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凤凰栖巴渝
2018-05-21王颖
王颖
“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重庆蓬勃发展的妙音,正在使其成为聚集人才的高地。
庞宇是四川人,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分别在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完成。2004年,庞宇前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留学,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一所蜚声全球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已连续12年位居该国大学排行榜第一名。
博士毕业之后,庞宇成为重庆邮电大学的一名教授。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夫人是重庆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重庆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让他意识到重庆未来会在电子信息产业上有大作为。
如今,庞宇带领的团队主持了16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发明专利33件,获得4项科技奖励。其中,很多成果已经转化成可穿戴产品、数字医疗仪器等,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健康产业的发展。
与这个故事相呼应的是,2017年11月5日,福布斯中国携手外联出国顾问集团在重庆发布了《2018全球人才流动和资产配置趋势》。根据报告显示,在我国持续迎来留学生归国潮的趋势下,重庆等城市正在逐渐成为新的人才高地。
引进来,筑巢是基础
2018年3月的一天,在潼南区崇龛镇油菜花景区,来自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的38名青年人才聚在一起,徜徉花海,互动交流。
在集体活动时段,在场的单身青年男女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并通过参与“寻觅有缘人,共攀陈抟山”和“击鼓传花”“抢椅子”等游戏展示才艺,现场充满了热情欢快的青春气息。
据了解,这样的单身青年人才联谊活动,在潼南已经举办了五届,今年是第六届。现在很多青年人才由于工作繁忙、社交圈狭窄等原因,交友、婚恋成为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于是,潼南区妇联特意在每年的3月举办一次大型单身青年联谊活动,为大家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这也是潼南人才引进计划的一部分。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潼南区引进了259名博士和硕士。这一方面得益于潼南的区位优势。随着渝遂高速公路和渝遂快速铁路建成通车,地处重庆、成都两座国家级中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交汇点的潼南,能同时被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辐射。此外,潼南还是国家“一带一路”和中欧国际铁路货运大通道的重要节点。这些都给潼南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大空间。
另一方面,这也得益于潼南为人才提供的软环境。2017年,潼南区委、区政府推出“三百三千”人才培养集聚计划,计划用五年时间培养百名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百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百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千名乡村振兴人才、千名“潼南工匠”和千名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为此,潼南区出台了住房保障、安居补助、配偶安置、双创支持等八项配套政策。
其中,2017年启动的“千名硕士进潼南”引才计划将在2021年之前通过考核招聘、遴选调动、公开招录(聘)等方式,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人才1000人左右。硕士将获得最高10万元的安居费,三年内可免费入住50平方米左右的人才公寓或获得每年5000元的租房补贴;博士将获得最高15万元的安居费,三年内可免费入住100平方米左右的人才公寓或获得每年10000元的租房补贴。
对有意到潼南工作但心里还拿不准的学生,潼南还提供了全程免费的“潼南行”活动,由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参观区规划展览馆、产业基地、民俗风貌等,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潼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正是这些措施,让潼南拥有了吸引人才的磁场。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刘慧,通过潼南区2017年赴高校招聘考试来到潼南。2017年9月入职后,单位根据区里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其提供了一套90平方米的精装修住房,还为其安排了独立的办公室和两台电脑。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刘慧,很快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留下来,事业是关键
最近,常常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话题:二三线城市如何与北上广“抢人才”?这个话题的背后,是2017年全国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显示,虽然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人群比例达到43.75%,但选择二线城市的人群比例为45.18%,超过了一线城市。
二線城市为了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仅在2017年开始的人才争夺战中,成都、南京、武汉、西安、长沙等地就抛出了一系列重磅引才策略,对以本科生为主体的人才群体伸出了橄榄枝,包括求职提供七天免费住宿、发放住房补贴、提供人才公寓、低于市场价20%买到住房等富有诚意和暖意的举措。
但吸引人才之后如何留住人才,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许除了福利待遇和生活保障,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才是最终留住人才的法宝。近年来,九龙坡区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就通过出实招不断搭建和完善激发青年人才活力的平台。
首先是搭建发展平台。依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载体,凝聚高层次人才,拓展人才发展空间,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事业发展的载体和舞台。目前,九龙坡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市级海智工作站1个,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专家工作室4个,企业首席技师工作室5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切实为专家人才从事技术创新、转型发展、技艺传承提供试验田、教学室和孵化地 。
其次是出台保障政策。为吸引优秀人才扎根落户,九龙坡区先后出台了《高级专家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支持人才区内购房办法》《九龙坡区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等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引进人才来区可对照条件享受每月1000元以上的岗位津贴和每人3万元—5万元的安家补贴,符合条件的人才在九龙坡区购房,可享受区财政2.5%—90%的购房补贴,购房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对成功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单位,区财政给予20万元的工作补助。
最后是提升服务水平。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科协等部门节日慰问各行各业专家,组织高级专家到市外健康疗养,组织获得国家、市、区表彰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开展健康体检。区委、区政府每年还要命名表彰突出贡献专家、十佳科技领军人才、十佳技能型人才;推荐能力突出的引进人才到重点单位、重点企业进行双向锻炼,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
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所以,为引进人才提供生活、住房等各种必要保障,只是满足了人才的低层次需求。只有为他们提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平台,才能让他们拥有真正的归属感。
育出来,需求是导向
目前,国内技术型人才的缺口很大。这并不单单是因为职业教育在数量上的短缺,更在于质量上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于是,“产学结合”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在“产学结合”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2017年6月22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与永川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管委会、重庆智绘点途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园校企合作协议。三方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物联网、信息技术等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园校企三方合作共赢。
同年7月,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项目“骑行灯控制系统”成为首批入驻重庆市大学生微企梦花园和创业孵化中心的11个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之一。之后,该院还与重庆中赞实业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这些成果得益于近年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强与地方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园校企互动、产学研融合”的模式,培养社会所需高新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
比如,从2014年起,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就根据市场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依托永川区软件园,在信息工程系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并实施“园校企互动、产学研融合”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前,学院通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做师傅带领学生做项目的方式,已开发近20个项目,其中有两个项目获得永川区创新项目一等奖。
除了物联网,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还设有旅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建筑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技能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和国家技能鉴定所,并开设旅游类、财经商贸类、土建类、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等23个高职专科专业,形成智能制造、物联网、电子商务和现代旅游服务4个专业群,拥有市级以上专业建设项目8个。
近年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与12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北京海天装饰集团、重庆智慧点途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实施订单培养。2017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8.21%,学生就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重庆银行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上海迪士尼、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这种瞄准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养,能够快速弥补相关领域的人才短板,同时也能让学校紧跟经济发展的速度,拥有前沿的创新意识。
招回来,致富是方向
今年春节刚刚过完,重庆合川工业园区招聘现场热闹非凡。因为正处于外出人员返乡高峰期,从大年初五开始,合川区连续举办多场返乡就业现场招聘会,提供80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广大返乡人员和大学生就地就近就业。
与合川区临近的江津区,在春节期间也由区人力社保局牵头,会同各镇街、工业园、部门集中开展政策咨询暨现场招聘活动48场次,提供岗位一万余个,积极为企业、劳动者搭建对接平台。
据了解,整个春节期间,重庆全市共举办1500余场招聘会,政府部门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希望能让返乡农民工留在家乡就业。
同城市一样,农村的振兴也需要人才的支持。
李克強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
有了好政策,也有资金支持,但更多地还是要靠人。现在,不少中青年人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剩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小孩。他们并不能承担起建设现代农业的重任。所以,农村的发展需要将流失的人才招回来。
事实上,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重庆努力在行业准入、行政审批、税费减免、贷款融资、劳务对接、综合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此外,重庆还将农民工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每人每年可享受15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全市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年均培训30万人次以上。同时,重庆组建了由300余名企业家、大学教授、科研院所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等组成的专家服务咨询团队,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咨询服务。
除了提供政策,重庆还积极申报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区县。2017年11月,奉节县、渝北区、璧山区等三个区县纳入国家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目前,重庆有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区县10个、返乡创业园区36个,给予场租、水电、农民工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带动73个创业孵化基地和46个区县级返乡创业商贸城、夜市一条街、示范镇(特色村、点),吸纳农民工返乡创业28.6万户。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服务返乡创业群体的效能,重庆市政府还开设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窗口,从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等方面提供“保姆式”创业服务。
这些利好政策的实施,使得重庆返乡创业群体不断壮大。仅2017年,重庆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就达53万人,返乡创办经济实体39.5万个,吸纳了172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