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其林的星级到底怎么评?

2018-05-16叶天雄

东西南北 2018年7期
关键词:米其林用餐厨师

叶天雄

一百多年前诞生在法国的米其林红宝书,凭什么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餐饮指南?它的成功靠的是人们对法国菜的推崇吗?

从1900年创立至今,米其林仍然是全世界最权威的美食指南,被它加星的餐厅总会变得食客爆满,生意兴隆;反过来,吃过多少米其林星级餐厅也仍然是晋级美食家的基本门槛。米其林到底凭什么维持这样的地位呢?

绝对保密的客观标准

一位叫做Shaun Hill的英国厨师这样评论米其林的成功:“你可以贊同或不赞同他们的结果,但是你无法不赞同他们是在用一个客观的方式在为餐厅评星。”

再高明的美食家也免不了被自己的主观口味牵着鼻子走,米其林榜单从创立之初就刻意在避免这点。它雇佣的评审员都是餐饮业中颇有建树的老饕,却被要求在履行职务时把自己的想法放到一边,变成一个冰冷的打分工具。好或坏,全看被品评的对象是否符合米其林事先制定的统一标准。

那么,米其林到底制定了一个怎样的标准呢?这又恰恰是这个神一样的指南从1931年推出三星分级评价以来最大的秘密。米其林官方只给出了五点粗略的解释:盘中食材的水准、料理食物的技艺水平和口味的融合、创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餐厅烹饪水准的稳定性。至于这些大纲背后更详尽的评价标准,就是只有当事评审员才知道的绝密文件了。

正是因为严格执行这样的保密标准,才让那么多厨师和美食评论家都在米其林跟前摆了乌龙。哪怕是誉满天下的名厨,不符合米其林的标准就无法得到三星。而对于那些等待米其林星星的厨师,又绝不能把它当做一个势必拿下的目标,它在暗处,你在明处,根本无法有的放矢,就算有再高的技艺也找不到释放的着力点。

也正是因为故意隐瞒了评价标准,才让米其林百年来持续不断地给食客带来惊喜。烹饪本来就充满无限可能,教大厨们挥洒想象,只在机缘合适时撞上米其林的星星。于是便很难有人吃腻了米其林,也永远叫米其林跟得上烹饪的时代变换,只把它的三星授予“极致的用餐体验”。

当然,随着米其林点评的范围越来越广,外界对其评价标准的猜测越来越多,他们也有必要打破沉默,给大众一些确切的答案了。米其林的评判除了食物,还考量服务、装潢、地段吗?英国和爱尔兰米其林指南的主编丽贝卡·伯尔对The Telegraph 网站给出了答复:“只与食物有关,这很确定!”

2016年7月公开的新加坡米其林指南是对他说法最好的例证:有两间小贩摊——位于禧街的大华猪肉粿条面和在牛车水熟食中心营业的香港油鸡饭面,被授予米其林一星评级。它们没有高档的店面,没有精致的餐盘,价格更不会昂贵,但制作的食物达到了米其林的标准,便得以摘星。

如何执行客观的标准

无论米其林制定了怎样的标准,它的评价始终是要交给人来完成的。这并不是一件任何人都足以胜任的职责,米其林评审员都是资深的专业人士,其队伍并不庞大,据说全世界范围内仅有不足200人。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每年都要奔波数万公里,像普通食客一样去寻找优秀的餐厅,大多数时间在旅途中度过。

外界很喜欢猜测米其林评审员的行动特征,电影《燃情主厨》将其描述为:都是两个评审员同时出现,衣着正式,一个点套餐,另外一个单点,他们会点半瓶酒,还会故意把叉子趁人不注意放到地上,看服务生会不会发现。

然而这也跟众多关于评审员的猜测一样,部分有依据,其余的则是凭空遐想。米其林评审员是和米其林评星准则一样被严格保密的“资产”。每个评审员都是匿名的,用餐的所有花费都由他们自行买单,除了他们自己,没人知道他们用餐的目的。甚至连不管辖指南部门的米其林公司高层都不知道评审员是谁。

如果评审员感觉到被认出来,他会立即取消这次用餐,并由他的同事接替这个餐厅的匿名评级。而他在接下来10年中都将不会在此地区继续任职。

有如此保密级别,认出评审员基本是不可能的,他们也会尽量降低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餐厅用餐的次数。不过《燃情主厨》的某些猜测应该是准确的,如“两个评审员同时出现”,这点曾为The Telegraph 网站报道:他们往往成对出现,“扮演”成情侣或商业伙伴。这可以减少单人评判造成的误差。

据此还可以推测,“一个点套餐,另一个单点”的说法也是合理的,在评审员数量珍稀的情况下,品尝不一样的菜式才能在之后作出点评并给出菜式推荐(米其林指南除了评星之外,还会为餐厅下评语,并推荐4个招牌菜式,虽然评语经常很空泛)。

米其林指南的发布周期是每年一次,因此,之前点评过的每家餐厅在这一年中都要重新吃过,但只吃一次恐怕是不够的。米其林的评价不仅要消除评审员的个人误差,还得消除厨师在不同时间烹饪所产生的偏差,在其公布的标准大纲里,就有一条对稳定性的要求。

虽然米其林官方从未公布在每年榜单发布之前评审员光临餐厅的次数,但一位前评审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说,他们确实会不止一次地秘探餐厅,尤其是想给一家餐厅加星或减星时,更要尽量去吃很多次,确保每次的感受都保持一致,可以对加减星决定抱有绝对的确信。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会中途换人,由不同的评审员继续评价,以消除个人误差。

跟“正宗法国菜”关系不大

2006年,米其林走出欧洲推出纽约指南,继而又开始踏足亚洲市场。一旦它对某座城市的餐馆评价过低,通常会得到的指责便是:“米其林是法国标准,讨好的只是那些爱吃法国菜的人。”

由于评价细则从不公开,遭受这样的指责也是在情理之中。不知是不是为了回应质疑,米其林在亚洲表现得“太过不给法国菜面子”,还迅速把日本变成了他们“最爱”的国家,甚至超过老家法国。

2016年光东京就有13家三星餐厅、51家二星和153家一星,分别超过同年巴黎的10家三星、14 家二星和76家一星(若按照整个国家来看,即便米其林没有推出日本全境榜单,但覆盖地区的26家三星也已经与法国全境的三星总数持平了)。

要得出这样的结果,米其林的标准显然不能太“法国”,最起码它不可以要求别国的厨师也像法国人那样做菜。比如在法国,法餐里一道鸭肉如果做到五分熟以上(除非是食客特意要求),必定会被认为是失败的作品。但在获得米其林三星评级的香港四季酒店龙景轩,“北京片皮烤鸭”却是做到了全熟。

在英国美食评论人、吃过全世界所有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安迪·海勒看来,米其林在不同地区标准的差异性极大,尤其是把欧洲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和新推出的市场——比如香港的星级餐厅相比较时。至于他的个人经验是否可靠,米其林又究竟是如何在不同地区调整其号称客观的标准,这就只能是个解不开的谜了。

(于立荐自《华声》)

猜你喜欢

米其林用餐厨师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用餐时间
小厨师菜卜头
米其林两款高性能轮胎登陆中国
粗心的厨师
米其林的星
米其林家族接班:制度难敌“意外”
轮胎关乎“吃货”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