,而最主要的是在发展规模是有着更大的机遇,这一点是“物联网+银行”得天独厚的优势。
传统银行遍布在国家的各地,包括在城市与乡镇各个服务站点拥有着自助设备,高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的是引进更多的客户。而随着城乡化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加入,这又对于本身的品牌而言是一场全新想机遇点。
物联网最大的优势便是快捷化,讲究以较高的效率最短的时间实现对客户最大的要求满足,具有新兴事物的一切特点,而线下传统银行固定化的特点是一项本身具有的劣势,两者之间的融合恰好能够弥补短板,将两者之间的优势集中起来。
平台化是“物联网+银行”一大现象,对于这个特色放大化作为核心竞争力下足功夫,同样是一项别人无可比拟的先天性优势。
(二):“物联网+银行”劣势分析
虽然物联网的急速发展已经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在市场之中站稳了脚跟,但是具有着一个无法改变的缺陷在于:客户结构的不合理性。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接受较快的是年轻人,而年龄偏大的客户自身认知之中还是普遍信任传统实体经济银行,这对于“物联网+银行”的进一步规模扩大与发展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而对于其产品自身而言也是存在着缺陷,传统银行产品与服务依旧是存在着人工化的缺陷,无论是在物联网方面还是传统银行方面都不可避免的是人工进行关键之处的操作,但人工进行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失误以及主观色彩的错误,这是一项不可忽略的隐患,只有通过智能化机器进一步弥补缺陷。
而相对而言,“物联网+银行”模式发展虽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前景,但是毕竟是两个行业之间的融合,相当于弱化了同行之间的壁垒,这无疑是给本身造成很大的同行竞争,而两个行业之间的融合目前加入了高科技以及诸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这里面潜在的风险更大。
“物联网+银行”结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融合性的结合,其中还包括思维方式的转变,包括对待客户的态度以及面对市场需求的认知,这一点不是需要“物联网思维”与“传统金融思维”达到一个有机的协调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出新型产品集合“物联网思维”与“传统金融思维”,带着两方共有的优势完成,具有相对于同行竞争者产品更加有生命力与吸引力的东西,以满足客户需求,这一点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道路。
结束语:
“物联网+银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产物,而且这两者之间的融合是存在不可逆性的,在资金链、物流链、信息链方面的融合能够弥补各自的一些空白与缺陷,在僵硬的市场之中诞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里面蕴含着极大地发展前景与空间,并且实施以来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机遇与风险并存,两个行业的融合不仅仅需要物联网与银行金融抛弃一些原本应有的东西,甚至还需积极地去迎合对方,共同探索市场的需求,故而还需有一定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农行李振江:商业银行要落实“互联网+”战略[J].金卡工程,2015(10):7-9.
[2]舒炜,唐磊.从数据中挖掘价值——中国工商银行大数据战略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城市金融,2015(04):41-43.
[3]陈宝玉,陈清长.物联网应用:让银行更加智慧[J].华南金融电脑,2010,18(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