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节
2018-05-21柳迪
商河鼓子秧歌是流传于鲁北地域的一种集歌舞杂耍为一体的民间舞蹈,其舞 姿健美、气势恢宏,极具魅力,列为山东三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之首,并于 2006 年由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瑰宝,是齐鲁文化的骄傲,也足以可见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使得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一批民族民间舞蹈项目面临边缘化甚至失传的危机。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探寻这一古老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更好的保护、传承这一传统民间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一、商河鼓子秧歌的产生与形成
鼓子秧歌在商河当地被俗称为“打鼓子”、“跑十五”、“跑秧歌”等,其流派派别、阵容种类、动作样式最为全面。根据史料记载,商河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文化,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史。
齐鲁大地位于陆海相连之处,庶物丰盛;齐鲁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多元化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鲁文化是以姜太公与周公为先驱建立起来的齐文化和鲁文化两大体系,在长期的发展与影响下,相互冲击与渗透,有机的融为了一体,故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它包括注重傳统文化修养的鲁文化以及追求革新、尚功利的齐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商河百姓备受齐鲁文化的熏陶,以及鲁北自然环境的感染,造就了当地人们刚毅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使得他们具有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并创造出了气势磅礴、刚劲有力的独具当地特色的民间舞蹈——商河鼓子秧歌。
二、鼓子秧歌的表演特征
商河鼓子秧歌的表演动作具有稳重、沉稳、张力和韧劲,在动作上要求表演者在表演时重心要稳,不可以飘忽不定,这也正是体现了山东大汉的阳刚之气。沉稳则是指表演者重心向下,气沉丹田;张力则要求表演者在表演时要有发力,动作有顿挫感,同时表演者在发力时要有韧劲,体现了山东人民的淳朴、刚毅的性格。
鼓子秧歌有伞、鼓、棒、花四个角色。伞是所有角色的头,鼓子秧歌表演的所有调度都是受伞的统领与指挥。伞的主要动作有拧伞、走伞、踢伞和刹鼓伞等,动作发力强调在腰部的旋拧中,肩部做大幅有力地摆动,动作要求棱角分明、停顿有序、刚柔并济,体现出一种老者稳健、豪迈的精神风貌。走伞是头伞和花伞的基本舞蹈动作,脚下的步子推进非常大,在前推时后脚扒地大幅前行,重心随之转移至前脚,扒完地脚顺势跟进。前脚落地保持屈膝,在平稳中前行,重心随之转移至前脚通过身体的平衡感充分体现出伞角端庄、沉稳之老者形象特征。伞的拧动配合驳锤的开与合、推与拉,表演时慢而不断、慢中有快,韧性中带着稳健、厚实,具有刚柔并济的动作特征。
三、当代背景下的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发源于农村,发展于农村,与当地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商河百姓的真实生活写照与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在传统社会,商河鼓子秧歌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年节时分放下劳作,庆祝节日的一种娱乐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商河鼓子秧歌越来越多的演出,并获奖无数,甚至走出国门,名扬海外。鼓子秧歌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自身的改造与转变,从广袤的大地到繁华的都市、从村里的广场到天安门广场,从节庆舞台到比赛舞台,秧歌的背影随处可见。
(一)汇演形态下的商河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自从走出县城,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就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商河鼓子秧歌汇演自1980年举办,至今已是38届,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专家、记者、游客前来观摩,也有许多文艺工作者带领学生前来采访调研商河鼓子秧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消费,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在商河鼓子秧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使其更好的贴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迎合当下人们的欣赏需求,鼓子秧歌融合了许多现代社会的元素,变得相对舞蹈化,在保证鼓子秧歌原有的传统的动作、场图下,将其适当改编,添加了舞蹈表演形式,既不失鼓子秧歌的内涵和韵味,保留了原有的地域文化,又成为了一种迎合大众的娱乐表演形式。
(二)鼓子秧歌走进校园
商河鼓子秧歌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学校的课堂,多所艺术院校已经把鼓子秧歌列入了必修课。被誉为“鼓子秧歌之乡”的商河县,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实施了“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思考,由此促进民间艺术可以代代相传。为保证孩子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鼓子秧歌的内在魅力,学校聘请当地鼓子秧歌民间艺人作为指导老师,对学生言传身教,体验商河鼓子秧歌的精华。例如商河实验小学、韩庙站南小学、张坊回族中学等,他们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文化优势,利用课余时间传授秧歌技能。
(三)当下社会鼓子秧歌的传承出现断代
传承是传统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有效手段。但对于现在年青一代来讲,在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成为当下最迫切的需求,由此导致了商河鼓子秧歌出现断代,二十岁至四十岁之间的练习者极少。鼓子秧歌这样的民俗文化传承,则正是需要青壮年来作为主力军来支撑起整个秧歌队伍。鼓子秧歌的民间艺人老龄化现象严重,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这就使得鼓子秧歌许多传统的舞蹈动作以及场图,随着老艺人的离去而彻底消失,民间自发组织的秧歌队愈来愈少,对商河鼓子秧歌的传承造成很大影响。
四、总结
商河鼓子秧歌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既是民间艺术传承的需要,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伴随着非遗保护的深入,在政府大力的宣传与扶持下,人们的意识也在逐步提升,观念的更新直接带来行动上的转变,秧歌在当地百姓心中已不仅仅是农闲时的“玩意儿”了,而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产,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因此,应重视社会宣传商河鼓子秧歌传承的重要性,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间艺术保护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作为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失去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就是纸上谈兵。想要使得保持鼓子秧歌在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仍然可以保持其原有的风格,就必须使得保持鼓子秧歌原有风格的观念在群众中得以普及。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商河鼓子秧歌充分展示出其应该有的风格样貌。自身不相信在商河鼓子秧歌会在不断的发展中,保留其原有本色的基础上,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所服务。
作者简介
柳迪,(1994.09.30),女,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职位:研究生,学历(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艺术理论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