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社会文化价值的简述
2018-05-21李吉宁
李吉宁
1研究目的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国家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中已将“生态文明”列入其中,同时在社会、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综合影响下,森林社会文化价值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关注,进一步分析和了解保护区所具备的社会文化价值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1.2 研究方法
收集与查阅保护区的相关资料,并对整理资料进行分析。通过保护区馆藏资料、中国知网等途径查阅国内外关于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文献,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2 保护区的社会文化价值
2.1 社会价值
保护区与周边的社区产生一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必然性,一方面是社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保护区范围的划定也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节从经济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和特用价值三方面做一个分析论述。
2.1.1 经济价值
保护区的周边乡镇中主要是依靠经济林、甘蔗、药材、畜牧业等山区农业经济为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林业是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在保护区南侧的防城区,是全国的肉桂、八角之乡,是中国八角、肉桂的最主要产区之一,这几年香料价格走高也为当地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
2.1.2 涵养水源价值
保护区成立时间较早,区域内的水热条件好,植物终年可以生长,同时通过封山育林和政策引导等措施减少人为对植被的破坏,这让保护区内得以保留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且原生性较强,为保护区的截留降水和涵养水源的能力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基础。保护区因地理环境的原因,属于沿海丘陵向高山过渡的地带内,夏季高温多雨,降雨充沛,因此成为左江及汇入北部湾的北仑河、防城江等江河和那板、凤亭河、小峰等大中型水库的水源发源地,是防城港市的重要的水源林区域,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头,这对城市的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文化价值
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森林文化是森林的属性之一,其中森林文化是指包括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精神价值、休闲游憩价值和象征价值等方面。
2.2.1 科研价值
保护区拥有着较大面积在广西乃至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意义的热带森林,这里保存了许多古老、孑遗植物及种群,分布着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物种,因地处北热带,致使大部分植物具有很强的特有性、典型性和珍稀性,从而让保护区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热带地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水源林区。
在2000年国家林业局的《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中,十万大山地区被列为我国16个热点地区之一,特别是在《规划》按生态系统、面积大小及物种多样性三个指标的评分中,保护区全国自然保护区优先评价得分的最高值表中排在海南五指山、湖北神农架、云南白马雪山、陕西太白山等重点保护区之后,名列全国重点保护区第11位,同时又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优先保护的地区。
2.2.2 人文历史价值
(一)《英雄虎胆》的拍摄地在保护区周边的大录镇、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神水奇缘》取景地也是在保护区的森林中。
(二)古商道和关隘:保护区的南麓和北麓分别是防城区和上思县的,也是天然的分界线,两地群众通过古商道和关隘进行通商,现在保护区内还保留有完整的古栈道。
(三)十万大山山区是防城港市瑶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在山区中分布着一定数量的瑶族山寨,瑶族居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四)剿匪故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解放军在十万大山地区展开对国民党“粤桂南区反共救國军”、“越桂边反共救国军”的围剿,留下许多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的故事和传说。
3小结
保护区作为广西区内最大的陆地森林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乔木林蓄积量达到3716120 m3,占活立木蓄积量的99.78 %,从经济价值方面估量保护区的经济价值是相当可观的。保护区内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保护区在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基础,同时保护区区域内是左江及汇入北部湾的北仑河、防城江等江河和那板、凤亭河、小峰等大中型水库的水源发源地,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头,这对城市的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保护区临近中越边境和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多个重要港口,因此被赋予了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保护这双重特殊意义。保护区拥有着较大面积在广西乃至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意义的热带森林,保存了许多古老、孑遗植物及种群,分布着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物种,因此保护区的科研可挖掘价值很大。在人文历史价值方面,十万大山拥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在民间流传。同时保护区具有极强的景观观赏性,长期地质运动变化的地形地貌可人为的分为中山和低山两大不分,山体形状和森林植被的交替演化形成了许多优美的景观。因此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具有高保护价值在社会文化方面。
参考文献:
[1] Costanza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apital. Nature,1997,38(7): 253-260 .
[2] 张春霞,杨玉盛,廖福霖. 闽江流域森林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4-46.
[3] 殷有,周永斌,崔建国等. 林冠截留模型[J]. 辽宁林业科技,2001,(5): 10-12 .
[4] 张洪亮,张毓涛,张新平,朱建雯,芦建疆,李翔. 天山中部天然云杉林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1,(02):271-277.
[5] 纪晓林,李强,许中旗,陈圆圆. 燕山北部山地人工针叶林及天然阔叶林植被层的降水截留量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13,(01):61-64.
[6] 董晓峰. 黄前水库集水区典型人工林植被土壤结构及水文物理特征[D].山东农业大学,2007.
[7] Falkowski P, Scholes R J, Boyle E, et al. 2000. The global carboncycle: a test of our knowledge of earth as a system [J]. Science, 290: 291 – 296.
[8] 刘承江. 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辽宁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