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合同能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8-05-21李曼宁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服务公司能源管理山西省

摘 要: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广泛地被称为EMC,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為促进山西省节能产业的发展,山西省政府率先引入这一模式,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山西省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山西省 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首先于美国兴起的,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能源费用发生大幅上涨,使得欧洲、北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能源危机”,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合同能源管理(EMC)机制便在此时应运而生,且得到了蓬勃、迅速地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已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前景的新兴节能产业,带动和促进了北美、欧洲等国家全社会节能项目的加速实施。

一、山西省合同能源管理现状

2008年9月,山西省开展首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008年,山西焦煤集团、施耐德电气(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和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三方正式签署“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合作协议,共同对霍州煤电项目进行节能改造。这是山西省首例由跨国公司与国内的资本金联合,通过租赁融资方式,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大型耗能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这是为煤炭行业节能增效量身定做的管理运营模式。由煤炭企业、金融机构、节能服务企业三方组成实施煤炭节能项目的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效分散传统运营模式对煤炭企业的经营压力。此次节能改造项目总投资111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510万元,引入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投资资金600万元;施耐德电气提供节能技术服务。

2010年,山西共支持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64个,项目总投资 3.92亿元,其中节能服务公司投资3.8亿元。2011年,全省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20多亿元。2012年,全省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达到120多个,项目总投资17亿元,节能能力达到90多万吨标准煤,实现二氧化碳消减量220多万吨。

山西省在发改委、财政部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共计93家,其中第一批备案10家,第二批20家,第三批24家,第四批24家,第五批15家,在全国排名第16位。山西省在国家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数量略高于西部地区,但落后于中部省份如山东、河南、安徽等,与东部、南部发达省份和首都北京更是有很大差距,这与山西省的高能耗显得很不对称。此外,山西省在工信部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有7家,分别是、山西三水冷热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山西惠普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西晋和利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山西丰蕴热力有限公司、山西三元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万立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

二、山西省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能服务公司规模小、融资难。从山西省节能服务公司的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下的有70家,占比近八成,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仅有三家。从节能服务公司成立时间来看,山西省大部分节能服务公司成立于2010年以后,公司发展时间很短。从节能服务公司注册地来看,省会太原的节能服务公司占比达到74%。山西省节能服务公司存在规模小、发展时间短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由于节能服务公司大多资产少、规模小、发展不规范,商业银行对其信用评级不高,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

第二,合同双方诚信严重缺乏。由于节能服务公司业务性质单一,公司规模小,饥饿鞥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由于客观环境下社会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和主观因素等,导致双方缺乏应有的信任。由于节能项目投资在先,而只有项目实施后,企业有效益后才能提取回报。许多企业看重的是零投资、无风险,而对于用节电收益返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实现双赢的机制缺乏深刻的认识,不讲诚信,致使一些项目实施后,不按合同约定的收益返还执行。在运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客户拖欠款项的情况,甚至出现毁约并拒付款的现象。

三、山西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的建议

山西应加大节能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采取项目补贴、财政贴息和贷款补贴等方式,以及通过对节能设备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和接受改造的用户的奖励,全方位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的力量,培养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节能服务公司的规范化发展。节能服务公司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提高节能服务公司的竞争力和信用评级,从而化解节能服务公司融资难的问题。此外,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通过合并等方式,实现规模化扩张。

山西省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资源环境不堪重负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节能产业具有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综合效应和效益,可以弥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是“十三五”乃至更长发展时期的经济新动能。如果节能产业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许可以成为山西省经济增长的新支柱。

参考文献:

[1]卢志坚、孙元欣,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研究及其在中国促进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2,2:38-42

[2]吴丽梅、王永祥, EMC 融资风险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10-13

[3]卢志坚等: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研究及其在中国促进建议[J].科学管理研究,2012.(02):1000-7695

作者简介:

李曼宁(1993—),女,山西晋城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级金融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猜你喜欢

服务公司能源管理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论油田服务公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
合同能源管理在TDM交换设备退网中的应用
合同能源管理在重庆配网节能中的实践应用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