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刀笔 金石延年
——陈寅生节临《圣教序》墨盒浅析
2018-05-21陈道明广东珠海
◆陈道明(广东 珠海)
每每谈及清代刻铜,毫无疑问,陈寅生是代表人物。清代文人士大夫以有寅生墨盒为荣,都争相购之。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陈寅生,名麟炳,工篆刻,以手镌铜墨盒著于同、光间,凡入都门购文玩者,莫不以有寅生所刻为重,足与曼生壶并传。”与此同时出现众多仿冒寅生款的墨盒,以致陈寅生在光绪五年八月蓝印“墨盒打假发票”(图一)。
近日有缘从湖南黎兄处购得其家藏的寅生盒一方(图二),此盒尺寸为6.3厘米,白铜,底铭“松竹”(图三),松竹斋为荣宝斋的前身,也是寅生挂单刻铜的名店之一,目前发现的寅生真品多出自此店。细品此盒,上刻“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 ,履之者莫测其际。临书/壬午荷月/寅生刻。”内容出自于《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简称《圣教序》(图四) ,其意思大致是:言词丰茂,道理广大,探寻其中义理的人,不能究测它的源头;文字显明、义理幽深, 按照它去修行的人,无法探测它的边际。壬午是光绪八年,这年寅生刚好是52岁,正是书刻俱老、创作成熟的高峰期。
图一
图三
图二
图四
《圣教序》碑为弘福寺沙门怀仁和尚集王羲之书,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刻。太宗李世民撰序,高宗李治撰记,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碑高312厘米,宽140厘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五、八十六字不等。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现藏陕西西安碑林。此碑自古至今一直为世人所重,历来评价甚高,清王澍《竹云题跋》云:“自唐以来,士林甚重此碑,匪直《兴福寺》《隆阐法师》等碑为显效其体,即李北海、张司直、苏武功亦从此夺胎。” 清蒋衡《拙存堂提拔》:“故《集王圣教序》一气挥洒,神采奕奕,与《兰亭叙》并驱,为千古自学之祖。”因此历代学书之人,无不尊“晋”宗“王”。
陈寅生作为秀才出身,固然受时风影响。从现有的寅生墨盒来看多为行书和行楷类作品,其多为“王”字风格,在“王”字上更侧重于刻帖的学习,《圣教序》无疑是最佳范本。为何呢?我想有以下几点:1、刻石与刻铜虽然工具、材料不一样,但其本质是相同的,要把墨迹进行二次创作,既要表达书写性又要镌刻出金石气,最终达到虽刻胜写的效果,《圣教序》恰好是刻帖所以可直接临刻而不需要转换也能体现金石气。2、《圣教序》是行楷书,不潦草也不呆板,雅俗共赏,墨盒当时作为商品,此类字体最能迎合大众。3、古人云:“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寅生在临刻《圣教序》的同时既可学习古人法帖又能将其作为大众喜欢的文房用品出售,何乐而不为?
我们知道《圣教序》是集字而成,集字的弊端就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难以做到贯气统一,从墨盒上的临书可以看出陈寅生并没有拘泥于原帖,而是意临。意临就是临摹者表现出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和判断而进行的二度创作。我们从墨盒和原帖对比可看出他对原帖进行了改造和提炼:1、字的大小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显”“者”二字。2、字的粗细上也没有太大变化,如“究”“源”。3、笔势更趋平稳,如“寻”“者”“莫”。4、笔画游丝的地方减少,如“之”“不”“究”“源”“文”。5、原帖中有些笔画弧度偏圆,墨盒上偏直,如“旷”“寻”。6、结体上原帖偏扁而临帖稍偏长,更显端庄秀美。通过他的意临,通篇章法以及字与字之间处理得更显协调,更巧妙的是最后落款两字“临书”藏在正文里,既让正文章法饱满,又让整个作品浑然一体。由此可知,他对书法的理解与造诣之深。
南宋姜夔《续书谱》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历来书家临帖取意不取形的例子很多,如元代赵孟頫六十岁所临的《圣教序》(图五),也是大致如此。因此对于年过五十知天命的陈寅生来说,书法已有自己的风格,况且几十年来刀笔下临《圣教序》不计其数。从墨盒的气息、风格上可以感受到,虽少了跌宕起伏之态,却多了几分从容、静穆之气,看似平平无奇,却内含风韵,犹如山林里的隐逸高士,字里行间均能传达出其人之狷介。细心品赏,仿佛让人漫步在书海和智林之间,温润、闲适,骚动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宛如炎炎夏日里的一杯冰茶让人清凉透底,非常舒服。这种风格的形成是作者的阅历、修养、年龄到了一定的境界而自然流露出来的。从刀法上看,以刀代笔,体现了劲挺、刻峭之气,笔法和刀法熟练地驾驭至天衣无缝的境界。
古语云:金石延年。此方墨盒历经一百三十六年的沧桑岁月,幸好安然地保存了下来,作者虽离我们远去,但他创作的作品依然焕发出无限生机,被众多收藏家所珍爱。岁月如梭,每每细细品赏此盒,仿佛让我回到1882年的琉璃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荷香,一位文质彬彬的匠人手握刻刀专注地制作着一方方精美的墨盒……手捧墨盒,心中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