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堂教师要“五示”
2018-05-18叶乃军
叶乃军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力求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摆正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督促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沟通和交流互动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么在语文教学中践行新课程理念?怎么组织好一堂真正把学生放在眼里、装在心中的语文课?怎么才能把教师习惯性的“表演”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动?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务必要做到“五示”。
一、教学设计要“示新”
这里讲的“示新”,一是强调在教材解读上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创新性整合,二是要求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创新。高中语文教材含必修、选修两大模块,必修模块的五本教材要求在两个半学期内完成。选修五个系列教材若干,要在高二年级一个半学期内基本完成。教材繁多,内容庞杂,如果没有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来对两个模块各系列教材的认真研究并有效整合,而仍用传统的方法按部就班逐一教学,既无必要,也没时间。特别是选修模块,一定要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并结合校情、学情,选好教材,要充分考虑学生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需求,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或应付高考的辅导课。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紧扣三维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大胆创新。要敢于打破程序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在研究教材时,要精心找准突破点,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要一课一得,不要面面俱到。如果还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就一定没有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
二、课堂组织要“示严”
这本是个并不新鲜的话题,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和思考时间,在教师引领下自觉达成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务必“示严”。一是严格。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要严格,具体。课前预习的布置与检查要严格落实,如字词、文章背景、导学问题等学生应该自已先解决。这些工作落实不好,基于学生“先学”而组织的课堂探讨就难以实施,就会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要严格监管,否则,学生就会趁机闲聊,话题就会“收不住”,学习效果不能保证,甚至出现“满堂闹”的混乱局面,教学组织难以为继;课后作业要严收,严批,精评,要坚持有布置必收改,有收改必讲评原则,否则,学习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只有严格要求且严格监管,教学各环节的任务才能真正落地,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达成。二要严谨。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设计要严谨,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学设计要科学,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重难点把握要准确,能力培养要清晰。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情;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有探究价值,且符合学情,能有效实施。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严谨,要坚持循序渐进,要有知识梯度,既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又要组织有序;既要让学生高度紧张,精力高度集中,又要松弛有度;既要充分培养学生能力,又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堂讲授要“示弱”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沟通与交流互动的过程,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培养要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去达成。教师要坚决摒弃喜欢展示自己所谓“水平”的自我表演式讲授,在课文的分析、讲解上要敢于故意“示弱”。像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探讨、技法鉴赏等等,能让学生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能让学生表达的见解,尽量让学生表达;可以让学生争论的问题,尽量让学生争论。只有自己示了“弱”,才能让学生走向前台,才能为学生搭建起“表演”的舞台,才能真正让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去。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就不能讲了,教师的任务重在引导和点拨,要讲模糊点、關键点、重难点,要讲得更有价值,更有实效。
四、课堂点评要“示威”
所谓“示威”,不是耍威风,而是树权威。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项教学任务的落实,都要有信息反馈,要充分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但学生对不同问题会有不同理解,也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此时老师就坚决不能“示弱”了,是与非,优与劣,教师就要表现出作为老师的“知识权威”,要及时给予精妙的点拨,做出权威的判断和评价,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向。对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也要做出具体的评价,要教导学生必须言而有理,析而有据,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决不能观点模糊,态度暧昧,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五、态度情感要“示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起点,尤其在课堂上更要大胆“示爱”。这里的爱包括大爱与小爱。大爱,就是要落实“三维目标”所规定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语文学科,要“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1)要“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2)这里讲的“小爱”,特指教学过程中,尤其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关心学生内心情感需要,要时时做好指导,在学习点评与反馈评价时要舍得表扬,充分鼓励。尤其对学困生更要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耐心,绝不能一味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
作者通联:贵州赤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