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插上“微”翅膀
2018-05-21田霞赵翔
田霞 赵翔
【摘要】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核心渠道,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尝试通过微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为此,要善用微信平台的传播特征,转变信息传播思维,善用“微表达”、用活“微课”,以此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
【关键词】微信 理想信念 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微信已成为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优势平台。首先,利用微信开放、平等、扁平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可以改善传统课堂单向灌输而不能及时收到教育效果反馈的现象。其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涵丰富。“微”信息的表达方式着眼于微观,既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抽象理论的细化解读,又是对传统宏大叙事教授方式的拓展与补充。再次,微信支持语音、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可以实现“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移动学习方式。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微信以其自身独有的信息传播特性为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信息传播方面不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在信息传播的广度、力度方面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上都弥补了传统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不足。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交织生活中,大学生群体较易受到多元价值观念中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信息传播领域给予及时、正确的思想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喜欢快捷、非线性信息获取方式。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客观改变,要求教师也要改变对教育信息的获取与传播方式,在教育思维、教育方法、教育途径上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当前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诸多欠缺
本文以郑州某大学、浙江某大学、北京某大学、广西某大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样本,对比分析当前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见下表)。从平台目前发展现状、平台功能设置、平台运营效果、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选择与推送等几个方面,选取从2017年10月30日至2017年11月5日这7天的时间段作横向比较。
从活跃粉丝数量可以看出,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高校宣传的主要途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一是关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人数要远高于在校生人数。二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从四所高校一周的发文数量、单篇文章的最高阅读量与点赞次数可以看出,高校在文章内容的选择与数量、质量上尚待优化与提升。三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单一。从一周推送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来看,这四所大学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不仅会推送校内热点新闻,同时也会推送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解读。在语言风格上,表达也更加贴近学生。但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目前采用的方式与手段还比较单一,大部分以图加文字的形式展现。四是理想信念教育类功能菜单设置不明显。从微信公众平台功能设置方面来看,这四所大学所提供的平台功能以智能回复、菜单功能为主,但在某些菜单内容设置上有重复。
目前高校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缺乏“用户思维”“快速精准思维”“跨界思维”等
第一,缺乏去中心化的“用户思维”。目前微信平台的即时互动与即时通讯功能,还未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得到充分运用。自动回复功能仅限于信息查询类的关键字检索,具有交互性的微直播课程或微直播活动开展应用得较少。
第二,缺乏“快速精准思维”。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应充分发挥高校新媒体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受众聚焦的特点,抓住大学生内心的疑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透彻分析各种重大社会现象,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上。从这四所高校一周的发文内容来看,38篇推送文章中只有2所高校的3篇文章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答与引导,新媒体特有的传播特性并未得到充分运用。
第三,缺乏“跨界思维”。“跨界”一方面指教育载体的跨界,另一方面指在思维上的多视角性与多关联性。高校运用微信平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取材还比较单一,从四所高校一周发文内容可以看出,发文内容取材基本为理论学习和榜样人物宣传,事实上各类学科知识都可以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产资料”。
第四,缺乏微信平台使用技术。高校微信平台是高校传统宣传媒体的新发展,随着微信平台的迅速发展,技术的不断升级革新,需要高校微信平台运营者加强自身学习,扮演好多重角色,如“学习者”角色、“把关人”角色、“引领者”角色、“策划者”角色等。
第五,利用微信开展微课堂教育的意义并未完全实现。“微”与“碎”以及“交互”与“共享”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规律与特征,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从建设在线学习平台的角度来看,无论从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与完整性、开放性与共享性上,都已经初见成效。但从运用新媒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內容原创力不足等,致使“微课”的意义并未真正实现。
优化微信平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的策略
树立去中心化的理念。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主体性学习模式。去中心化的理念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呈现出开放、动态、参与、共享式的交流与民主型师生关系,体现的是一种现代主体性教育理念。
树立用户思维。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从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相结合;另一方面,由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用户思维”还要注重给予大学生情感方面的关怀,提供深度服务,使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有思想的深度还有情感的温度。
重视用户体验。微信平台对于高校来说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载体,同时也是一种教育产品。从用户体验的视角出发,高校要重视微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使学习者产生积极愉悦的交互性体验,从而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善用“微表达”,加强对热点问题的解释力度。一方面,应善用微信平台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释力度,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热点问题,不断增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善用马克思主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
用活“微课”。从内容上来说,微课短小精炼、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指向性和针对性强;在表现方式上,“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可以使用动画、图片、音视频等方式来表达教学内容;在类型上,除了讲授还可以有研讨、分享、启发、问答等多种类型。正如张一春教授所言:“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作者分别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张力:《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理论月刊》,2016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