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管理创新”之我见
2018-05-16蔡文平李建华
蔡文平 李建华
纵观印刷行业现状,传统的印刷企业都面临着业务竞争激烈、用工难、成本高、利润低、款难收等诸多困难,这些似乎已成为困扰印刷企业经营管理的沟壑和难题。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印刷企业若能把握好“管理创新”的时机,就能改变被动局面,突破生产经营管理困境,闯出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路。
那么,什么叫“创新”呢?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就明确提出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是何等关键。所谓“创新”就是以新思路、新观念、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包括思想理念、制度、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管理创新。印刷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对传统的做法,采用新的制度、新的措施、新的方法进行规范,达到改变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管理创新的主要表现。实际上,管理创新也是人们特有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升华,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印刷企业而言,管理创新贵在管理,重在创新。也就是说,所谓管理创新,并不是要完全抛弃过往的管理方式,而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断加以总结、分析和评估,找出需要改进和创新的落脚点,对好的管理方法或模式既要注重巩固和坚持,又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这才是印刷企业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创新。
理念创新:在事关企业管理能否保持良性循环的节点上,企业的决策者一定要拿出管理创新的勇气和魄力。
对于不调整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或管理措施,就可能会影响企业大局的情况,一定要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切不可有侥幸心理作祟。要知道,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时果断处理一些有碍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市场也总是随社会潮流而不断发展变化,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理念也是随时会改变,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和理念,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适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目标,适度调整业务经营方向,调整生产方式,调整印刷工价,调整采购控制措施与方向,调整企业管理团队配置以及生产人员结构组成等,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的主要领导,一定要注重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研,要详细了解和熟悉掌握生产现场的基本情况,对那些迫切需要进行调整或创新的,要做到心知肚明,以确保管理创新取得有效的结果。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巨大变化,印刷行业经营环境和结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客户对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的看法和要求,总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印刷企业来说,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管理如逆水行舟,不创新就意味着倒退,就会与社会脱节。晚创新不如早创新,而且要大胆快步大幅度地创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可以说,创新是企业突破困境的途径,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也是企业的希望所在,创新更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并非所有创新方法的应用,都会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更要注意有些管理创新不会立刻见效,可能是一个长期持久见效的过程,这两点我们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深入生产一线真抓实干,是否经得起生产管理实践的考验和检验,是否能迅速让一个企业突破“三高”的基本管理目标,这才是企业应该考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员工比较关注的现实问题。
方法创新:企业应建立健全用人和业绩考核机制去约束和激励员工
企业领导层若没有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以及用创新的制度或措施,对特殊受聘者的工作业绩进行系统的考核,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什么管理效益,甚至还会给企业管理带来更多不良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即使企业的用人模式有创新,但是配套的考核措施和制度没有跟上,那么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就无从谈起了。所以,看来企业的决策层对高薪引进的管理人员,也要有创新的机制去约束和激励。所谓约束并不是说用苛刻的条件去管束,而是要明确彼此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采用合同的形式,既规定用人单位的承诺,还要规定受聘者的任职管理目标,以实实在在的数据来考核受聘者,做到报酬与工作责任、与工作分量成正比。与工作失误和效益指标的下降成反比,奖惩分明,奖优罚懒。这样才会让受聘者感受到自己身上工作的压力和责任,从而以务实求真的作风深入生产一线,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才能做出业绩来。激励也是经过数据化的工作考核,确认受聘者完成任职管理目标和基本业绩后,除了书面承诺的工资分文不少,还应按企业经济效益上升的比率给予提成奖励。即企业引进的管理人员,其管理能力到底怎么样,工作能力能否适应这个企业,要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来论证,以系统的数据来证明受聘者的管理能力,这样的管理创新才是成功的。
设备创新:印刷企业设备引进与技术改造要考虑实用性、匹配性和针对性
一个生产体量比较小的印刷企业,若盲目跟风进行设备改造,花费巨资购买性能先进、生产效率较高的设备,与企业的订单特性和生产体量严重不匹配,那么,也必然会造成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企业生产运作困难。类似病急乱投医或者盲目追求“高大上”以及“小而全大而全”的管理创新,是不可行的,注定是要摔跟头的。现实中不乏存在此类实例,造成企业在困境中越陷越深,必须引以为戒。因此,创新应该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到创新方法的实用性与匹配性,这点是至关紧要的。不論对旧设备进行改造方面的创新,还是新设备引进的创新项目,都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可盲目跟风做一些不切合企业实际的创新项目,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产生得不偿失的不良后果。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理性的认知。对企业生产设备技改创新方案的实施,应在“经济、适用、高效、优质”的原则下,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落实后,理性地、有步骤地进行。因此,在准备采购机器时,一定要先进行市场考察,全面了解和掌握设备行情和实际应用情况,在初步确定机器采购意向的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评审,这是必要的管理控制流程。所以,企业在实施创新方案前,一定要集思广益,对创新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考察、分析、论证和评估,确认创新方法的适应性和匹配度后,再作决策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的创新方案取得好的收效。
合作创新:印刷企业不创新,就意味着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我们只有理性地观察和分析市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管理创新。但是,盲目的“创新”可能倒退得更快,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巩固和做好现有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使企业经营方向、接单策略、生产方式、用工机制或方式,以及其他的管理方案,与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接轨,与同行业领先者合作共赢、借机生单,才能较好地实现印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良性循环。
对一些规模大的企业,要加大对各工序的技术改造力度,使各工序尽快向机械化、自动化、单机连续作业联动化的方向发展;对一些规模小、条件弱、生产能力一般的企业要引导其扩大规模,加强管理及强化员工培训,以提高其整体生产能力、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并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关、停、转一部分落后企业。印刷企业上下齐心,各负其责,加强企业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提高印刷品质量的整体水平。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时时把“质量意识”放在首位,质量始终是企业的生命线和永恒的主题,提高印刷质量的危机感、紧迫感,认识到只有走质量效益之路,才能使印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印刷质量更上一层楼。十三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质量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质量振兴,人人有责。提高质量,不仅只是企业的事,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只有不断加强员工队伍素质建设,提高印刷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金量,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提高印刷行业的总体质量才会落到实处。
印刷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强化宏观调控、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加强质量管理的协同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网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明确职责,协同动作,充分发挥网络管理的优越性。各印刷企业应认真履行承印合同的基础上,强化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创新理念,企业在方法创新、设备创新和合作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迎接创新的春天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育才科研印刷厂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