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理想值修正法的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研究

2018-05-16邢丽娟李淑杰李高行姬冬梅

江西农业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集约长春高新技术

邢丽娟,李淑杰*,郭 鑫,李高行,姬冬梅

(1.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2.吉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198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发区逐步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地,开发区资金集聚程度、地均投资强度和产出率远高于一般地区,对当地以及国家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但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其各类土地利用问题不断凸显[1],如功能定位不清、盲目扩张忽视挖潜、开发区应有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未得到充分体现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由于国家政策优惠和开发区较低的准入条件等制度未得到改善,土地浪费和粗放利用现象普遍存在。客观认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并探索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的经济因素及作用机制[2],对于明确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和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由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其土地利用程度以及潜力会伴随土地开发、利用、调整、管理等土地行为不断发生变化[3]。因此只对开发区某一时点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具有局限性和滞后性[4],本次研究选择对开发区同一时点下不同年际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比较,在揭示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同时,了解开发区土地利用各评价指标各年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制约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本文以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通过搜集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2017年土地利用数据、经济数据、空间数据将高新开发区整体作为评价对象,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LPHI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值[5-6],运用目标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理想值,计算各评价指标现状值,并根据已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权重值体系、理想值,计算实现度分值,最终得到综合集约度分值,对比2009~2017年各年综合集约度分值,动态研究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情况。

2 评价体系构建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评价模型构建、确定综合集约度值等。基于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结合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域特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避免其他方法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且由于所选评价对象范围不大,因此本次研究评价指标权重值通过特尔菲法确定,通过下发问卷的方式,征询了15位熟悉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家及教授的三轮打分结果,运用特尔菲法确定最终评价指标权重值;对于各指标的理想值,通过目标值法确定。评价模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结合评价指标理想值,计算长春2009~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7],本次研究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的评价指标体系[8]、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评价目标[9],5个评价子目标,11个评价指标[10](表1)。

表1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2 评价指标权重值计算

由于本次研究所选评价对象范围不大,且评价模型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判断,因此选用特尔菲法来确定本次评价指标权重值。凭借15位专家和教授的经验和判断技巧,运用特尔菲法使各位专家意见逐步靠拢并收敛,最后得到一致性结果。

2.2.1 特尔菲法基本公式

(1)

(2)

(3)

式中:m为专家人数,ai为第i位专家评分,aij为第i专家对j因素的评分值,E为评分均值,σ2为评分方差,Vj为第j因素的变异系数。

2.2.2 打分情况和计算结果统计 根据评价指标权重值计算结果可知,第三轮专家打分的评分方差和变异系数值最小,因此确定第三轮打分结果为最终评价指标权重体系。从表2可以看出:在目标层中,土地利用状况指标所占权重值最大,远高于其他2个指标;在子目标层中,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和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所占权重值较大;在指标层中,土地供应率,工业用地率土地闲置所占比重较大。

表2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专家打分

2.3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

对于各指标理想值,结合《长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2020年)、《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志(1988~2016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事记2008~2016年》等相关数据资料,并根据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际发展情况,确定各指标理想值(表3)。

表3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

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以及理想值表,可得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11],具体见表4。

表4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2.4 评价模型构建

根据《规程》推荐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基于该评价模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两步进行计算。

2.4.1 评价指标实现度分值计算 评价指标实现度计算采用评价指标现状值与理想值相比得到,公式如下:

Vijk=Rijk/Uijk×100%

(4)

式中:R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现状值;U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理想值;V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实现度分值; Sijk取值在0~100%之间,超过100%则取最高值100%。

2.4.2 评价指标集约度分值计算

式中:T为评价对象综合集约度分值;V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实现度分值;U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相对j子目标的权重值;Uij为i目标j子目标相对i目标的权重值;Ui为i目标权重值;a为目标个数,b为子目标个数,c为指标个数。

3 土地利用集约度计算结果

本次研究数据来源于长春市国土、规划、建设、测绘及招商引资等相关部门,搜集了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2017年历年土地数据、经济数据、人口数据,评价数据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准确性。为使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将历年评价数据在同一评价体系下进行计算[12]。根据以上建立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体系,计算出开发区各年土地集约度分值,通过对开发区近几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评价研究,揭开近年来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变化情况,为掌握开发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并进一步挖掘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制约因素,对改进和完善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3.1 土地利用实现度分值计算结果

对2009~2017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年土地利用实现度进行计算,结果如表5、图1所示。

表5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2017年土地利用各指标实现度分值

图1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2017年土地利用各指标实现度分值动态变化

通过对比2009~2017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指标实现度分值可知:高新开发区土地供应率呈现逐年降低的状况,这可能是由于开发区入驻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开发区土地利用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导致后备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土地供应因此逐年降低[13];工业用地率从最初的95%实现度,逐年减少为79%,这是由于开发区内住宅、商业、生态、市政等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开发区发展模式由一开始的单一的工业发展经济体向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转型,说明开发区的性质已经不单单是工业园区,而是逐渐发展成为集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区域[14];综合容积率和工业容积率也在逐年提高,说明土地利用向着更加集约的方向发展,这符合当前开发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发展趋势[15];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和工业用地地均税收也在明显提高,且增长幅度很明显,说明开发区经济投入产出收益在逐年提高,这对土地集约利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6]。在评价指标实现度分值中,土地建成率、建筑密度却有一定幅度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开发区空间规划向着更加适居的方向改进。

3.2 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结果

对2009~2017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年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进行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2017年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根据构建的评价模型,计算出最终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从表6可知,2009~2017年土地利用集体度分值由最初的0.67发展到现在的0.74,土地利用集约度逐年提高,高新开发区总体发展速度适中。其中2012~2014年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变化率很小,通过分析这3年土地利用各指标实现度分值可知,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而其他指标值却有增有减,增减幅度并不大,最终导致这3年评价集约度分值结果一致,这符合开发区发展期间不断调整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在2009~2012年间,土地利用集约度发展速率较快,提高了7.46%,在这之后土地利用集约度发展速率一直较缓慢,因此,近年来,高新开发区应减少土地资源投放量,土地利用结构亟需调整,土地内涵需进一步挖潜,开发区需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将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体作为评价对象,通过向相关部门调取准确数据,构建了评价体系,计算了2009~2017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年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动态研究开发区各年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高新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总体水平从一开始的中等水平逐步发展到如今的较高等水平[17],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已基本完全开发。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在2009~2012年间有大幅度提高,而在2013~2017年间提升幅度不大。说明2009~2012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利用强度,完善土地利用监管机制,实现了开发区建设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用地规划。2013~2017年,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提升效果不明显,在保持土地利用集约度中等水平的基础上缓慢提升。工业用地率指标一直不断降低,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指标不断提高,说明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更加集约,发展模式朝着产城融合的方向迈进。

综合上述分析,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分析各评价指标实现度分值可知,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地均税收指标实现度分值为所有指标中最低,虽然由2009年的0.2左右发展到如今的0.5左右,但相较于其他指标来说,该2项指标分值远远低于理想状态。应加大高新企业经济投入强度,并从技术创新方面提高开发区产出效益。(2)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强度较低。这可能是开发区过多的住宅和商区降低了开发区工业用地率,并且较多的土地被用于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导致生产性配套设施用地的减少,因此,在保证开发区发展机制朝着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尽量避免工业用地被过多占用。

5 对策建议

参照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制定符合开发区的供地强度标准。对于新入驻企业,要严格按照开发区发展规划,调查企业用地建筑密度、容积率,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对于已入驻企业,鼓励其建设高层建筑,充分利用空间层次的土地资源,建设标准厂房,利用创新科技进行投产,增加土地投入产出强度,促进开发区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强对低效或停产企业的二次开发,并积极引导其引入新技术,从而提高容积率和土地产出率[18]。对于发展前景不好,或者经济社会效益低下的产业,政府应减少对其供地以及政策倾斜。

在开发区土地供应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对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均采用招拍挂的方式进行出让。借助市场机制进行土地调配,优化企业布局,使开发区土地资源得到最佳配置结果。

参考文献:

[1] 江立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2] 李淑杰,刘兆顺,朱蕾,等.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研究: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5):1-6.

[3] 郑荣宝,陈美招.广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研究[J].土壤通报,2012,43(1):107-113.

[4] 张莹.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5] 张敬.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2.

[6] 白含之,姜琦刚.近20年来长春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7,29(9):132-136.

[7] 洪步庭,吴芬娜.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四川绵阳工业园区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3(8):68-69.

[8] 盖海鹏.东营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38-16940.

[9] 肖国珍,曾山山,彭佳捷,等.湖南桃江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0,26(5):93-95.

[10] 史淑娟,张亚丽,程真,等.洛阳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测算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3,36(3):18-22.

[11] 李强.运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12] 池友法.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13] 高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0.

[14] 谭婕婕,吴丽叶,黄春芳.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87-190.

[15] 刘吉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区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09.

[16] 聂远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0.

[17] 王永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新乡高新区为例[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1.

[18] 柯娟丽,刘志有,王承武,等.新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6):40-45.

猜你喜欢

集约长春高新技术
灵动优雅 长春花篮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初夏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