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悲悯内涵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述

2018-05-16平捷

现代交际 2018年5期

平捷

摘要:自我悲悯(self pity)是人面对压力事件时一种普遍的、初期的情绪反应,但由于其隐蔽性,对于自我悲悯的研究一再被众多学者所忽略。自我悲悯是指个体由于自己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引起的对自己的同情和由衷的悲伤。嫉妒、抱怨乃至攻击他人都是自我悲悯人群的常见行为表现。自我悲悯被认为是一种无效的应对压力的策略,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影响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它的未来研究须进一步考察自我悲悯对个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自我悲悯产生的特殊家庭因素,加强样本多元化、本土化研究,重视自我悲悯情绪的调整和干预。

关键词:自我悲悯 内化问题 外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48-02

一、概念界定

悲悯被定义为“对身体或精神上受到痛苦的人的同情以及由衷的悲伤”[1]。Haidt认为悲悯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遭遇感到关切时所体验到的情绪。[2]然而,自我悲悯是指向自我的,因此,自我悲悯可以被定义为个体由于自己的身体或精神痛苦引起的对自己的同情以及由衷的悲伤。自我悲悯的人有可能在遭遇失败、困难以及损失等压力事件时过度放纵,从而变得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苦难。[5]通常,自我悲悯是针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其目的是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和同情心,从而得到相应的帮助。[6]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命运,停止抱怨,继续生活。[5]最近,有学者Joachim[3]提出了自我悲悯这一概念,并对之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不仅翻译并修订了英文版的SVF量表,并且探讨了自我怜悯与人格、能力评估、愤怒表达之间的关系,自我悲悯虽然在压力事件发生初期普遍存在,但它却是一种消极的应对压力的方式。

自我悲悯的人有可能在遭遇失败、困难以及损失等压力事件时过度放纵,从而变得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苦难。[5]然而,自我悲悯并不是一种专门针对自我的情感反应。它的主要焦点可能在于自我,但其也有很强的人际关系。通常,自我悲悯是针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其目的是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同情心从而得到相应的帮助。[6]但是在这方面,自我悲悯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策略。在最初的时候,自我悲悯的表现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同情,但隨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命运,停止抱怨,继续生活。[5]因此,自我悲悯是一种消极应对压力事件的方式。它的出现,不仅不会缓解人们的现有压力,使之成功应对紧张的压力局面,反而有可能夸大一个问题,制造新的困难。

Kro ner- Herwig[9]等人以专家和外行人为样本评估了SVF量表中提出的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对于每个应对策略,参与者都要表述出这种策略是否有助于应对紧张局势并恢复心理平衡。其中,自我悲悯、自尊、攻击、社会退出、辞职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评级均较低。总的来说,专家和外行人之间就评估各种应对压力策略的有效性这点有着很大的一致性。[9]Charmaz等人曾对患有慢性病的人进行过访谈[6],此次访谈表明了自我悲悯常常伴随着悲伤和失落的感觉以及高度的不公正感。此外,对于一个觉得自我悲悯的人来说,他们会很羡慕那些没有遭受过类似损失或命运的其他人,并且常常会问“为什么不是他们失败”“为什么是我”,或者“我做了什么就应该遭受这样的苦难”等类似的问题[6],然而,自我悲悯的经历并不仅仅存在于患有慢性疾病的少数人群中,相反,它是一种情感体验,是所有人都有可能偶尔遇到的情绪反应。[6]

自我悲悯者显示出与个体的某些个性特征的巨大差异。在这方面,卡恩(1965)首先指出,神经质的个体差异可能与自我怜悯的倾向有关,根据他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自我怜悯可能在他所谓的“精神分裂症”的人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人的特点是面对问题时的自我不安全感,因此,他们可能缺乏公开对待别人所需的自我认同,所以攻击和敌意的直接表达就会受到阻碍,也就只会产生温和的愤怒形式,而强烈的愤怒就会被压制,转而向内,甚至反对自己,同时对别人的愤怒继续存在也就有可能转化成为报复心理。[7]此外,他们也通常被描述为具有“薄皮肤”的人,比起那些情绪相对稳定的人,他们更难以应对压力情境。[6]其次,自我悲悯与抑郁症的个体差异也密切相关。Grunert(1988)认为,自我悲悯在忧郁症中也起着重要作用。[6]临床观察表明,自我悲悯的人通常期望从环境中得到的比环境愿意给的东西更多[6],因此高度自我悲悯的人总是认为他所处的环境不愿意提供给他所要求的同情、舒适和支持,所以,一个自我悲悯的人永远沮丧,而对他人和环境的这种不满可能导致两个后果:首先,它可能导致社会退缩和孤独感。[4][6]第二,它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以及敌意和愤怒的感觉[6],然而,这些行为及表现总是与吸引他人的同情、支持和认可的目的相冲突。

二、自我悲悯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1.个体神经质差异

Janke等人曾经做过自我悲悯与人格中神经质和外向性的相关研究[8],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样本中,自我悲悯与神经质均密切相关,其相关性在0.40至0.60范围内,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外向性无关。因此神经质敏感的个体往往缺乏情绪稳定性,在压力事件发生时,他们更容易出现自我怜悯的反应且不易消退,易感到焦虑和抑郁,从而支持Kahn[5](1965)所说的自我悲悯似乎是一种情感反应,是“精神分裂症”个体的特征这一观点。

2.个体能力评估归因倾向性的差异

Janke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自尊与Rotter[12]的I/E量表显示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自我悲悯的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可能更倾向于外部。Levenson[10][11]等人认为强大的与其他人有关的能力评估归因和与机会有关的能力评估归因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认为自己的能力受到其他人控制的人,较认为自己的能力受到机会控制的人,更有可能重新获得能力自我控制并启动变革。因此,自我悲悯这一消极情绪的改善还有赖于个体能力评估归因倾向性的改变,这也为今后自我悲悯方面研究的完善提供了方向。

(二)环境影响因素

根据家庭压力模型(family stress model,FSM),经济困难使家庭成员遭受抑郁、焦虑、愤怒以及情感冷漠等情绪性痛苦,并对父母的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对父母的养育行为或社会化策略产生消极影响,然而由上文可知,自我悲悯与焦虑和抑郁密切相关。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可能是诱发自我悲悯反应的风险因素。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高比例的生活贫困者以及高流动性的居民等社区风险因素会削弱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依恋,增强心理的不安全感、恐惧感和无助感,从而引发自我悲悯的情绪反应并不易消退。

自我悲悯是一种无效的应对压力的策略,它与个体和环境密切相关。未来研究须进一步考察自我悲悯对个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自我悲悯产生的特殊家庭因素,加强样本多元化、本土化研究,重视自我悲悯情绪的调整和干预。另外,Funder[13]提出的将现有的以特质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与社会认知方法相结合可能更为有利,以便通过自我调节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来解决人类自我悲悯的更多问题。

参考文献:

[1]Springfield.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M].MA:Merriam,1961.

[2]Haidt.Handbook of affective sciences[M].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Joachim.Self-Pity:Exploring the Links to Personality,Control Beliefs,and Anger[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3,71:2.

[4]Charmaz,K..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elf-pity in the chronically ill[J].Studies in Symbolic Interaction,1981(3):123-145.

[5]Kahn E.Self-pity[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65,122(4):447.

[6]Grunert U.[Self dialog in self pity][J].Psyche,1988,42(7):602.

[7]Milrod,D..Self-pity,self-comforting,and the superego[M].In R.S.Eissler(Ed.),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New York:Quadrangle.1972,Vol.27:505-528.

[8]Janke,W.,Erdmann,G.,& Kallus,W..Coping with Stress Questionnaire after W.Janke,G.Erdmann,and W.Boucsein,1985.

[9]Kroner-Herwig,B.,Muck,C.,& Weich,K.-W..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ping behaviors:The example of the coping-with-stress strategies from the SVF,1988.

[10]Levenson,H.Activism and powerful others:Distinctions within the concept of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74(38):377-383.

[11]Levenson H.Differentiating among internality,powerful others,and chance[M].Research with the Locus of Control Construct,1981:15-63.

[12]Rotter J B.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J].Psychological Monographs,1966,80(1):1.

[13]Funder,D.C..Personalit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0(52):197-221.

責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