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2018-05-16刘绪涛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5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刘绪涛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之一,是建筑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原因是客观的,但只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检查,提高质量检查人员的责任心,积极及时地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处理混凝土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使工程的质量尽可能做到最好,从而消除工程中的隐患。本文对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混凝土建筑的建设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但由于建筑技术和质量监督的多方面的原因,住房建设中的问题也明显突出。房屋建筑的质量将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克服和防止这些质量问题是一个迫切的任务。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混凝土在房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为建筑施工中具体质量问题的预防提供参考。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的好坏,直接与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所指的混凝土缺陷,通常指其强度达不到要求,其次多为麻面、蜂窝等缺陷。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在施工中所有人员都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控制好混凝土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的全过程中,同时还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以确保其达到设计标准的配合比,同时做好混凝土坍落度和强度实验,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符合的标准。对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都是在浇筑后完成的,因此一旦强度达不到标准,则需要进行拆毁,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工程都较大,拆毁的工程量大,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施工中要严格控制质量,对于施工中的缺陷,应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以免到无法补救时造成大的损失。

3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3.1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3.1.1水泥的选用

水泥的水化热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罪魁祸首,因此,水泥的选用十分关键。大体积混凝土应该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比如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另外,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用量。采用低水化热水与降低水泥的用量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量,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上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可以有效的防止裂缝的产生。在具体的施工中,对于水泥的选用应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应该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大型厂家的水泥,进场后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对其抽样检验,不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得使用,通过此类措施的采取可以大大降低因为水泥本身因素所导致的开裂。

3.1.2骨料与外加剂的选择应用

在粗骨料的选择上,适宜选择温度线膨胀系数较小的石灰岩骨料,同时要求骨料包含的粉屑、泥量、有机物质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不能超过设计规定的数值,并且具有良好的级配,使混凝土能获得高强度、和易性好以及水泥用量低的效果。外加剂的选择应用上,可掺入一定量的缓凝减水剂,用以延迟水化热的释放速度并降低温度的峰值。

3.1.3粉煤灰的选用

粉煤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掺合料,它不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有利于混凝土的泵送施工;还可以起到替代部分水泥的作用,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对粉煤灰的选择中应注意细度以及粒度的选择,粉煤灰磨细加工应该要达到I级标准。但是对于有抗渗要求的地下室混凝土,在参入粉煤灰时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及试验确定,不得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因此在粉煤灰的选用中还应考虑到具体用途,不能盲目的进行选择。

3.2施工过程控制

3.2.1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拌合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生产出优质的新拌混凝土,后期施工控制才有意义,如果混凝土拌合出现问题也就会给后期的施工带来巨大的麻烦。首先,做好施工配合比换算。施工时,试验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料场砂石料的实际含水量情况将实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以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其次,配料必须准确。混凝土拌合时候,应该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配料计量误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再次,混凝土搅拌时间必须适当,不得过长、也不得太短。搅拌时间太长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离析,搅拌时间过短,则不能让拌合料充分拌匀,减水剂也不能生效。第四,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高温季节施工是可以在拌合水中添加冰块,以此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以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

3.2.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良好运输关系着质量的保证。因此在运输方面要采取相应的质量保护措施,采用符合混凝土特质的运输方式。时间对于混凝土的运输尤为重要,短时间的运输会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长时间的运输会使混凝土失去原有的质量,降低混凝土原有的粘合性。所以混凝土的运输应根据不同的要求以及混凝土的不同特质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运输。竭尽全力去避免因为运输问题来影响后期施工的良好效果。

3.2.3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应先确定浇筑方法以保证合理性,并应检查模板和钢筋工程是否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保证混凝土自下料口的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3m,若超过该值则应采用串筒、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洞等措施;若采用分层分块浇筑混凝土则应结合结构特点和钢筋疏密程度决定每层高度,施工中一般控制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 倍,最大不可超过500mm,若采用平板振捣器则应控制其分层厚度不超过200mm;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必須间歇则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恢复施工,若时间再长则应结合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采取措施,或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以及插筋有无变位或堵塞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将附近受污染的钢筋擦洗干净;竖向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应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均匀密实并充满整个模板空间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3.2.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十分关键,但是往往又被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忽视,很多施工人员认为浇筑完毕也就意味着施工的结束,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若不及时、合理的处理,裂缝就会发展扩大,严重影响到结构的受力性能。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该及时养护,炎热的夏季施工时应该可以采取洒水湿润养护,冬季施工时应该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期间应该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通过调节循环水的流量及进口的水温来控制,确保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有特殊要求的话,还应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4 结语

总之,房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产品之一,以其工期长、建设地点相对固定、施工工序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不好把握。同时,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甚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永.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5):89-90

[2]张长玉.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127-127.

(作者单位:泗阳县正方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中的房建地基施工论述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坎镇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