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与“立”:S小学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启示

2018-05-21伍雪辉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体系核心

冯 雪 伍雪辉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7331)

基础教育课改已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中小学校校本化课程改革,已由外在推动逐渐走向内发式变革。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包括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课程空间内的完全的自主开发,同时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的因地(学校)制宜、因人(学生)制宜的创造性的改编再开发。[1]S小学重新整合课程、教师、学生资源,融合国家课程与本校的实际情境,以“实践范式”为理论基础,从理论建设到校本化实践,系统推进,构建完整、特色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一、S小学校本化课程建设概况

S小学是某直辖市的历史名校,文化深厚。其多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工作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学校的高起点不断激发S小学变革,创立了“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主动发展、学校自主发展”的“三主”发展模式。

1.赛课激起的改革风浪

在一次赛课中,一位数学老师精心准备了教案并在赛课中几近完美呈现,得到一致好评。却有位老师提出了疑问:这样的设计紧密贴合教材,但是教师所理解的重难点,是否就是学生真实学习情境中所遇到的重难点?课程目标是否应该先于课堂呈现?老师们就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深入思考了“为什么要课程改革”和“如何进行改革”。

2.校本化课程建设系统推进

(1)课程目标的重新确立。S小学基于“宽广可选,个性丰富”的课程理念,制定了“S小学学子‘5+5’”的育人目标。“远大抱负、宽厚基础、强健体魄、坚强意志”是S小学每个学子都应该达成的目标。学校重要的功能在于培养人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即培养人的核心素养。[2]“宽厚基础” 即“体魄强健,品格阳光,兴趣广泛,思维灵活,习惯良好”五个方面。让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S小学学子的核心素养。

(2)多样、可选的课程结构。“给一些课程资源,让学生自己选择;给一段课程经历,让学生培养才干;给一些学习指导,让学生独立成长;给一个自由环境,让学生思想无疆界”;“发展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基于此理念,S小学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形成了一目了然的三大类课程和四个学科领域(如图1所示)。学校还开设了德育精品课程,在语文教学板块中形成了“1+2+1”模式,启动了在科学思维领域里“做数学”课程。活动课程、综合性课程多样化、自主化,也是其课程的特色之一,S小学开设了108门选修课,供三到六年级学生选择。

图1 S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

(3)课堂与社团相结合的课程实施。S小学提出课程实施应做到“实施主干课程有趣有效、营造有困惑和冲突的课堂、有探究性质的课堂、有文化含量的课堂、有思维增长的课堂、有价值观引导的课堂、创新的课堂”。同时开设了丰富的探究性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S小学开设了40多个校级社团,120个班级社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社团活动,实现个性发展。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吸引着学子,让学生真正“爱学习、乐学习”。

(4)多元的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校本化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S小学利用过程性评价,为每位学子建立了“春光储蓄卡”,每个班级设立班级小明星。除了对学科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S小学还利用表现性评价和行为评价,设置了行为养成矩形表。S小学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与家长、社区建立密切联系,让学生获得更加多元和全面的评价。

二、S小学校本化课程建设的特点

1.紧扣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S小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为课程目标。S小学提出的“远大抱负,向上向善”的育人目标正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回应和践行。“求善、求美、求真、求壮”的课程目标正是六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体现。

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素养,S小学进行了学科内、学科间整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设立了“四大领域”课程,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意味着,无论是课程开发者抑或一线教师都需要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链环中聚焦核心素养展开运作。[3]S小学细化课程标准,聚焦课程质量,把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环节,构建了S小学学子核心素养体系。

2.基础性与拓展性共存的课程结构

课程的顶层设计和课程细化,是校本课程从“理想的课程”落到“经验的课程”的有效途径。S小学本着“优质多样,自主开发”的原则,设置了结构清晰的课程体系。同时质量兼顾,打造优质精品课程,使校本化课程向精细化发展。S小学打破了国家基础课程独霸天下的局面,开设了个性活动课程,课程设置丰富、开放,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多元化发展。

3.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理念落地生根,课程实施是关键。S小学的课程实施在课堂、在社团。S小学融合校内校外资源,利用基础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设置多样性、选择性的课程结构,使课程落到实际的课堂。丰富多样的社团也是课程落实的重要方式,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不可缺少。校本化课程建设中要两手抓,一手抓显性课程的建设——课堂,一手抓隐形课程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

4.以“生”为本的评价方式

S小学设立了多元的评价体系。 “春光储蓄卡”、班级小明星、才艺和实践能力的考评(设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如学习一种乐器,由专业老师进行考评)等体现了评价标准多元方式多样,并将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5.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参与者、研究者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开始拥有一定的课程权利,需要以课程实施主体的身份参与课程事务[4]。教师是校本化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S小学课程建设队伍中以青年教师为主力,积极调动中老年教师积极性,争取人人参与校本化课程建设。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师课程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的路径之一。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进行自我教育、获得自我发展和实现自我幸福的重要途径。

三、S小学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启示

1.始终关注儿童

学生是课程设计的中心之一,在校本化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关注儿童成长”的理念。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建构主体,学习是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5]教学旨在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重组”、“转换”和“改造”,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活动。

2.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教育是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更是个人素养的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6]。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以我们的学校课程为依托。在校本课程的组织、开发、实施过程中,核心素养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从教学形式到教学方法,从过程考核到阶段评估,都必须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来进行[7]。以核心素养为魂,让核心素养这朵思想之花落地生根。学校教育是文化的传承,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人”,学校在校本化课程建设中的差异性,必然要求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还应体现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

3.课程建设的系统推进

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有利于形成一致、连续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校本化,体现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也实现了有差异性学校的课程目标,实现了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课程建设整体化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中小学课程建设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8]。课程的结构和课程的实施等活动,应该紧紧围绕学校的课程目标,从课程目标到课程评价形成一个有机循环系统。

4.从经验范式走向实践哲学

课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一种“人格的建构”。区别于理论研究经验范式的一般化和普适性,实践模式的课程探究中,问题来源于现存的具体情境。在实践中探究,让课堂成为课程探究的重要场所。利用“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优势互补,促儿童发展。立足于本校实际,诊断情境、选择方案,从自上而下的、被动的课程实施者转化为主动的探究者。不断提高对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解与认识,夯实课程建设基础理论,用课程建设的理论指导课程实践,提高课程实践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总之,校本化课程建设应该聚焦学生成长,培养完整的人格;立足本校的实际,结合理论,从经验范式走向实践哲学;破国家课程之统一,立校本课程之特色。

[参 考 文 献]

[1] 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教育研究,2008(2):53-60.

[2] 林长山,汤卫红.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深度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57-63.

[3]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3-25.

[4] 田秋华.论教师的课程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3(8):24-29.

[5]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22-23.

[6] 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

[7] 王立宽,胡玉平,张翼.构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唐山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6(7):108-115.

[8] 王本陆,汪明.学校课程建设的三大趋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7(2):1-5.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体系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