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2018-05-17孙晓洁
孙晓洁
(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烟台 265711)
正常人1天的血压节律呈双峰双谷,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发生改变,正常节律消失。这种变异性即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性的改变会影响人体功能的自我调节,影响相应器官功能,从而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1-2]。本文便对110例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其血压变异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表1 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表1 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组别 n 性别(例) 年龄/岁 体质指数m2/kg 高血压病程男女A组 59 35 24 76.23±6.44 23.15±1.21 9.24±1.89 B组 51 30 21 74.87±6.83 23.58±1.34 9.48±1.28统计值 χ2=0.003 t=1.07 t=-1.76 t=-0.79 P值 0.96>0.05 0.29>0.05 0.08>0.05 0.43>0.05
表2 两组动态血压变化对比(±s)
表2 两组动态血压变化对比(±s)
组别 例数 24 h SBP 24 h DBP 日间SBP 日间DBP 夜间SBP 夜间DBP A组 59 155±13 89±7 166±17 92±9 147±19 89±12 B组 51 134±12 83±9 142±14 85±9 131±16 79±9 t值 - 8.80 3.86 8.12 3.06 4.79 4.98 P值 -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我院11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纳入标准:年龄>65岁,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冠心病;其他类型的脑梗死、脑出血;严重心肾功能障碍。本探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所有患者均签署临床试验的知情同意书。根据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颅脑CT、MRI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有59例(A组),其余51例组成B组。患者详细资料对比见表1,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检测内容。血压:采用里斯特24 h动态血压仪对患者进行检测,记录下患者的舒张压(DBP)以及收缩压(SBP),白天早7:00至晚22:00每隔0.5 h记录1次,其他时间每隔1 h监测1次。动态血压仪DBP的有效区间为25~160 mm Hg,SBP的有效区间为60~250 mm Hg,注意记录的血压值应该在有效区间内,如果出现超出有效区间,则其次数不应超出总记录次数的80%。
根据动态血压仪记录的资料分别计算24 h SBP、DBP,日间SBP、DBP,夜间SBP、DBP,收缩压标准差(SSD),舒张压标准差(DSD),收缩压变异性(SBPV)=SSD/24 h SBP×100%,舒张压变异性(DBPV)=DSD/24 h DBP×100%。
1.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24 h SBP、DBP,日间SBP、DBP,夜间SBP、DBP,收缩压标准差(SSD),舒张压标准差(DSD),收缩压变异性(SBPV),舒张压变异性(DBPV)。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测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值<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动态血压变化对比:见表2。A组患者的24 h SBP、24 h DBP、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血压变异性对比:见表3。A组的SSD、 DSD 、SBPV、DBPV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血压变异性对比(±s)
表3 两组血压变异性对比(±s)
组别 例数 SSD(mm Hg)DSD(mm Hg) SBPV DBPV A组 59 17±5 12±3 12.58±1.64 16.57±3.48 B组 51 11±3 9±3 8.34±1.84 11.28±2.67 t值 - 7.74 5.23 12.67 9.01 P值 - <0.01 <0.01 <0.01 <0.01
3 讨 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可占到90%[3]。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展,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长期的血压升高不仅会损害肾、心、脑等器官功能,还会造成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控制血压成为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前提[4]。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发生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升高有关[5]。早期高血压患者并不一定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但其正常的血压节律消失,血压变异性增大[6]。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比偶测血压更能反映患者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及脑卒中更加有意义。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值增高,可引起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是血管内皮组织受到损伤,从而损害器官功能[7]。对于老年人来说,血压变异性增大可造成颅内微小血管病变,加上原本其随年龄增长导致的退行性病变,更容易引起交感神经中枢异常、压力反射敏感性下降、神经激素水平异常等,进一步导致血压异常。近期,一些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就是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8]。本研究也表明,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其24 h SBP、24 h DBP、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均明显高于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其血压变异性也显著升高。
综上所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血压变异性可以作为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意外风险以及脑卒中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怡希,李为民.血压变异性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7):570-572.
[2] 邱萌,朱昀,张福春.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2):136-139.
[3] Magdás A,Belényi B,Gaburoi A,et al.The Importance of Home Versus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Hypertension[J].Acta Med Marisien,2016,62(2):239-242.
[4] 焦坤,冯玉宝,苏平.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5):518-520.
[5] 徐南飞,周琛斐,徐德恩,等.不同分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5):351-354.
[6] Ciobanu DM,Bala CG,Veresiu IA,et al.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type 2 diabetes and control subjects[J].Rev Romana Med Lab,2016,24(1):65-74.
[7] 王晏雯,刘小利,王俊俊,等.长时血压变异性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2):142-146.
[8] 梁迎接,李转珍,范硕宁,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