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2018-05-16刘旋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策略

刘旋

摘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断追求着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在建筑方面越发注重生态文明的建筑。所谓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就是指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满足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需要。因此,新时期的建筑设计必须重视生态文明方面的问题。本文即将从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技术以及提高建筑设计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深刻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策略

引言: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当今国际形势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上的需求,而建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因此为了顺应时代、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生态文明,从而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向。这不仅会提高建筑水平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利于中国更快、更稳地走向世界。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

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化發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因此直到现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止境索取、对生态环境的过多干扰,导致地球上的许多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地球的生态平衡已经被打破。森林破坏、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都无不显示着人们对自然实施的罪行。当这些问题逐渐的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生存时,国家开始大力倡导任何发展都要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进行,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适应了人类回归大自然的需要。

从古至今,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又无时无刻不以自己的力量改变着自然,所以人和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从发展的观念来看,人应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不去破坏它。哪怕是社会得到进步,经济得到发展,都不能自以为可以脱离自然,作自然的主宰者。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经济的快速化发展,人们越来越被金钱至上的观念所影响开始产生巨大的压力。随之产生的就是无数的异化现象,例如城市病的出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需求矛盾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使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处于失衡和无序状态,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病几乎是所有国家城市化过程中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并不限于资本主义国家。然而生态环境通过塑造原始自然的部分形态,比如绿色植被的栽种,可以吸引人们,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舒适感。相关资料表明,绿色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同样,生态自然景观都有愉悦身心、调节情绪的贡献。

(三)有利于实现环境的保护

过去人们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的复合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城市垃圾、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现象,使环境破坏程度越来越大。同样,在如今“金钱至上”的社会里,部分城市普遍存在“发展只求规模、过于功利”的现象。所以它们缺乏长远规划,也不具备发展的眼光,背弃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理。比如我国南方湖北、江西等省由于其具有的大面积湖泊使它们成为了雨水汇集储存库。但是越来越多的的开发商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却盯上了市区中的湖泊所隐藏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规划部门的“土地财政”的短视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缺失,导致在其城市规划过程中大面积的湖区被填埋而改变了原有的排洪、减淤的功能。原先的地方却被用来建筑住宅小区、写字楼、商贸大厦等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工程。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将会改变这种现象,相反地,人们的环保意识会大大增强。通过这种设计,不仅会带动经济,还会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技术

(一)乡土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对建筑所在地的环境和地质情况有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对传统建筑中有益的部分加以利用。在建筑的布局和构造上使用相应的建筑手法,不需要高能源消耗的设备,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的同时,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二)对适宜技术进行利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总体设计理念是通过生态建筑来满足居住者的心理需求。比如马来西亚的建筑设计师Ken Yang从生物气候学理论出发,在建筑设计中利用了相关适宜技术,同时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能源做出了大胆尝试,以达到建筑物本身对能源的消耗,进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注意建筑的绿化设计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重建筑五个面上的绿化设计。建筑物的四面尽量要设计成凸凹台、窗空间,同时充分利用屋顶空间,保证建筑物五个面都是充满绿色的设计。每个面上都绿色植物进行修饰,比如建筑物四周地面乔木、灌木和花草有机结合的绿化。通过绿色来体现生态文明理念,让建筑物与生态文明融为一体。

三、提高建筑设计的策略

(一)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如今的城市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就是需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展开。因此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就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例如可以在地面上建立亲和自然的低层高密度建筑,也可以利用生态技术建立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还可以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和空中连接在一起成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建筑根据建筑地地面、地貌、地形等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二)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室内的精心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使生态建筑外部与大自然相呼应。比如室内设计一些可以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且能够调节湿气、调节人的情绪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获得好看的室内景观,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性。

(三)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生态建筑的设计应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类居住的心理需求”出发,保证设计的建筑空间的存在要与人的功能需求相适应,且更趋向于合理化、绿色化与生态化。同时具备良好的物理环境,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当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时候,让使用者与自然环境产生交流,最终真正享受到生态化、绿色化的生活。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不仅是国家为了发展而提出的要求,还是保证人类得以生存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设计必须处理好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基于生态文明的视域下,应用全新的技术,严格按照其要求的理念与规律进行设计,从而确保建筑设计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在满足当代人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促进了建筑设计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东彤.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智能城市,2018,4(20):24-25.

[2]刘泋彤.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97.

[3]何如.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3):78-79.

[4]钱昭叶,廖晓伟.探究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86.

[5]张晶晶.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79.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轻工设计院)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策略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