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非遗传承背景下的高职教学路径探索
2018-05-21王小刚刘培明
王小刚,刘培明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0 引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7年2月7日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此背景下,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现实关照下,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成为了现代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课题。《保护非特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四条提到:“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开展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特质文化遗产法》第十四条提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特质文化遗产教育”。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非遗”,对学生进行“非遗”教育,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在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过程中,其中文化因素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于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传承,是扬州高职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历史使命。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扬州地方学校,在精神和传承方面形成了“挹古”“扬今”的模式,如图1所示。
1 “挹古式”精神主导
扬州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一代又一代工匠通过自身劳动加以传承的 ,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工匠精神”,其中特别突出表现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即“静心、专心,师法自然、合时而作”。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技能既有专业的核心技能,也包括通识技能,特别是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以及与本专业、本岗位结合,形成内化的个体专业精神风貌。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静心。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多,每个行当都有杰出的代表,当考察个体时,就会发现每个工匠对于本人所从事的手艺活动的态度——静下一颗心。虽然时代急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快速改变,但扬州非遗的工匠总能恰到好处地把握静心的尺度,一方面将时代的风物人情纳入到本行的作品中,另一方面又做到了“适可而止”,不乱了本性。以当下的扬州评话为例,在全民推广普通话的语境下,扬州评话的表演借助现代传媒进行推广,扬州电视台以评话形式创新的栏目“今日生活”“皮五新传”等,均保留了扬州方言的表演形式,一人、一桌、一书的表演方法,传承了传统艺术的魅力。
图1 扬州非遗传承高职路径图
其次,专注。这对于当下的高职教育更具深刻的现实意义。今天的扬州非遗项目,在现实中多数为一种生产方式,比如扬州的雕刻印刷,对于文化传播、文明传承意义重大。但对于从事雕刻印刷生产的工匠而言,这就是他们的生存技能,必需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生产中,以获得市场认可,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种专注于技能的品质,提升个人生存质量的精神,恰恰是当代职业教育中必需的。
再次,师法自然。以“和田玉、扬州工”为例,对于原料的应用,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天然玉石的纹理、样式、外形特征等因素,开工之前就进行艺术创作,所创内容多以自然生态为主,像自然中葫芦、金蝉等形象,也有大型作品,重在写意,详略得当;但粗中有细,内外结合,表现出自然的风貌。
“师法自然”对当前高职教育具有更加深刻的启示意义。目前,进入高职的学生,不是单一的经过高考选拔后某个分数段的学生,在“注册入学”模式下,学生类型包括提前招生、单独招生等,每个学生的“自然”基础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教学过程,要做到因材施教,而非一概而论。这对高职教育而言,借鉴意义更大,每个学生个体不同,在向相近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时候,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学生潜力,使每个学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以利于个体的成长,专业的发展。
最后,合时而作。这对于非遗项目、传承人、从业者都是相当重要的,非遗项目要活在民间,活在当时,才能传承、传播。以扬州雕版印刷为例,此项技艺在历史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时至今日在扬州仍有从业者。在普通话、简体字广为推广的今天,雕版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增加一些现代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雕版技艺,为现代社会文明服务,丰富雕版印刷自身存在价值。
2 “扬今式”技术传承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现出“有用的、适时的、适用的”特点,在其兴盛时期对人民大众生产、生活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每个项目的从业者都掌握了独特的技术、技能,这对于当下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现代传媒技术,展示非遗传承人的技艺,积极影响教育教学,通过模拟“在线、在场”的方式,让学生对技术技能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
“在线”,就是基于“互联网+”背景,利用现代传播方式,实现在高职技能教学的环节与非遗传承人、工作现场等实现信息化、即地性、广泛性地接触。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可以实现在课堂上与传承人的实时视频、语音互动,从而充分地将非遗引入到课程中,甚至可以将学生不便到达的现场,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清晰、现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场”,就是落实学校应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特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扬州高职院校中开展大师工作室、实践室、VR实景训练室等现场环境建设。在软环境方面,开展非遗进校园的第二课堂建设,通过现场演出、汇报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的初始风貌,在此基础上开展选修课的建设工作,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非遗文化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成立雕版印刷技能大师工作室、玉雕技能大师工作室、扬州八怪艺术实践基地三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学院中开辟专门场所,将大师工作室实景化,将非遗的工作流程现场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分别聘请行业大师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定期在现场为学生传经送宝、开课授艺。通过这种“在场”的方式,一方面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能工巧匠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改善教师的“双师”结构。
3 结语
扬州丰富的非遗项目为高职院校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内涵;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进校园、入课堂的方式,创立了非遗传承的“高职模式”,二者相得益彰。非遗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输送养料,为技能传承提供示范作用;同时,高职院校也为非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陈静静.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6(07):66-67.
[2]朱千波.地方性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数字化传承研究——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化传承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职教论坛,2015(14):48-51.
[3]李卫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04).
[4]吴冬炫.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民教育中的传承[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5]程世岳,叶飞霞.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教育传承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