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儿童少年Heath-Carter体型分析*
2018-05-21骆文斌余跃生潘开昌刘运敏杨正华
骆文斌 余跃生 潘开昌 刘运敏 杨正华 张 万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学教研室,都匀 558000)
水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1],我国水族共有406902人,其中贵州369723 人,占90.86%。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2]自20世纪60年代创立以来,由于具有客观性和普遍适用性,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个体体格特征最有价值的评价方法之一,被“国际生物发展规划”推荐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大元[3]、李坤[4]、金利新[5]、温有锋[6]、齐连枝[7]、郝秀芳[8]、王树勋[9]等多位学者,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分别对我国苗族、瑶族、汉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和达斡尔族儿童少年体型进行调查研究。有关水族儿童少年体型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为填补水族青少年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及卫生保健资料的空白,从而为改进和提高水族儿童少年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于2014年9~10月对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族儿童少年群体体型展开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知情同意基础上,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中小学校抽取6~16岁、父母双方均为水族、发育正常的农村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得有效资料1382名(男689,女693)。按性别、年龄分组,年龄按实足年龄算,如9.00~9.99岁为9岁组[10],以此类推,共分11个年龄段22组。
1.2 质量控制
测量前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测量技术,统一测量标准,并做可靠性分析。对各项测量指标每人重复测量2次,前后2次进行分析,相关系数r≥0.9方可进行测量[11]。测试对象要求身体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无畸形、残疾,且父母双方均为水族。同一测量者对同一测试对象同一指标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上臂紧张围、小腿围、肱骨和股骨内外上髁间径以及肱三头肌位、肩胛下位、髂前上棘位和腓肠肌位皮褶等8项指标测试部位取右侧。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水族儿童少年身高、体质量变化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水族儿童少年身高、体质量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身高突增高峰期男性出现在11~12岁,女性9、11岁,平均年增长幅度男性6.29cm,女性6.79cm,表现出水族女性身高较男性生长发育提前2岁。体质量突增高峰期男性在12~13岁、女性在11~12岁,平均年增长幅度男性为4.80kg、女性为4.45kg,提示水族女性体质量突增期较男性提早1年。
图1 水族男性(A)、女性(B)儿童少年各年龄段体型分布图Fig 1 Somatotype distribution of male (A),female (B)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Shui ethnic group
表1 水族儿童少年体型Tab 1 Somatotyp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Shui ethnic group
(续表1)
Mean comparis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at the same years,*P<0.05,**P<0.01
表2 水族儿童少年体型分布(%)Tab 2 Somatotype distribu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Shui ethnic group (%)
2.2 水族儿童少年体型三因子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表1),随年龄增长,反映个体相对肥胖程度的内因子值,男性由6岁时2.09逐渐下降至10岁时1.85最低值,11岁以后逐渐上升到14岁2.63最高值,又逐渐降至16岁的2.46;女性在11岁前变化不大,波动在1.76~1.89之间,12岁以后逐渐上升至16岁的4.42;除6岁外,13~16岁同年龄段内因子值女性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11岁期间,男性内因子值大于女性,12岁以后,即被女性超过,以后差距逐渐拉大,到16岁时两者差值达1.96。表明水族儿童少年男女性在12岁以前皮下脂肪含量较少且差异不大,13岁开始女性脂肪沉积日渐充实。反映人体骨骼和肌肉发达程度的中因子值,男女性变化均不大。男性由6岁时3.94逐渐下降至10岁时3.43 的最低值后,逐渐增加至13岁时3.66最高值后,14~16岁时在3.60~3.65之间波动;而女性则先减小、增大、减小再增大呈波浪式变化,波动在2.80~3.73 之间。各年龄段中因子值均为男性大于女性,除6、11、12、16岁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男性较女性肌肉发达、骨骼粗壮。反映身体线性程度(即纤瘦度)的外因子值,男性隨年龄增长而增大,由6岁时2.27增长至12岁时3.58后趋于稳定,波动在3.42~3.62之间;女性则先增大至10岁3.56后逐渐减小至16岁2.24;7~10岁期间外因子值女性高于男性,11岁之后被男性反超,以后差距逐渐拉大,到16岁时两者差值达1.34,且在15岁后外因子值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1)。说明线性度生长在11岁前女性明显大于男性。
2.3 水族儿童少年体型特征
水族儿童少年的平均体型值男性为2.19-3.64-3.27,属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女性为2.63-3.12-3.08,属三胚层中间型。
结果显示(图1、2),水族男性各年龄段平均体型点随年龄增长,从上至下、从左向右分布在内胚层负值线上方,13岁后转向左,15岁后又略向右转;整体看男性各年龄段平均体型点均分布于中胚层轴正值线右侧和内胚层轴负值线上及其上方;6岁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7~9岁为偏外胚层的中胚层体型,10~16岁均为中胚层-外胚层均衡体型。女性6~12岁年龄组平均体型点位于内胚层轴负值线上及其两侧,呈上下波动状;13岁后随年龄增长按顺时针方向呈向左倾斜的U型分布,分别分布在外胚层轴正值线、中胚层负值线、内胚层正值线上和内胚层正值线与外胚层负值线之间;6岁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7~9、11~12岁时为中胚层-外胚层均衡体型,10岁为偏中胚层的外胚层体型,13~15岁时转为三胚层中间体型,16岁时演变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除11~12岁年龄段外,男、女性体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4 水族儿童少年的体型分布
13种体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4类体型,男性分别为偏外胚层的中胚层(23.09%)、偏中胚层的外胚层(18.07%)、均衡的中胚层(16.02%)和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15.76%),这4类体型占男性总样本的72.94%。女性分别是偏中胚层的外胚层(18.26%)、均衡的中胚层(14.89%)、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12.93%)和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8.43%),这4类体型占女性总样本的54.51%(表2)。
2.5 水族儿童少年与苗族等7个群体之间的体型位置距离
与其他7个民族群体体型位置距离比较,不同年龄段SAD值虽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大于0.5。相对来说,水族男性与西藏藏族、达斡尔族、朝鲜族间SAD值较小,与苗族间SAD值较大。女性与朝鲜族间SAD值较小,与蒙古族、瑶族间SAD值较大(表3)。
表3 水族与苗族等群体的体型位置距离Tab 3 SAD between Shui and the other seven ethnic groups
3 讨论
3.1 水族儿童少年体型变化规律
本研究结果表明,水族儿童少年男性各年龄组平均体型点均位于中胚层轴正值线右侧和内胚层负值线上及其上方。随年龄增长,体型由6岁时均衡的中胚层、7~9岁时偏外胚层的中胚层型逐渐演变为10~16岁的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表明水族儿童少年男性在10岁前皮下脂肪沉积逐渐减少,肌肉、骨骼发育较为缓慢,线性度增长占优势,体型较为瘦削;11~12岁在雄性激素和生长激素作用下,身高突增期较体质量提早1~2年,导致纵向发展快于横向发展,外因子值增加明显,体型变得更加瘦长;体质量进入突增期后,身高增长逐渐放缓,体型由纵向发展转为横向发展,中因子值、内因子值增大,骨骼逐渐粗壮、肌肉日趋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体型日渐壮实;14岁后,中因子值和外因子值均趋于稳定而内因子值逐渐减小,骨骼肌肉更加粗壮发达,线性度随之增大,而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表现为壮实的中胚层-外胚层均衡体型。经比较,各年龄段均为中因子大于内因子、中因子大于外因子(15岁除外)、外因子大于内因子。水族儿童少年男性体型主要集中在偏外胚层的中胚层、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均衡的中胚层和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占男性总样本的72.94%。前3种均为中胚层系统占总样本的54.87%,外胚层系统占总样本的42.28%,说明男性水族儿童少年体型较为壮实,骨骼粗壮、肌肉发达,线性度较好,脂肪含量少。有利于举重等相关运动员选材。
水族女性平均体型点分布在外胚层轴正值线与负值线两侧。随年龄增长,体型从6岁时均衡的中胚层型、7~9岁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10岁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11~12岁返回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13~15岁演变为三胚层中间型,最后16岁向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发展,表明水族女性儿童少年在12岁以前肌肉、骨骼较为发达,线性度较好。12岁以后表现出皮下脂肪量逐渐沉积和线性度下降的改变。9、11岁期间,在雌激素和生长激素作用下,水族女性身高比体质量指标优先1~2年进入突增期,导致纵向发展快于横向发展。女性逐渐变得瘦长,外因子值快速增加,同时脂肪开始发育,内因子增加,体型由突增期前的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体型转为突增期的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型。身高突增期末,此时身高增长相对缓慢,但在雌激素的持续作用下,反映横向生长指标的皮下脂肪发育加快,体内脂肪逐渐增多,体型日渐丰满,外因子值逐渐变小而内因子值快速增加,逐渐演变成三胚层均衡的中间型,并继续演变为16岁时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3岁以后女性内因子值增速过快,平均年增长速度达0.5左右,此期,应注意减少脂肪量摄入并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加脂肪消耗。水族儿童少年女性体型主要集中在偏中胚层的外胚层、均衡的中胚层、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和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占女性总样本的54.52%。其中前3种均为外胚层系统占样本的39.61%,中胚层系统占总样本的35.84%,说明女性水族儿童少年体型较为丰满,骨骼、肌肉较为发达,线性度尚可。
水族儿童少年男、女性平均体型分别为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和三胚层中间型,除11~12岁外,其他各年龄段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或P<0.01),与有关报道一致[3,6]。由于突增期男女性进入时间不同导致两者体型发育不同步,女性比男性提早1~2年,开始均由均衡的中胚层型男性发展为偏外胚层的中胚层型,女性发展为中胚层-外胚层均衡型。此后,由于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不同作用,使男女性体型差异越来越大,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体型特征:男性线性程度相对较高、外形稍削瘦、骨骼粗壮、肌肉发达,脂肪含量少;进入突增期后,女性内因子值快速增大,皮下脂肪日渐充实,体型较丰满,而外因子值逐渐减小至线性程度有所下降。因此,女性在青春期后,应减少脂类摄入量,加强体育锻炼,以燃烧体内脂肪,使体型更加结实丰满。
3.2 水族儿童少年与苗族等7个群体体型比较
与苗族、瑶族、汉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和达斡尔族等[3-9]群体儿童少年体型比较,水族儿童少年各年龄段中因子值男性高于藏族、瑶族、汉族(10岁除外),低于其他群体(达斡尔族6、14岁除外);女性大于藏族(7、14岁除外)和绝大多数汉族,低于苗族、朝鲜族、蒙古族(11、12岁除外)、达斡尔族(11、12岁除外)和绝大多数瑶族。外因子值男性高于苗族,低于藏族、汉族、朝鲜族(12岁除外)、蒙古族(13、15岁除外)、达斡尔族(10、12除外)和绝大多数瑶族;女性高于苗族、瑶族(7岁除外)、绝大多数蒙古族和朝鲜族,低于汉族、绝大多数藏族和达斡尔族。内因子值男性大于朝鲜族(11岁除外),低于瑶族、蒙古族、汉族(13岁除外)、达斡尔族(14除外)、苗族(14、15岁除外)、藏族(14~16岁除外);女性均小于其他族群(朝鲜族15岁除外)。由此可以看出,水族儿童少年中因子值处于中等水平,骨骼较为粗壮、肌肉发达度尚可;外因子值处于中下等水平,线性度较低;内因子值低,皮下脂肪发育度较差、脂肪含量少。与武陵山区苗族等其他民族群体的SAD比较值各不相同。相对来讲,水族男性与西藏藏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女性与朝鲜族间的SDA值较小,但绝大多数大于0.5;男性与苗族,女性与瑶族、蒙古族间的SAD值较大,均大于1.0。表明同一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儿童少年体型发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经济、环境、营养及测量的时间差等因素有关[13]。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主要散居在贵州省的荔波、都匀、独山、榕江、丹寨、雷山、从江、福泉、凯里、黎平等县市,广西北部的河池地区,以及云南东部的富源县古敢乡一带。分布地区位于北纬25°~26°30',东经107°30'~109°之间,主要分布在黔南与桂北毗邻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三都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57%。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雷公山、月亮山”覆地,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宜农林业的发展,是鱼米花果之乡,素有“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之美誉。海拔500~1000m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077~1255h,平均气温18℃左右。水族与武陵山区苗族、土家族等同属山地民族,地处云贵高原南端破碎地段,江河溪流交错,其间夹杂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平坝、河谷和山脊分布[14]。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水族儿童少年从小在户外玩耍、做家务,上学路途遥远、翻山越岭、体力劳动强度大。但与黄大元等[3,13]、Ozener等[15]提出的体力劳动也是体型不容忽视的因素,它能使中因子值增加,外因子值减小观点不近相同,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统计局人口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编.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25.
[2] Heath B H,Carter J E L.A comparison of somatotype methods[J].Am Phys Anthrop,1966,25(1):87-99.
[3] 黄大元,张惠娟,吴国运,等.武陵山区苗族儿童青少年Heath-Carter体型分析[J].解剖学杂志,2012,35(4):510-513,521.
[4] 李坤,刘鹏,黄广琳,等.广西巴马县瑶族青少年体型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67-969.
[5] 金利新.山东汉族乡村青少年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1):66-70.
[6] 温有锋,叶丽平,席焕久,等.西藏藏族青少年体型[J].人类学学报,2009,28(1):64-72.
[7] 齐连枝,朱钦,秦格勒扎布,等.蒙古族青少年体型初探[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1,23(2):75-78.
[8] 郝秀芳,马延祥,魏宝玉,等.朝鲜族儿童少年体型发育探讨[J].人类学学报,2001,20(1):52-58.
[9] 王树勋,郑连斌,朱钦,等.达斡尔族青少年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1,20(1):45-51.
[10] 席焕久,陈昭.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
[11] Carter J E L.The Heath-Carter anthropometric somatotype (instruction manual)[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26.
[12] Carter J E L,Heath B H.Somatotyping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73-387.
[13] 黄大元,张惠娟,熊健,等.土家族儿童青少年Heath-Carter体型分析[J].解剖学杂志,2012,35(6):821-825.
[14]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下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561.
[15] Ozener B,Duyar I.The effect of labour on somatotype of males during the adolescent growth period[J].HOMO-J Comp Hum Biol, 2008,59(2):161-172.
(编辑: 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