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型HPV载量和宫颈癌前病变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

2018-05-18邓潇陶玉玲熊隆

江西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载量高级别危型

邓潇 ,陶玉玲 ,熊隆

(1、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2、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保科;3、新建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德国科学家Hausen博士因发现HPV是导致宫颈癌的病因,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宫颈癌在中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2]。随着子宫颈癌筛查工作的普及,宫颈癌前病变得到了早期诊断和合理有效的早期干预。2015年美国癌症协会发表的癌症筛查指南综述中,推荐HPV检测联合细胞学筛查(co-testing)作为宫颈癌筛查首选方法[3]。目前,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能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已达成了普遍共识,然而,对于高危型HPV载量水平与宫颈病变间的关系尚存在争议。为探讨高危型HPV载量水平和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我们对300例单纯高危型HPV阳性女性,进行为期2年的前瞻性研究,对随访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行宫颈癌联合筛查,其中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而高危型HPV-DNA阳性 (阴道镜检查未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女性300例为研究组,以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及门诊行宫颈癌联合筛查,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HPVDNA均无异常的女性100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范围均为21-65岁,研究组平均年龄 (38.09±11.9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6.69±11.10)岁。 纳入标准包括:有性行为史;筛查时未怀孕;无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和子宫切除史。根据初始高危HPV病毒载量水平对研究组进行分组,分为低载量组(1-9.99pg/ml)、中载量组(10-99.99pg/ml)、高载量组(100-999.99pg/ml)、极高载量组(≥1000pg/ml)。研究组每组75例。全部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随访每年1次,随访内容包括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检查。随访过程中,加强对研究组的健康指导,如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不洁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但未采用任何药物进行抗HPV治疗。

1.2 HPV-DNA检测 充分暴露宫颈阴道部,用棉球轻轻蘸去过多的黏液;用HPV取样器尖端置入子宫颈口,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少6-8周,以保证收集足够量的宫颈管内脱落细胞;取样后将取样器立即放入HPV保存瓶中。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 (HC2)对宫颈脱落细胞行HPV-DNA半定量检测。该方法可一次性检测出13种已确认的致癌基因型高危HPV-DNA。判读及评估标准:以每份样本的检测值相对发光单位 (relative luminous unit,RLU)与专用试剂盒中HPV DNA阳性对照临界值(cut off,CO)的比值(RLU/CO)表示子宫颈组织细胞HPV DNA的载量,如RLU/CO≥1.0,则表示每毫升标本中HPV DNA的含量≥1.0pg,结果为阳性;反之,结果为阴性。

1.3 液基细胞学检查 在月经干净至少3d,并且3天内无性生活及阴道用药者,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采用美国CYTYC公司生产的新柏式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由专科细胞病理医生镜检,报告采用2001年修订的TBS报告系统。

1.4 阴道镜检查 标本取材均在阴道镜指引下进行,如有异常,自异常区域多点取材或宫颈管搔刮术。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正常或炎症;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按轻、中、重分为3级:CINⅠ、CINⅡ、CINⅢ,CINⅠ称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因CINⅡ、CINⅢ(含原位癌)的临床处理相似,两者合称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以下简称CINⅡ+)。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Ⅰ以上者(含CINⅠ)定义为组织学阳性,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或正常定义为组织学阴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高危HPV载量水平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等级相关系数以rs表示,对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转归情况 经两年的随访,低载量组累积65例病毒清除,10例病毒持续存在;中载量组累积59例病毒清除,16例病毒持续存在;高载量组累积59例病毒清除,16例病毒持续存在;极高载量组累积56例清除,19例病毒持续存在;高危型HPV累积清除率79.67%。

2.2 宫颈病变发病情况 经两年的随访,对照组有4例CINⅠ发生,经检查发现这4例均有低危型HPV感染;低载量组累积发现4例CINⅠ,3例CINⅡ+;中载量组累积发现6例CINⅠ,8例CINⅡ+;高载量组累积发现9例CINⅠ,7例CINⅡ+;极高载量组累积发现15例CINⅠ,9例CINⅡ+;研究组总计2年内累积发现34例CINⅠ,25例CINⅡ+,这59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均为高危HPV持续感染。经spearman相关分析,在研究组内,各载量组间的初始高危HPV载量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rs=0.106,P>0.05)。见表 1。

表1 各载量组的宫颈病变发病情况

2.3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组织学阳性率比较 经两年随访,对照组有4例CINⅠ发生,组织学阳性率是4.0%(4/100);研究组有31例CINⅠ发生,26例CINⅡ+发生,组织学阳性率是19.0%(57/300),经统计分析,研究组(HPV阳性组)的组织学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的组织学阳性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7,P<0.05)。 见表 2。

表2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组织学阳性率比较

2.4 各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病率比较 低载量组CINⅡ+的累积发病率是5.33%(4/75),中载量组CINⅡ+的累积发病率为10.67%(8/75),高载量组CINⅡ+的累积发病率是9.33%(7/75),极高载量组CINⅡ+的累积发病率是9.33%(7/75)。经统计分析,各组间的CINⅡ+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5 不同年龄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病率比较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9,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病率比较

3 讨论

3.1 HPV的转归 HPV是一组双股DNA病毒,目前确定的HPV型别约有110余种,其中约20种与肿瘤相关。依据HPV型别与癌发生危险性的高低分为低危型HPV与高危型HPV。研究表明,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最终导致了宫颈癌的发生[4]。当机体感染HPV,病毒基因可整合到宫颈细胞,或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加以清除,或感染持续存在,发生细胞增生,异型性变,发展为CIN及宫颈癌。有研究表明,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发生宫颈癌及CIN的相对危险度达250[5]。目前,针对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转阴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6]。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宫颈高级别病变,通过切除病灶的方法来清除病毒。物理治疗主要针对宫颈低级别病变,亦是利用物理手段损毁宫颈表层上皮组织,去除病灶的同时清除病灶中感染的HPV。而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调节局部免疫来对抗病毒感染,传统中药在治疗持续高危HPV感染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袁飞燕等[7]研究表明,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的临床效果较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此外,治疗性的疫苗也在临床研发当中。但是,药物治疗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本研究在设计之初,就决定不使用药物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合理调整感染者的生活方式。王凤文等[8]研究发现,对液基细胞学正常HPV阳性的女性进行随访,随访至24个月,HR-HPV的消退率达到73.30%,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显示,经过2年的时间,高危型HPV的累积清除率达78.67%,因此我们认为,大部分HPV感染者都是一过性感染,不采用药物干预,也可以自我清除,只有少部分发展成为持续感染。

3.2 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 目前,对于HPV病毒载量水平与宫颈癌前病变间的关系尚存在着争议,赵方辉等[9]认为子宫颈高危HPV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级别、CIN 2+患病率高度相关;而杨亮亮等[10]则认为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不明显。本研究采用TCT和HPV-DNA联合检测的方法筛查出单纯HPV感染人群,对其进行随访、观察,以了解初始高危型HPV载量对宫颈病变发生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初始高危HPV载量水平和后续的宫颈病变发生的等级无明显相关性,且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病率在各载量组间无明显差异。分析原因,我们认为患者的HPV载量水平与取样时的宫颈细胞量以及患者的免疫状态相关,一旦患者体内的HPV被清除,就不易发生宫颈病变。同时宫颈病变的发生与HPV的持续感染状态有关,一旦HPV感染发展成持续感染,就容易演变为宫颈病变。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宫颈病变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高危型HPV的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还显示,35岁以上组的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病率高于35岁以下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35岁以上组的免疫下降,对病毒的清除力减弱,导致HPV的持续感染者增多并最终导致了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病率高于35岁以下组。

总之,我们的研究发现初始高危型HPV病毒载量水平和宫颈病变的等级间无明显相关,但HPV的持续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年龄因素影响了HPV感染者的免疫状态及病情转归。因此,高危HPV持续感染的长期管理非常重要,同时本研究亦存在样本数量偏小的问题,我们今后将在扩大样本数量基础上进行更大人群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乔友林,张林琦.人乳头瘤病毒引起子宫颈癌机理和人免疫缺陷病毒的发现.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评述.中国科学院2009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2-119.

[2]吴斌,于晓红.HPV与宫颈腺癌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15,50(2):180-182.

[3]Smith RA,Manassaram Baptiste D,Brooks D,etal.Cancer scree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2015:a review of Current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s and Current Issues in Cancer Screening[J].CA Cancer J Clin,2015,65(1):30-54.

[4]Franco EL.Persistent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risk:is the scientific rationale for changing the screening paradigm enough?[J].J Natl cancer Inst,20l0,102(19):1451-1453.

[5]Ferenczy A,Franco E.Persist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cervical neoplasia[J].Lancet Oncol,2002,3(1):11.

[6]王永红.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转阴对策[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3):255-259.

[7]袁飞燕,邱建国,李丽娟,等.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持续感染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6,51(3):209-211.

[8]王凤文,林杨,崔满华.TCT检查正常妇女HPV的消退规律及其与 CIN 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493-5495.

[9]赵方辉,胡尚英,王少明,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7):565-570.

[10]杨亮亮,朱义保.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4):282-284.

猜你喜欢

载量高级别危型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