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丹凤:一生都在选对

2018-05-18马戎戎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周璇桃花扇

马戎戎

王丹凤

美,她坚守了一生

老一辈的上海人夸一个姑娘长得美,经常会说“长得有点像王丹凤”。

上世纪40年代,王丹凤进入影坛。由于相貌美丽,与当红影星周璇有几分相似,被称为“小周璇”。见惯场面的张爱玲,将大美女李香兰都不怎样放在眼里;多年后旅居海外,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这样夸奖她的美貌:“宁波人漂亮的多,如王丹凤。”

5月2日,94岁的王丹凤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她生前的好友、知名电影演员梁波罗透露,她去世的原因是肺部感染。出于一生对美的坚持,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她拒绝使用创伤性治疗手段,走得非常有尊严。

“她的谢幕非常完美。”梁波罗说。

“到了晚年,她依然有一种明亮的光彩。这是极其难得的。”知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这样评价晚年的王丹凤,“一个女人到了90多岁还能那么美,不是那么多见。秦怡算一个,王丹凤算一个。”

1980年,王丹凤主演了电影《玉色蝴蝶》,之后,她事实上处于息影状态。晚年的王丹凤,绝少在公共场合出现。对于采访邀约,大多数情况下,她只同意接受电话采访,绝不出镜。理由是年纪大了,不如青春时期美丽,要给影迷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授予王丹凤“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王丹凤破例出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之后,《可凡倾听》栏目也对她进行了采访。

“她终于打破了对自我的桎梏,超越了自我,并愿意和观众一起分享这种超越的欢乐。”梁波罗说。

2017年10月19日,王丹凤参加了上影集团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敬老活动。

“她和在场的很多同事都20年没有见面了,大家都特别高兴。”梁波罗回忆,“那天和她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她的精神也非常好。谁料想,这竟是她最后一次出席公共活动。”

晚年的王丹凤,对自己的形象,依然以一种完美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采访王丹凤,可以迟到,不可以早到。因为她出镜前要非常认真地化妆。”曹可凡回忆说。此外,每次露面,王丹凤都非常注意自己的服饰,这次出镜已经穿过的服装,下次出镜就不穿了。

曹可凡记得,2017年参加《可凡倾听》录制时,王丹凤穿了一件女儿从美国带回来的灰色羊毛开衫。由于长年居住在医院,身体有些臃肿,她担心穿着这件开衫上镜效果不好,录制结束后,一度叮嘱曹可凡,如果效果不好,这期就不要播出了。后来,曹可凡将现场照片发给她,效果非常好。王丹凤才放下心来,还翻印了很多送人。

2017年底,由于筹备纪录片《流金岁月》的拍摄,电影频道主持人潘奕霖到华东医院探望王丹凤、秦怡等老一辈艺术家。探望过程中,他曾想用手机给王丹凤拍照,但是被她警觉地拒绝了。“你能感受到,她对拍摄条件还是有严格要求的。”潘奕霖说。虽然非常想和心目中的偶像有一张合影,但是最终,他还是尊重了老人家的意愿。

按照原计划,关于王丹凤的纪录片拍摄将会在2018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进行。然而,王丹凤的逝世,使这一切都成为了遗憾。

纪录性艺术片《向阳花开》剧照

“一生都在选对”

在中国银幕史上,王丹凤留下的最广为人知的形象,是《护士日記》里的简素华、《女理发师》里的华家芳,以及《桃花扇》中的李香君。

香港歌星罗文说:“我从前在广州念小学的时候,班上分成两派,一派迷王丹凤,另一派迷王晓棠。我是王丹凤迷,我的偶像就是王丹凤。凡是她演的电影,如《护士日记》《海魂》《家》等,我是上映一部看一部,《护士日记》我看了三遍,那首插曲《小燕子》我都背出来了,至今还能从头到尾唱下来。”

事实上,王丹凤一生从影40余年,共创造了将近60个银幕形象。她的电影生涯从1949年前上海孤岛时期、沦陷时期、战后国统区时期、香港商业片时期,一直贯穿到1949年后的“十七年电影时期”和80年代。电影生涯跨度时期之长、电影类型之多样,在中国女演员中比较少见。

“一般的女明星,可能只在某个时期很成功,而王丹凤的形象却在每一个电影历史时期都被观众所接受,都取得了成功。这非常罕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学研究室副主任李镇说。

王丹凤进入影坛,是在1941年,上海“孤岛时期”的末期。她原名王玉凤。1941年,少女王玉凤跟着邻居——演员舒丽娟去电影公司参观,被著名导演朱石麟发现,邀请她在电影《龙潭虎穴》中扮演一个倒茶的小丫头。朱石麟为她取了艺名“王丹凤”——“既响亮,又有意义。丹凤朝阳嘛”。

1942年,王丹凤在电影《新渔光曲》中饰演女主角渔家女,她的表演真挚而传神。因为相貌与周璇相似,被影界称为“小周璇”,名噪一时。

1942到1945年,王丹凤接连拍摄了《春》《秋》《红楼梦》《大富之家》《丹凤朝阳》等20余部影片,成为当时上海电影界拍片最多的女演员,有“高产女星”的称誉。在电影《红楼梦》中,她与昔日少女时期的偶像周璇合作出演,被人戏称为“粉丝逆袭”。她也是唯一一名接连饰演《家》《春》《秋》的女演员。

一直到1951年自香港回内地与未婚夫柳和清完婚之前,王丹凤共拍摄了40余部影片。

尽管被观众称为“小周璇”,王丹凤与周璇的命运却迥异。

1951年,王丹凤与未婚夫柳和清结为夫妻。柳和清的父亲是40年代上海滩国泰影业公司老板柳中亮。此后,二人携手60余年,一生感情顺利、家庭幸福。无论是王丹凤大红大紫,还是在“文革”中遭遇不公正待遇,柳和清都始终陪伴在她身边,不离不弃。正如他们婚礼上的誓言:“从今日起,不论祸福、富贵、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爱你,珍视你,直至死亡将我们分开。”

王丹凤一生没有绯闻传出。她曾对媒体说过:“我这一生,连男朋友都只交过一个。”

相比周璇情路坎坷的一生,王丹凤的人生无疑是圆满的。

电影《海魂》剧照

李镇认为,事实上,时代并没有特别厚待王丹凤。40年代的上海电影界,群星璀璨,王丹凤虽然美丽,但在胡蝶、周璇等巨星的光环下,她并不是最夺目的那颗。“1951年,王丹凤自香港回到内地,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早已人才济济,由于生产力有限,上银幕的机会非常难得,很多知名演员为了不被观众遗忘,甘愿‘跑龙套,王丹凤一度面临要重新寻找位置的窘境。”

然而,几年后,凭借自己的努力,王丹凤以《家》《护士日记》《海魂》重新夺回了自己在影坛上的位置。1962年的《女理发师》和1963年的《桃花扇》,则将她的演艺生涯推向了最高峰。

在李镇眼中,王丹凤“一生都在选对”;“很多生于乱世的女明星,在纷乱的诱惑和各种利益斗争中,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王丹凤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都作出正确的选择,无论是情感还是事业,这是极为难得的。”

对此,李镇将之归因于王丹凤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王丹凤出身小康,家庭完整,进入电影圈之前,已经接受了完整的中学教育,心智相对成熟。而周璇是孤儿出身,进入电影圈过早,又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在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往往无法做出理智的决定,也缺乏有力的支撑。

梁波罗也说:“王丹凤的家教非常严格。”

“真善美的化身”

在新中国的银幕上,王丹凤的美有一点特殊。

用曹可凡的话来讲,1949年前,她饰演的形象属于“悲旦”,大多是美丽、传统,又带点悲情的小家碧玉。

1949年以后,她饰演了很多积极、健康又深明大义的女性形象,比如《桃花扇》中的李香君。

李镇说,王丹凤对于时代的要求“心领神会”。

在李镇眼中,在1949~1966年的“十七年电影时期”,王丹凤在银幕上展现了中国女性活泼、优美的形象。而这一时期,其他女演员大多在饰演革命女性,对女性的主体意识、女性美的展示非常有限。

李镇说,王丹凤就是“十七年电影”中的“小清新”。“‘十七年电影中,很多演员饰演的角色过于有政治代表性,表意性、符号性过强,而王丹凤饰演的角色,大多是普通劳动者,没有大是大非,上升不到严重的意识形态层面。她的美没有攻击性,同时又能体现自己的个性,表演也非常生活化。”李镇认为,或许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后来的“文革”时期,王丹凤才没有遭受到极端的冲击。

曹可凡认为,事实上,相比1949年前,王丹凤在1949年后的戏路得到了拓宽。她1949年后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深入人心。《女理发师》得以让王丹凤展露了自己的喜剧才华;《桃花扇》则成为她演艺生涯的一个高峰。

“王丹凤在《桃花扇》中的表演非常真切,无论是古装扮相,还是内心对角色的把握,都非常完美。”李镇说。

曾与王丹凤共事于海燕电影制片厂的梁波罗,并不同意世人对王丹凤“美貌大于演技”的印象。他认为,王丹凤在演艺生涯上的成功,绝不仅仅靠美貌赢得。王丹凤的成功,是“美貌与演技并重”的结果。

生前,王丹凤曾多次提到,自己的表演诀窍,是“深入生活”。当年,为了演好“女理发师”的角色,她到南京路上一家理发店体验生活。后来,门口等她理发的顾客排起了长队,她也认认真真地接待顾客。

梁波罗还记得,2017年7月22日,上影演员剧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庆祝“八一”建军节排演了一臺节目。第二场演出结束后,王丹凤坐着轮椅到舞台上跟观众见面。那一次,她依然在鼓励后辈演员:“要多深入生活。”

生活中的王丹凤,认真、谦逊,平易近人。

演员杨在葆曾经这样评论王丹凤:“上海的演员中,王丹凤是事儿最少的。”当时,闻者喝彩。

王丹凤与女儿

5月4日,西影集团举行了一场小型的王丹凤追思会,参与者是1961年参与《桃花扇》拍摄的工作人员。曾剪辑过《桃花扇》《丝路花雨》《野山》《神鞭》《古今大战秦俑情》等故事片的国家一级剪辑师薛效强今年已经83岁,在他的回忆中,1961年,王丹凤在杭州拍摄《桃花扇》外景,住在招待所,晚饭后,组里同事们都去西湖边纳凉,王丹凤仍坐在屋里看剧本,热得汗流浃背。而一些粗重活,王丹凤也和大家一起做。“每次出去拍戏,全组人员都要装车卸车,她也帮着拿东西。出去拍戏,她和大家一样乘大汽车。我们住在招待所,女同事主动打扫厕所,王丹凤也和我们一起用脸盆冲厕所。”薛效强回忆。

2017年,参加《可凡倾听》节目录制时,演员孙俪在节目中与王丹凤互动。曹可凡对王丹凤说:“王老师,这是孙俪,人家讲她长得有点像您。”听力已经不太好的王丹凤立刻回复:“哪里,她漂亮。”

80年代,息影后的王丹凤与丈夫移居香港。在香港,他们开了一家叫作“功德林”的素食餐厅。曹可凡说,谈起经营之道,王丹凤说,他们的信条是“诚信”。

曹可凡透露,在香港时,王丹凤夫妇与许多艺术家都有来往。有时这些艺术家经济上遭遇了困难,王丹凤夫妇就会用比较高的价格购买他们的作品。既帮助了对方,又成全了对方的面子。林风眠就是他们帮助过的一位。

梁波罗记得,当年物资匮乏的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非蓝即黑,而王丹凤总是会在非蓝即黑的服装上点缀鲜艳的绒线假领,令人眼前一亮。

老年的王丹凤,服装却不喜欢大红大绿,偏爱蓝灰。2017年在上海电影节领取“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时”,她选择了银色晚装,配上一头银发,别具耄耋之年的风采。

“她外表光鲜亮丽,骨子里却很保守和传统。为人处世循规蹈矩,十分低调谦和。”梁波罗说,“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猜你喜欢

周璇桃花扇
敬德出山
孔聘之《桃花扇》與史實并未乖離考論
“金嗓子”周璇:绚烂中的凄凉
角色、身份与仪式功能:老赞礼与《桃花扇》的叙事时空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孔尚任《桃花扇》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民国大美女周旋为什么疯了
永远的“夜上海”
——周璇逝世甲子祭
金嗓子周璇,三个男人带来的一生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