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培训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8-05-16黄洁薇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5期
关键词:培训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具体措施

黄洁薇

摘要: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破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种地“后继无人”问题的有效措施,是使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举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是使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创新招生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项目管理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创新;具体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篇章中谈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训好新型农民,才能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民增收增富,才能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创新新型农民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实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一、创新招生模式

在学员招生方面,我们根据学员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学习特点和规律,一切以方便学员、实惠学员为出发点,培训机构深入推进送教下乡模式,实行集中培训和分户指导相结合,实现培育方式与培训对象对接。把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就近办学,做到“每乡一班”或“每村一班”,每个班的人数原则上要求30人以上70人以下。通过就近办学,使学员能够做到学习农事两不误,大大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一)宣传到位

积极宣传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相关优惠政策,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成败。为此,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多个乡镇、多个村屯进行宣传,制定招生简章,及时准确地宣传政策,营造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氛围,让农民了解到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及项目的意义,激发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对象明确

按照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环江县把招生对象明确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經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采取农民自愿的方式,做到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优先。

(三)招生条件明确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且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培育对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热爱农业、有志务农、身体健康。

2、年龄原则上在6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3、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收入主要来自农业。

5、具备初中(含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调查摸底,建立培育资源信息库

深入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村、屯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调查摸底,把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产业及规模等信息登记造册,掌握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状况,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

新的招生模式,使大批“有文化、懂技术、擅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加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队伍,和以往相比,生源的素质便会有所提高。

二、创新教学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与以前的阳光工程培训不同,它是阳光工程项目的升级版。因此,在教学方法手段和师资配备上都要创新。在对学员的培育工作中,要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进而增强学员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创业能力,以提高其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标,使他们成为从事现代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过去探索的基础上,加强和创新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对传统培训方式的改进,要解决单一的传统培训方式,在面对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上,既要端正学员学习的态度,又要激发学员的热情。采取分段安排课程,加强与参训学员的互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实行分类型、分产业、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农民田间实践技能操作,组织学员对技术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例如班级组织学员分成学习小组,由教师课堂出实训思考题,学员到时田间、果园、蚕房、养殖场实物观察对照,采样到课堂根据教师授课内容、图书和学员生产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把答案用软笔写在大白纸上,由小组选派一名学员上讲台解答,与全班学员共同分享,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作正确解答。通过利用培训、考察、讨论、实训等各种手段,达到促使学员更新知识的目的。

(一)授课教师职称起点高

应聘请省知名农业专家,农民土专家,选用本校授课教师,其中要有农业推广研究员和高级农艺师,这些教师都有多年的授课经验,有较高的知名度,会受农民欢迎。教学课堂达到“三个转变”,一是由坐着讲课变成站着讲课;二是由照稿讲课变成脱稿讲课;三是使用黑板教学变成多媒体教学。

(二)课程内容科技含量高

例如,教师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准备时间为3个月,重点讲解柑橘新品种选择、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产业链条拉长措施。使学员向市场要效益,向科技含量要效益,授课内容大量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柑橘生产技术,教师做到“三不讲”,即技术不成熟不讲、技术不先进不讲、技术不实用不讲。

(三)实训基地建设标准高。

整合培训资源,以区县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使学员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操作场地。让学员真正感受到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前景,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自身素质。

三、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一)组织管理明确

成立了由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政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局长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同时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要有固定办公室、固定电话、固定人员,配齐电脑、复印机等先进办公设备。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的全面组织实施管理,根据上级文件和通知,按要求报送台账、信息,总结材料,监督和管理好各培训班的培训质量,同时做好学员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班级管理制度明确

班主任为班级的第一负责人,日常培训、考察、实训由班主任具体负责组织、招集和通知。班主任要有学员通讯录,建立QQ群或微信群,经常与学员保持联系,开班期间,为保证出勤率,还可制定“四项制度”,要求各班严格执行,即:点名制度,每天点名1次;签到制度,每天签到1次;提问制度,每天提问10名学员;总结制度,每天班主任总结1次。

(三)档案管理制度明确

要求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模式化,严格按照省里档案规范进行分类管理归档,确保各类文档规范齐全,做到“七齐全”,即学员台账齐全、学员基本信息表齐全、学员签到表、考试卷齐全、身份证复印件齐全、影像资料齐全、学员通讯录齐全。

四、结论

农民培训模式不能总是保持不变,应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其动态发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培训内容的充分关注,另一方面体现为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目标。培训应创新模式,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悦.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J].北京农业,2015(36):185-186.

[2]朱奇彪.进一步推进杭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J].杭州(周刊),2016(4):40-41.

[3]肖尤泽.什邡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6(1):48.

(作者单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中心推广站)

猜你喜欢

培训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具体措施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师徒帮带退役士兵“333”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
医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措施研究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