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2018-05-18曹伟清
曹伟清
2017年太仓市组织申报了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市以稻麦作物为主要对象,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机械化还田为粮食生产重点环节,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重点突破机械化种植、粮食产地烘干和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1 项目完成情况
示范区位于太仓市璜泾镇西北面,由璜泾镇雅鹿村、杨漕村、孟河村三个自然村组成。2017年,示范区小麦种植面积647.7hm2,水稻种植面积763.7hm2,机收率为100%。主推技术:用联合收割机将麦秸秆切碎匀抛后,再旋耕还田;用联合收割机将稻秸秆切碎匀抛后,复式作业(施肥、旋耕、播种、覆土、开沟、镇压),完成小麦机条播。
1.1 示范区建设情况
在雅鹿村建设试验培训基地1个,面积20hm2,开展水稻育插秧技术培训等农机培训9场次,累计培训人员386人次;在璜泾现代农业园区建立基层农机科技专家服务站1个,专家驻点服务112天。对接服务雅新、杨漕、惠其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杨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成拥有10台(套)烘干设备的烘干中心,麦收期间已投入使用。示范区耕整、栽插、收获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植保、烘干、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5%、86%、100%。
1.2 示范区技术推广情况
市农机部门与农艺部门协调,在示范区内引进种植优质水稻品种,示范推广以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还田作业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水稻机插化除和高地隙植保为主的机械化植保技术及稻麦低温烘干技术,编制了适合当地生产实际需求的《水稻工厂化基质育插秧技术流程图》,编写了适合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机具选配方案与作业规范,总结形成太仓水稻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模式。
2 组织措施
2.1 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为市农委分管副主任,技术工作组组长为市农机推广站站长。
2.2 出台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加快示范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市农机推广站结合项目实施要求,出台了《太仓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和《2017年太仓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区项目实施关键环节农机作业补贴(秸秆粉碎、自走式高地隙喷杆植保)实施细则》。
2.3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在示范区召开现场观摩会、专家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以及在全市范围举办技术培训等形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技术示范推广面。
2.4 优化运行机制
项目组采用“1+1+3”运行机制,即1个项目领导小组+1个专家服务站+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由项目领导小组审核技术示范方案;由专家服务站负责技术示范措施的落实,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与技术培训会;由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示范措施的实施。真正实现技术示范措施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
3 思考与建议
3.1 思考
(1)示范区建设不仅推动了示范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而且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大大提升了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了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的步伐。
(2)在规模化水稻种植中,要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率,离不开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的支撑。示范区实行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能够达到省力、节能、省药、节本、提高生产率、增产增收的多重目的,所形成的技术模式适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3.2 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农惠农政策应重点向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倾斜,进一步完善购机及相关作业补贴政策体系,合理分配购机补贴资金。
(2)规范农机合作组织建设。随着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机具保有量逐年上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亟待加强。应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机合作组织生产经营水平,引导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3)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专业服务型人才培育力度,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产前、产中、产后农机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