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2018-05-18徐菡
徐菡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课内及课外文言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并且通过前期的训练,能够基本看懂一些课外的文言文,但是对于文章的主旨及所蕴含的感情挖掘的还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表面。希望通过这一类文章的阅读能够引领学生去感悟此景、此情。
【教学设想】
本文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学过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学生对于文言小品文,对于叙事、写景、议论的整体结构有所了解,特别是多角度理解景物描写,有了一定认知。同时在古代作家的心目中,山水风物与人格气质往往是相通的,人们往往赋予大自然特定的情感内涵。这就是由情入景的解析方式。由景入情借助的有效媒介就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相关的创作背景。因此本节课将教学重点放在由景入情、由文知人上,希望通过对苏轼性格的了解,从而把握文章整体风格。
【教学目标】
由景入情,理解作者感情变化。
迁移拓展,了解苏轼文章中蕴含的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迁移拓展,了解苏轼的性格,进而了解苏轼的作品风格。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点拨法、归纳概括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有人曾经说李白是仙,不过是下凡来渡个劫,如星光般璀璨,可从来都不属于人间。却这样评价宋代的一位著名词人、书法家,说他从始至终在人间,以一腔热情对待生活的种种际遇,也无风雨也无晴。连这位词人自己都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大家猜猜这位宋代词人是谁?
二、提纲挈领,由文知人
1.对于苏轼我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苏轼其人。
2.提纲挈领,把握内容
(1)齐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主要内容。
思考:哪句是本文主旨句?文眼又是哪个字?
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眼:闲
(2)赏月色。
你从“闲”字上看出了哪些内容?
“闲”的繁体字是——閒,文中哪句话描绘了它的构造方式?——“月色入户”
可见本文作者要写何景?——月色。
何处写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三句并无一月字,怎知写月?(赏析写景句)
①比喻。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
②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而言,“藻荇交横”则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一侧,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③抓住瞬间的感觉,把空明澄澈的月光写到极处。“积水空明”是人在月光下产生的错觉;先写假象“水中藻荇交错”,在明“本体”“竹柏影”则把这种错觉推进一层,更加使人感到扑朔迷离,亦真亦幻。猛一抬头看见了竹柏,这才醒悟:“藻荇”原来是月光下摇曳的竹柏的影子,“空明”的“积水”却是一泻千里的冷月清光,愉悦之情顿现笔端,从而获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艺术效果。
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把月色的澄澈透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3)品闲情。
如此澄澈美丽的月色,照进门里,招引着苏轼,怪不得他都已经“解衣欲睡”了,却还要“欣然”起行。“欣然”何意?——高兴的样子。可见“闲”饱含着——赏月的欣喜。
此时的苏轼,被贬黄州,可以与他一同赏月的还有何人?张怀民。为何只能去寻张怀民?“念无与乐者”,什么意思?同病相怜,难兄难弟,只能这两人,“相与步于中庭”,这时候,再看这个“闲”,再去看这月色,多多少少有了一点——贬谪的落寞。
(4)那么,可以将这“闲”解释成闲人吗?教师展示关于苏轼的背景材料。
才华横溢的苏轼、政绩卓著的苏轼、仕途坎坷的苏轼。
通过上面的背景资料可知:苏轼一生,不愿当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想当个有所作为的人。但是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虽有贬谪的落寞,但仍有赏月的欣喜,以及自我排遣的旷达。
下面我们就一起再看看过去近二十年后,苏东坡再次被贬谪至天涯海角的儋州第二年,在上元夜,他的心态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三、迁移拓展
1.读《儋耳夜游》。
2.同是叙夜游之事,《记承天寺夜游》中所写之景与《儋耳夜游》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色虽美,但多少给人一种清冷之感,而二十年后苏轼笔下的夜游,却充满的生活气息。老书生数人,城西、僧舍、小巷走街串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居黄州四年,却“无与为乐”只能去寻张怀民,而《儋耳夜游》苏轼在儋耳第二年,同游者却有“老书生数人”,细品之下,儋耳“欣然從之”与承天寺的“欣然起行”,这份快乐已经多了许多的热闹,多了更多的生活气息。
苏轼的旷达已经不再是刻意的排遣,而更多了一份从容。
3.哪一字最能表现苏轼赏景之后的心情?
笑!为何而笑?
4.你觉得苏轼在儋州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教师补充介绍相关写作背景。
5.假如你是苏轼,此时与韩愈相对,会对韩愈说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读完这两篇文章,大家对苏轼的性格相信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一生,由于不愿阿附新法执行者,更不愿阿附旧党,故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攻来、陷害,坐过牢,受过监视,频频被贬官外放。他有过悲伤,有过压抑,但终究能够自我排遣,并且不断发光发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达乐观。而想要了解苏轼其人,不能仅看一时一篇之作,而应该将其作品贯通,方能真正体会其人的精神风貌。知人论文,方能事半功倍。
五、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2.结合手头资料和视频,完成《我认识的苏东坡》随笔,不少于600字。
作者通联: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