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与设计研究
2018-05-21杨岚
杨岚
摘 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是瓦尔特·本雅明的代表作,对艺术品的原真性、机械复制等一些概念进行分析,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证明艺术品逐渐从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过渡。
关键词:机械复制艺术;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室内设计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艺术问题的经典著作。本雅明对依赖技术手段的现代艺术加以肯定,并坚信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本雅明生活的年代已有很大不同,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今天生活中的许多文化现象,譬如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的流行,电影产业的火爆繁荣,无不印证了本雅明当年的预见:电子技术和机械复制技术结合在一起,导致艺术大众化,而大众化的需求又成为机械复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机械复制导致环绕传统艺术的光晕消散,使得传统艺术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其膜拜价值开始向展示价值转化,艺术作品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娱乐消遣功能。大众在紧张工作之余,很少有人能有耐心去细细品味一部长篇经典著作,很少有人能主动关注一部文学作品的内涵意蕴,很少能有人去关注和谐的美的艺术。大众的休闲方式主要集中在网络、电视、杂志、购物、旅行等方面,大众的文学活动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力色彩。或许我们适应了读图时代,对文字的兴趣大大减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也大大减弱,很难领悟到作品所特有的独特光晕。艺术家追求利润,急功近利;艺术品的神秘感、距离感被迫消散,艺术品的膜拜价值让位于展示价值。大众对传统艺术的敬畏感消失,传统的经典的艺术遭遇挑战,这是当下文化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二重性态度,对学者们思考现代艺术的当下处境和未来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启示意义:在对现代艺术、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等问题进行探索之时,不能简单将其归结为某种立场或某个领域,需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时代不断前进,新科技不断更新,新环境不断显现,如何从肯定和批判的两个维度来评价当下大众文化,是现代文化人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复制时代技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机械复制技术用复制的同一物取代了原作的真实性,用暂时性取代了经典永恒性,使传统艺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可复制的同一性产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完全摆脱对手工制作工艺的依赖,不像传统石版复制一样需要艺术家的心灵手巧和高超的刻画技法。艺术直接通过机器生产出大量复制品,完全取消手工技艺的用途。
在艺术生产创作过程中,对机械技术含量要求高,且需要以机械为中介间接与欣赏着进行交流互动,观众的认可实际上是对机械技术的认可,与艺术家本人的创作关系不大。复制技术取消了作品的“在场性”与独一无二性,使得艺术复制品不具有权威性。机械复制技术这个中介在艺术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艺术家的创作水平退居次要位置,不再拥有主流话语权,技术在新兴艺术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复制技术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伴随房价的水涨船高,室内设计作为其必要的附加项目也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然而室内设计市场鱼龙混杂。自进入消费时代以来,我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在繁荣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健康的现象。当应聘者们一次次地被问及能否在两天内快速出图,能否制作各种设计风格,能否适应加班生活等类似的问题时,笔者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室内设计师俨然成为当今消费社会的“绘图机”,大多设计作品千篇一律,一家业主的设计案例经过修改后就会出现在另外一家业主家里。尤其是现在很多楼盘都推出精装房,业主不必操心找设计公司交涉风格流派的问题,不必烦恼对装修工艺不了解以致被施工队哄骗上当,收房便可入住,但家家户户一样的面貌是否令人感到设计的人性化缺失?
三、现代室内设计复制现象的严重性
从众心理、消费者“随大流”的消费心理依旧普遍。在从众心理支配下,某些消费一旦受高收入阶层的示范成为热点,其市场热度便会不断升温,再加上媒体的炒作和宣扬,室内设计作品日益趋同。当一个成功的案例出现后,我们便会在市场上见到这个案例被不断地复制。例如,某公司一楼盘推出精装房,业主不必自己费力请人来做室内设计或装修,每套房间均已按统一的样式装修完成,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却造成了室内设计作品的无差别复制,缺乏新意。
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肩上有着更重、更多的责任,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体现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设计的内涵和扩展设计的内容,是当代设计师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
传统艺术作为宗教神学的附庸,因仪式性而存在并具有神圣性与历史永恒性。艺术品因“独一无二”的在场性而具有膜拜价值,被供奉在“神坛”上。因此传统艺术的宗教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道德精神价值具有整合作用,具有的审美特性从属于宗教的社会意识形态整合功能。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艺术品的展览价值得到了发挥,被观看的审美性质成为欣赏着的追求目標。艺术的展示价值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由于可以大量复制,可以被同时大范围展览。而现代艺术由于可复制性引起艺术品的价值功能的变化,使传统时代的膜拜价值让位于展示价值。技术生产力的变革使艺术的功能从膜拜价值过渡到了展示价值。
五、机械复制艺术的审美感和方式
技术的革新改变了艺术的生产关系,也改变了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传统时代艺术的仪式性的丧失,使艺术失去了神秘蕴藉的氛围,不再具有宗教神学性质。艺术由于可复制性而丧失传统时代独一无二的权威性,观众对其不再产生膜拜心里,而更关注其审美内涵。
大众用复制品满足自己对艺术的占有欲,日益迫切地与艺术品接近或消除距离。艺术与大众达成协议,以复制的形式迎合大众对艺术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最大限度发挥了艺术品的展示价值。
大众通过对复制品的感知来实现对艺术品的审美欣赏及评价,使艺术与大众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12
[2]审美现代性批判,周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瓦尔特.本雅明 本雅明文选[M]陈永国 马海良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