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时代,青少年要学会与机器相处

2018-05-21邢晓婧

环球时报 2018-05-21
关键词:编程机器环球时报

本报记者 邢晓婧

本月初,全国首个人工智能(AI)课程走进中小学课堂。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一堂示范课上,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声纹识别的基本原理,还展示了这项技术的简单应用,引发各界关注。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在“2018年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上,近距离对话教育学者、科技专家,听其探讨人工智能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并就学校、家长应该如何利用好人工智能给出建议。

清华大学、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刘泽华在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育软件化,教案、课程、批改习题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其次,教育资源集散化,名师资源通过人工智能平台集中起来,扩散到更广大的区域,每个小领域都有名师执教;第三,知识载体多样化,一改过去黑板、习题的古板模式,虚拟现实的教学方式将登上讲台。

“人工智能有望实现真正高质量的教育,无差别地覆盖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人类文明史上尚未做到的事情。”鲸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光宇从宏观层面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她说,网络可以实时收集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数据,人工智能则可以智能分析大数据,协助老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调整教学路径,甚至可能帮助人类制定出新的教学体系。

“教育绝对不可能拒绝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中的语音技术、虚拟技术,早晚会进入教育系统。”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肯定了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她介绍说,学生掌握人工智能要经过“了解”“学习”和“应用”三个阶段,学校正着力培养人工智能的授课教师。对老师、学生和家长来说,人工智能还很前卫,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吴颖惠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人工智能是否能成为一门完整学科,取决于是否有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目前看来其仍依附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知识,她建议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最好以选修课或兴趣小组的形式存在。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敏在论坛上表示,未来10至20年有望大面积使用人工智能,去代替人类从事的许多重复性、简单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这就意味着,人类恐怕面临人工智能的“威胁”而失业。

那么,现在的青少年在做职业规划时,应如何考虑人工智能因素?邀提前做好什么准备?王光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目前还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因此在未来教育中,关注点应该放在人类核心潜能上,培养思考、决策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十分关键。而且,未来一定是人机协作的时代,必须学习如何跟机器相处。毕竟人所擅长的和机器所擅长的有很大不同,人要学会向机器学习,怎么利用好机器是个重要课题。”

对于有意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青少年,刘泽华给出三点建议:第一,由于人工智能包括复杂的数学公式,要求从业者有高水平的编程和实践能力,因此,青少年时期要培养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尽早接触计算机编程的动手实践。第二,要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情,优秀的学生会自发探索,发现这个领域的乐趣。第三,人工智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对体能要求很高,注意运动、强健体魄也非常重要。

在活动现场,有不少家长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焦虑,有人提问,万一自己的孩子对人工智能不感兴趣,是否就意味着会在以后的竞争中被淘汰?对此,吴颖惠解释说,“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就业。哲学、文学、人文艺术等创造性工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猜你喜欢

编程机器环球时报
机器狗
机器狗
玩游戏学编程,Blockly Games上手玩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编程屋完成数百元万天使轮融资
学编程,先画画
神奇的独眼机器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