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优步遭性骚扰,今后可直接起诉了

2018-05-17温燕高文宇

环球时报 2018-05-17
关键词:性暴力优步网约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温燕 本报特约记者 高文宇

当地时间15日,美国网约车平台优步宣布取消涉性案件的强制性仲裁条款,为网约车性侵受害者开展更有效的维权奠定重要基础。在网约车平台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一些“致命”缺陷也日益暴露:平台政策不友好、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女乘客和女司机的安全及尊严得不到保障等,几乎已成为这一行业的通病。就在国内“空姐乘顺风车遇害”这一恶性案件引发激烈讨论的同时,优步公司也因多宗性暴力案件面临巨大的法律挑战。重压之下,国内外网约车平台先后颁布整改措施,试图挽回品牌声誉。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5日报道,根据优步公司当天颁布的一项新规,使用美国优步出行服务的司机与乘客,今后可就强奸、性侵犯以及性骚扰等恶劣行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行为不会受到该公司的强制性仲裁以及相关保密条款约束。此前,受害人只能在保密协议约束下通过仲裁方式私下解决各类投诉纠纷,且不能公开案件并向法院公开提起诉讼。不过优步公司强调,相关政策变动仅适用于在美国本土的经营范围,且仅对涉及性暴力的事件有效。不仅如此,新政策还仅支持个体诉讼,并不支持受害者发起集体诉讼。15日当天,优步的竞争对手、美国交通网络公司“来福车”也很快出台类似新规。不少法律专家认为,优步此举是“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但也有批评人士认为,优步仍阻挠集体诉讼使其显得对“做出有意义的变革”缺乏诚意。据悉,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前不久受理了9名优步女乘客的集体诉讼,却遭到优步公司不平等协议的“打压”,这令优步遭到舆论猛批。如今,9名原告仍然需要分别对优步提起诉讼。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强制性仲裁条款被美国高科技企业普遍采用,该类条款既针对公司雇员、同时也潜藏在长篇累牍的用户服务协议中,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从公司利益出发,该类条款能帮助企业有效且低成本地解决纠纷,但从受害者的角度上看,这类条文无异于“霸王条款”或“封口协议”,会令受害人在维权时陷入被动局面。仲裁案的受理程序较为简单,仲裁人也无须遵循民事诉讼案中的相关规定,且原告方一旦败诉很难继续上诉。

近一年以来,优步网约车平台频繁爆出性暴力事件——或为男司机骚扰女乘客、或为男乘客骚扰女司机,部分不良从业者已经潜藏多年且作案累累。2017年年底,美国54岁的优步司机桑切斯被判入狱80年,针对他的涉性指控竟高达30余起。据调查,这位“色魔司机”早就是一位强奸惯犯,擅长使用迷药,也曾对醉酒的女性下手。在他的受害人当中,甚至还包括未成年人。CNN在4月底发布的一篇调查报道披露,类似桑切斯这样的危险从业者在优步网约车平台绝非个案:过去4年间,存在性侵前科的美国优步司机至少有103人,这些人或曾被捕、或被通缉、或尚未摆脱官司。舆论认为优步平台登记的“问题司机”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而该公司此前从未公布在网约车服务中发生的涉性暴力案件数量。此次除了允许公开起诉,优步还承诺将提高透明度,公布有关网约车服务中性骚扰和性侵投诉的数量。

今年4月,优步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科斯罗萨西对媒体表示,打击猖獗的网约车性骚扰问题已成为该公司现阶段的“头等要务”。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具体阐述了应对计划:如对平台司机重新进行背景审核并建立年审制度,在手机约车程序中增加“安全中心”功能区,新增功能包括“一键紧急报警”和“指派紧急联络人”等等。据介绍,在触发“一键报警”后,911接线员可直接获取报警人的实时位置。乘客乘坐优步出租车时,系统还将把行程信息实时发送给最多5名乘客信任的联系人。▲

猜你喜欢

性暴力优步网约
500多名女乘客集体起诉优步
网约车:B2C与C2C的模式之争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网约工困局
“网约工”身份困扰
优步是出租车
什么吸引了优步司机?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超三成在校大学生曾遭性暴力或性骚扰
“荡妇”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