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文西和《黄土地的主人》

2018-05-16忽培元

党建 2018年5期
关键词:黄土地黄土陕北

忽培元

刘文西个子不高,但是每次见面,都令人感受到大山般的伟岸。目光专注性情温和纯朴敦厚的他,早已融入了黄河西岸的山峦大地,在感情上和陕北的老百姓成了一个难分彼此的整体。

一个来自江南水乡的后生,在这片北中国的黄土地上60年如一日兴致勃勃艰难行走,同当地老百姓一道摸爬滚打喜怒哀乐心心相印,终归沉心潜意扎下根基,结下深厚友谊甚或生死情谊,于是不断孕育出丰硕深刻而华美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的果实。这就是当代写实人物画著名画家、西部黄土画派创立践行者刘文西的创作轨迹与生命历程。

“哎呀,我的老哥哥,你咋回来啦!赶紧进窑上炕!”

“我们师生又给乡亲们拜年来啦!我们回来吃咱陕北年茶饭来啦,我做梦都想看看咱們的大秧歌还有踢腿子腰鼓!哈哈哈……”掌声笑声惊起了老槐树上的喜鹊。

这是2016年大年初一,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魏塔村,一个拢白羊肚手巾的农民老汉拉住照例穿着银灰色中山装的刘文西的双手,把他迎进暖烘烘的土窑洞中。

“画毛主席又给老百姓画像的大画家又回咱村过年来啦!”乡亲们奔走相告,窑院里顿时聚满了亲如一家的老老少少。

“老刘,听说你不顾年老多病,还坚持画一幅老大老大的画?画的是啥呀?”刘文西说:“啊,你们也听说了?我正画一幅百米长卷,上边都是咱陕北人嘛!咱陕北人黄土地里的春耕秋收和窑洞里的米面光景,咱陕北人过大年闹秧歌打腰鼓,还有发展经济、保护生态,造林种草、建设秀美山川……总之,画的都是咱老百姓的好日子,我要画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说话间,房东老嫂子已经把一大碗滚烫的米酒端到刘文西面前,让他又一次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那年,他来村里写生,被刺骨的寒风吹得痛风发作,握画笔的右手疼得不听使唤,难忘乡亲们燃起的那一堆篝火,焐热了他的身心。

画家同人民亲如一家,人民同画家心连着心。在刘文西的梦境中,有许多这样熟悉亲切的村庄和亲人。苍茫无际的黄土,奔腾咆哮的黄河,浓烈高亢的民歌,陕北是他60年不变的精神家园、永远的艺术创作生活基地。特别是上了年纪,他更加热爱陕北。每年都要坚持回陕北过年,而且要带上他的学生们一路写生采风。甘泉、安塞、绥德、宝塔区……陕北20多个县,他都去过。他画过的男女老少乡亲不计其数。

陕北的土地是金黄色的,但是在刘文西眼里更是永不褪色的鲜红色。在采风途中,他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扑下身子,拥抱那神奇的热土。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沿着毛主席转战陕北的道路走了又走,走过多少遍,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他还顺着《东方红》作者李有源和移民队当年由佳县到延安的崎岖山路寻找创作灵感。天未亮,他就攀上险峻的香炉寺看黄河畔的日出;雨季来临,他在壶口瀑布为拉毛驴的老汉冒雨画像;困难时期的严冬,他经常住在土窑洞中和老百姓一起吃糠咽菜,咀嚼艰苦;改革开放春暖花开的时节,他同农民一同上山进沟,在田间地头畅叙欢欣,观摩写生。

在刘文西看来,这种黄土风情与红色基因相融合的博大精深的底蕴,最能代表中华大气与中国大象。他的艺术人生从这里起步,他的艺术之根深扎在这里,他的艺术之树离不开这里,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回来走走,汲取养分,寻找感觉,启发记忆,激发灵感。特别是逢年过节,更是难耐思乡的心绪。因为许多窑洞里都有他难以忘怀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如他家人一般的陕北乡亲,没有他们就绝不会有自己今天的艺术成就。

有人纳闷:一个南方人,画笔下陕北农民的脸、手和脚,或衣着体型和笑容姿态,甚至人种类别的特征,各种窑洞和树木植物,竟刻画得那么逼真传神,令人拍案叫绝!因为他太熟悉这片黄土地了,熟悉到一闭上眼睛,面前就呈现出陕北的山川河流,窑洞村落,描述对象的音容笑貌和不同的风姿模样。这使他的创作,不需要像有些画家那样临时抱佛脚,四处借鉴参考甚至变相抄袭,而是像高明的酿酒师傅,在平时早已攒足精料的基础上,让灵感的麯种在重温中降临,即可发酵成美酒佳酿,这是阅历丰富的艺术大家才会具备的本领。

半个多世纪以来,刘文西始终以黄土风情背景下的大众形象为范本,塑造了深刻的具有内在人格品质的人民形象,引领一大批有影响的画家认同、接受、追随他的画风,在现代中国画坛形成了重要的具有鲜明独特性的黄土画派,并且在当代频繁兴起的各种艺术潮流中,以其大家风范表现出一种岿然不动的气度。

“黄土画派刘文西,曾经百次到陕北,画山画水又画人,画不尽他的老乡亲……”刘文西是黄土高坡凝固的一道峻峭而又突兀的风景,几乎无人不知道他,无人不推崇他。

记得十多年前,我和他在延安窑洞宾馆见面,说到陕北采风的话题。他针对当时文艺界出现的创作方向迷惘现象,很动情地说:我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美的地方还是咱们陕北。世界上好听的歌儿成千上万,我最爱听的歌还是咱们陕北原汁原味的信天游、老道情。我尝过不少好酒好饭,最好的吃喝还是咱们陕北的米酒油馍馍。还有咱们陕北的婆姨陕北的汉,更是世界上最受看的模特。你看那老汉汉,脸上的皱纹就像黄土沟壑,每一道每一条都有诗情画意。女娃娃的脸蛋蛋就像熟透了的红苹果,画出来更招人喜欢。我在陕北采风60多年了,还感到没有画够。

心中有人民,画中有真情。去年10月15日,刘文西倾尽13年心血完成的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引起全国轰动。作品长102米、高2.1米,由《黄土娃娃》《陕北老农》《米脂婆姨》《绥德的汉》《麦收场上》《喜收包谷》《葵花朵朵》《高原秋收》《枣乡金秋》《苹果之乡》《安塞腰鼓》《红火大年》等13个部分组成。画面构图宏伟、大气磅礴,人物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是全景式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陕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阔步奔向全面小康的时代画卷,也是他60年来植根黄土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最新成果,更是他对给予自己艺术滋养的黄土地人民的深情回馈。

《黄土地的主人》展出那天, 84岁高龄的刘文西昂首站在百米长卷前,发自肺腑地说:“我爱画劳动人民,尤其是陕北的劳动人民,他们正直、淳朴、厚道、善良,他们不仅是我们永远牵挂的人,更是我们永远崇拜的人。他们值得我们画家永远画下去。”

这浑厚质朴的声音,久久回荡在美术殿堂,更萦绕在陕北的山山峁峁,萦绕在熟悉他热爱他的陕北人民心头。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

猜你喜欢

黄土地黄土陕北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某县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黄土辞
牛年感怀(诗)
《黄土地》画报
弯腰的谷穗
陌生的房间(组诗)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土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