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固定教学模式展现高效课堂魅力
2018-05-18冯广建
冯广建
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课堂教学模式。当然,新的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实现了由知识传递为中心向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转移。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领会模式的适用范围,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环境、学生学情,不能因教材、教学环境、学生能力水平、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灵活安排课堂程序,那么单一化固化的教学模式会使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形式主义,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一、教学模式应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者,知识能力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学过程中,应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应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信息搜寻者,教师应由知识的灌输讲解者变为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能力的引路人,师生应成为共同的学习伙伴和合作者。
一些语文课堂,在启发式教学的名义下,强调所谓的师生互动,由之前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并美其名曰“对话式教学”。这种对话式教学,教师自认为是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而实际上,许多对话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这样的对话,归根到底还是教师个人对文本的解读。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原本属于学生自己的感受、体验、思考、疑问已变成了老师预设的答案,学生主动、独特的思考降格为被动的猜测老师意图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語文学科思维训练、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无从谈起。
二、教学模式要适应学情、教情
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校教学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教学步骤和重难点的安排也要根据各方面具体情况而确定。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遗憾的是,一些学校不考虑学校教师自身的条件、学生的基础学情,盲目地强制实行某种课堂教学模式,生搬硬套。
一些学校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使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读书,相互议论,教师做重点讲解,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联系。而忽视了一些文本体裁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论文、散文;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一律按照固定的流程和顺序进行。
一些农村学校和中小城市学校,大多学生住校学习,但也盲目地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老师辛辛苦苦制作小视频,学生没有提前搜集材料预习的条件,结果看小视频、预习仍然在课堂上进行,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差。
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的个性化、独特性,抑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
三、教学模式应有助于教学的“合作探究”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但是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学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在语文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仍然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转,学生的学失去了主动性,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创造性淹没于固定的教学模式里,遮蔽于老师的教学程序里。
一些语文课堂,由于老师对探究的问题理解不深透,对学生学习情况把握不准,或提问题简单、不清,或指导合作探究不到位,或提前预习不足,或课堂上讨论时间不够,使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参与度差、只看结果,没有真正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没有使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使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见解碰撞后融合,没有使学生学会真正的合作探究。
就时下颇为流行的“导学案”课堂模式来说,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导学案”中的知识清单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但导学案仍然是预定式教学,只不过把知识的灌输形式由教师口头转化为整齐划一的书面形式,进而让学生对照知识清单按图索骥。且不论知识清单以另一种形式剥夺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权利和乐趣,单是导学案上预设的几个问题就已经将学生的思维牢固地控制在教师设定的狭隘的范围之内,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探究能力?
四、教学模式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一篇文章,教学中可以从文字文化文学、内容手法思想情感等许多方面挖掘它的价值。只有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讨研究的课堂情境,才能开发学生理解感悟探究的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庖丁解牛》的课堂教学。学生们讨论“庖丁解牛达到出神入化的原因”时,他们的回答可谓精彩纷呈。学生从“所解数千牛矣”看到了“熟能生巧”,从“善刀而藏之”看到了爱惜刀具。最令人击节赞叹的是,学生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庖丁做这件事很开心,认为庖丁能“游刃有余”“踌躇满志”,重要的是他热爱这份工作。只有爱岗敬业,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有事业心,才能热爱你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享受这份工作和工作成绩带来的奖赏。
学生们在赏析文本所表现出的敏感、细腻和洞察力让我们由衷赞叹。我们老师在解读文本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不能创造性解读,学生们的思维所及填充了个体阅读中的盲点、空白。
作者通联:河南漯河第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