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继推动中低频段5G商用后再推动毫米波商用能力
2018-05-19程琳琳
本刊记者|程琳琳
中国移动5G联创中心希望未来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开展协作,进一步明确毫米波器件和整机的射频性能、集成度、功耗等要求,加快研发样片和样机,并通过测试验证不断提升毫米波产品竞争力。
毫米波移动通信技术一直是行业难点,成为未来5G大规模商用的重要挑战之一。在毫米波方面,中国移动发挥在无线通信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及早布局,对毫米波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了解,毫米波移动通信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表示,5G强大的能力和丰富的连接场景势必会激发各行各业的应用需求。而满足这些需求仅依靠中、低频段来实现比较困难,这就需要高、中、低频协同工作,在不同场景下创造更佳的用户体验。为此,推动毫米波产业克服挑战走向成熟对于后续5G的成功发展非常重要。对此,中国移动联合产业针对毫米波移动通信展开了全面的研发工作。
据了解,虽然前期海外运营商对毫米波移动通信开展了一些测试,国外设备厂商也提供了有限应用场景下的毫米波样机,但是毫米波移动通信产业仍然难以规模化商用,面临多种挑战,例如对多种应用场景下的各类设备规格尚未达成共识,关键器件的功率、集成度、效率、成本等距离规模商用还存在较大差距,校准、线性化、散热等技术还不完善,在高效覆盖和组网方面还缺乏经验等。
数模混合架构将成主流
在射频方面,中国移动已经展开了广泛研究。据了解,毫米波传播损耗较低频增加20~30dB,导致天线数目增加10~100倍,因此数模混合架构是目前5G高频基站设备的主流架构。
采用这种架构主要原因在于,当毫米波设备天线阵子数增加,并同时伴随信号带宽的大幅增加,需要支持更大的数字处理量和复杂度,导致高速数字处理芯片和高频宽带ADC/DAC对成本、体积和功耗影响巨大,因此无法支持很大数量的基带数字链路。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充分发挥大规模天线的优势,可以通过连接在天线振子后的移相器形成模拟波束进行用户跟踪和数据传输。但是,相比全数字架构可以灵活进行系统波束成型并支持大量复用数据流数,模拟波束在性能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
中国移动专家表示,未来中国移动还将展开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分别是:性能评估,继续开展宏站及室内场景下的性能评估工作;器件指标,尽快确定高频器件关键指标,推动厂商开发;外场测试,针对重点部署场景开展外场测试,进一步验证和优化关键技术性能。
与合作伙伴直面毫米波挑战
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中国移动非常关注毫米波在室内外的覆盖组网性能,并采用灵活组网、超密组网等低成本、高效率解决方案。依托5G联创中心,中国移动计划在2018年开展关键技术和组网能力的验证和研究,后续陆续开展样机、预商用产品测试、规模试验等,希望能够和产业界同仁一起直面挑战,继中低频段5G商用后,推进形成毫米波的商用能力。
作为合作伙伴,中电科55所、中电科13所从高频器件的半导体工艺、器件设计、高频器件应用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已经开发了多款用于5G毫米波基站的器件样片,覆盖26GHz、28GHz、39GHz等典型频段,逐步实现器件的系列化,并进行模组方案的探索。华为、中兴、爱立信、中电科14所、vivo、Vanchip等合作伙伴一致认为,为满足5G需求,发展毫米波是必然趋势,但是毫米波设备集成度、成本等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产业各界共同努力。
成立5G联创毫米波产业工作组
据悉,在2017年启动之初,5G联创中心就明确了5G毫米波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实现5G毫米波领域向高性能、灵活部署、高集成度与低成本、低功耗四个方向发展,并且一直以来与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开展5G毫米波技术研究以及产业推动工作。
近日,中国移动依托5G联创中心成立了5G毫米波产业工作组,将在整体规划、技术和标准、产品实现架构、关键器件、测试等多个领域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实现5G毫米波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国移动专家表示,5G毫米波产业工作组的成立将进一步聚焦毫米波发展关键环节,与产业界开展紧密协作,加快推进在关键问题上的共识,促进产业发展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