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
2018-05-18杨宾龙邹响文
杨宾龙 邹响文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各类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培育和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新机制,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邳州市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1.1 农机专业合作社概况
2016年,邳州市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75家,社员7858人。共有机具9429台(套),其中大中拖924台(套)、联合收割机1617台(套)、高速插秧机233台(套)、其他大型农机具139台(套),总资产21690万元。2016年合作社参与本地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面积达240.68khm2,到外地开展跨区收割作业面积达90.33khm2。“十二五”期间,全市先后创建星级农机合作社1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10家。“十三五”初,该市已有省示范农机合作社11家、市示范农机合作社3家。
1.2 农机专业合作社类型(详见表1)
表1 邳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分类
1.3 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
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模式有现场对接式作业、订单式作业、半托管作业、土地流转承包作业等。近年来,订单式作业、半托管作业和土地流转承包作业服务模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现场随机作业的占比逐年下降。2016年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本地当年机耕面积95.4khm2,秸秆还田面积32.78khm2,机播面积52.16khm2,机收面积61.54khm2,机植保面积54.46khm2,占比分别为57.2%、44.7%、48.5%、51.57%、42.1%。农机合作社年总收入合计14970万元,其中本地机耕收入5009万元、秸秆还田收入1229万元、机播(机插秧)收入5476万元、机植保收入2450万元、机收收入5544万元,跨区作业经营性收入8130万元。2016年邳州市有代表性的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见表2。
2 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做法
2.1 明确创办主体,搞好宣传发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对农机化服务的需求和依赖性越来越强,为农机合作社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为此,从2009年起,邳州市就开始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发动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1)利用媒体搞好宣传。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持续不断宣传开展农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好处,调动农机大户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2)利用典型搞好宣传。举办培训班、农机合作社创办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现身说法,通过典型带动,促进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深入乡镇搞好宣传。农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具有地域特点,农机大户和初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需要依靠镇政府村委会来开拓市场、开展业务。为此,市农机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摸清镇域农机化水平、农机服务现状,通过召开会议、走访谈心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推动农机大户、村组干部、致富能人等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人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
2.2 做好管理服务,促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经营效益。只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良性健康发展。
(1)加强培训。针对合作社理事长、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机手的不同知识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理事长的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农机手的机具操作能力。仅2016年就举办各类培训班31次,极大地提高了农机合作社社员的知识水平。
超声波是诊断骨盆内脏器病变最佳的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输卵管癌特点:①附件区腊肠型或不规则肿物,囊性伴乳头状回声;②附件区卵巢形态完整;③附件区实性回声内血流阻力指数降低[4]。超声检查在原发性输卵管癌肉瘤与其他输卵管、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缺乏特异性。CT和MRI在判断输卵管周围脏器的浸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指导选择手术方式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MRI在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方面比CT更有优势。
(2)严格规范化管理。市农机局出台了《邳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印发了《农机合作共赢文件摘要》,帮助农机合作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财务、机务管理和维修管理等制度,以规范化建设为社会化服务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目前,全市通过规范化建设验收的农机合作社有86家。
表2 2016年邳州市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
(3)扩大服务规模,拓宽服务领域。一是在服务规模上求突破,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拓展业务,扩大经营规模化。二是在服务领域上求突破,在机具、技术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引导农机合作社由提供单项作业服务向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方向发展。三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求突破。统一作业标准,不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质量。
2.3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机合作社做强做大
近几年,为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1)购机补贴资金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全力支持合作社购买机具。自2009年至今,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共购置各类机具5300余台(套),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量占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量的47%。
(2)给予专项扶持资金。近年来,为推动玉米、水稻、秸秆还田等工作开展,市政府先后拿出近21000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和作业补贴,其中,70%的资金都投向了农机专业合作社。
(3)扶持机库建设。2009年以来,全市共争取上级农机合作社机库建设项目31个,争取机库建设资金750万元。
(4)其他项目资金扶持。市财政、农委、农工办等部门也全力支持合作社发展,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高产创建、科技入户、阳光培训等项目大都投向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的聚集和资金的投入,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资产迅速扩张。据初步统计,全市17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资产总额达21690万元,其中各类扶持资金累计达5704万元,在合作社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约为26.3%。
3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经营规模小,实力弱
虽然该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量已达175家,但农机专业合作社常年就业人数仅有1750人,平均每个合作社10人。农机合作社年作业面积在1333.33hm2(2万亩)以上的有39家,占26.7%;年作业面积在1333.33hm2(2万亩)以下的有107家,占73.3%。从资产数量看,资产总值在300万元以下的有144家,占农机合作社总数的82.3%。从运营情况来看,建设标准机库超过400m2,机具齐全、管理规范的合作社仅有26家,占合作社总数的14.9%。合作社的总体实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
3.2 服务领域不宽,综合发展能力不强
3.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机库建设难以满足机具存放需要。全市仅有26家农机合作社建有标准化机库,总库容27800m2,库场26740m2,难以满足机具停放、维护需要。农机合作社机具大都停在家前园后搭建的简陋场棚里或直接露天存放,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坏。二是机耕道路难以满足作业需要。全市绝大部分机耕道路都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后机耕道路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原有机耕道路的维护也越来越少,大部分机耕道路都狭窄不平,导致大型机具难以通行。三是经营场地难以满足生产需要。随着农机合作社服务规模的快速扩张,流转土地势头强劲,合作社经营场地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扶持政策上有如下几方面待完善:一是扶持政策分散。目前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主要出自于农机、农委、农工办、财政等部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形成政策合力。二是扶持资金规模小。2009年至今,全市农机合作社共争取各类机库专项扶持资金750万元,资金规模小,扶持效果差。三是政策权威性低。目前,针对农机合作社的各项扶持政策均为部门出台的文件,还没有上升到政府层面。
3.4 运营遇到瓶颈,缺乏应对措施
一是用地瓶颈。机库、烘干库建设和经营场地指标缺乏,已成为邳州市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最大瓶颈。二是资金瓶颈。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都是通过农户带机入股和自有资金入股方式组成,合作社经营发展资金短缺。虽然近几年国家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但单机补贴额度不大,而大型农业机械价格高,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小,严重制约农机合作社资产购置和扩张。三是土地碎片化成为农机合作社发展的 “限速牌”。目前全市农机合作社机具逐渐向大型化发展,而农户家庭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连片规模作业,机具在作业过程中需要频繁转场,作业效率低,制约了合作社发展。
4 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工作思路
4.1 明确目标,科学规划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力量。随着农业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机械化也逐步向专业化、合作化、规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农机化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全程机械化这一主线,落实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按照“高起点培育、高标准建设、市场化经营、规范化发展”的要求,采取“政策引导、产业带动、跟进服务、合理布局”的措施,着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4.2 激发内生动力,健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合作社法人治理机制。依法制定合作社章程,建立合作社法人治理机制,明确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理事长、监事会各自的权力和义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合作社依法高效运行。
(2)建立健全以资产和服务为主要依据的经营管理分配机制。合作社必须统一经营、统一调配机具、统一开展服务。必须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统一化、民主化、制度化、高效化。合作社分配应以产权和服务为基本依据,按照资产份额和实际贡献量进行分配,充分体现多投多得、多劳多得。合作社成员要风险共担。
(3)抓好培训和交流。抓好合作社各级人员业务培训,重点抓好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合作社理事长之间交流学习,着力提升合作社开拓市场、同业联合、降本增效的能力。
(4)建立农机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制度。随着农机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日常运营、财务管理等难度越来越大,必须聘请懂业务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参与管理,提升农机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机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4.3 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助推合力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应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政府决策和工作部署中的位置。要明确发展规划、明确扶持政策、明确资金来源,形成切实可行的综合性扶持政策。
(2)加强部门协作。整合利用政府相关部门现有的项目、资金,全力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3)将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列入市镇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在发展规划、政绩考核、工作部署、提供组织化服务、检查调度等方面提高对农机专业合作社重视程度。
4.4 抓住关键环节,破解制约瓶颈
(1)破解土地制约瓶颈。主要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库建设和经营用地问题。要从制度上提供依据和保障,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用地需求。
(2)破解资金制约瓶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社建设,为合作社提供贷款、融资担保服务,共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资产扩张。
(3)破解土地零散制约瓶颈。作为农业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必须解决土地的规模化和农民组织化问题,可采用流转土地经营权和参股经营形式,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解决土地分散经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