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三农”工作新篇章
2018-05-21吉林日报
4月10日,延边州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后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着力构建延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朝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延边州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域旅游业来撬动延边经济的振兴和乡村振兴,通过旅游业实现促增收、调结构、惠民生。
打造全域旅游产业。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全州经济发展龙头的产业定位,确立“旅游兴州”的战略构想。全州上下合力把旅游业打造成延边绿色崛起的新动能、可持续增长的火车头、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
培育乡村旅游产业。今年,延边州计划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着力建设一批旅游特色村镇、旅游文化基地。
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延边特色,以“美丽乡村”“特色乡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为载体,建成一批乡村休闲农庄、乡村饭馆、特色餐馆、特产品店。积极推进新一轮62个省级重点村的项目实施。
围绕特有资源,延边州积极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特色牌”,发展壮大传统优势特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新兴特色产业。
优化种植结构。推进落实耕地轮作政策,实施轮作面积150万亩。大力发展有机水稻、优质杂粮杂豆、果蔬等高效作物,引导农户实施白瓜子、苏子等经济作物多元化种植。围绕畜牧产业,积极发展青贮玉米和饲草作物。同时,要落实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
壮大传统特产业。加快人参、食用菌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向精深加工延伸,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快提升食用菌产业化水平,推广“集中制袋,分散出菇”的生产方式。
重点培育油用牡丹等新兴产业。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借助林地清收的有利契机,重点培育壮大油用牡丹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州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面广、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产业龙头企业。
延边州把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高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增效,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争取省级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加快主产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地市场建设。争取农产品加工企业支农项目和资金,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仓储烘干设备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扶持政策。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农民以产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今年计划家庭农场发展到4300家、合作社6000家。同时,扶持好小农户的发展。
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培育整合一批面向全国、覆盖全产业链的本地行业垂直电商平台。支持建设线上电商平台,农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交易,不断提升延边“地标产品”知名度。加快村级服务站建设,帮助村民实现网上代购代销、农资配送等惠农服务。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在推进体制、机制上有新举措,找准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的战略部署,延边州通过改革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把“三权分置”和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广“农地贷”“农担贷”模式,觖决发展资金难题。计划今年在40个以上的行政村开展“册外地”有偿使用。加快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稳步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农业农村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继续压减农业农村领域审批发证,清理规范涉农行政审批程序。推广应用“互联网+服务”模式,让农民群众办事少跑腿。打造“一站式服务”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绿色革命。深入打造“长白山”系列品牌。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实施“河长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整治重点流域污染问题,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抓好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保护建设。创新自然资源地保护、恢复与开发,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湿地保护发展样板。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延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战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当其冲的重大阶段性任务。
加快发展扶贫产业。今年全州要减少1.68万农村贫困人口,124个贫困村出列,图们、龙井、和龙市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组织实施精准扶贫项目1000个,大力推广油用牡丹、非林地栽参等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完善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配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保障机制。深入推进“一张网”兜底扶贫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保障政策,推进贫困线与低保线“双线合一”。落实教育脱贫与资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零费用、全覆盖”目标。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全力以赴地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厕改造和灾后重建工作,改造农村危房1833户。力争实现农村文化小广场全覆盖。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抓好返乡创业工程,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电商从业人员、返乡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深入开展边境县(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新建农村福利中心5个。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每个村(屯)至少配备1名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