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从那一天开始》从封闭的空间到流动的场域
2018-05-15刘晗
刘晗
“庭院里反射过来的光线透过障子,静悄悄映进室内。我们的厅堂美的要素就靠着这间接的微光。我们为了使得这种无力、静寂而虚幻的光线,悠然沁入厅堂的墙壁,特意涂抹成浅淡柔和的砂壁。”谷崎润一郎在其随笔集《阴翳礼赞》中以诗化的语言为东方独有的建筑美学点睛出“阴翳”二字,时至今日,日本建筑仍然保持着旧时的传统,防雨窗、门窗纵横格、竹帘、纸拉窗、隔扇等元素的运用营造着光影疏离之美,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即是光影虚实之美融入建筑的集大成。日本建筑师自始至终聚焦于人与自然在建筑之中的“对话”,伊东丰雄就是其中之一。历经了“3·11东日本大地震”,他开始反思建筑的初衷:建筑究竟为何物?建筑人为何种目的而设计?又如何面对当前社会?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即是伊东丰雄的建筑启示录,将建筑理论与灾后重建的所思所想融会贯通,如他所说:“人类曾自认为,遵循近代合理主义思想设计而成的现代建筑,能够战胜自然。然而其结果,却使得建筑失去了原本拥有的地域性与历史性,导致了世界的同质化。此刻我们所考虑的,是必须构思出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建筑,创造‘为此地而生的建筑。”在他的职业生涯之中,曾经局限于封闭式空间的设计,如何打破这一创造的瓶颈也成为伊东丰雄的困惑。
从刚入行时的迷惘到荣获建筑界的诺贝尔——普利兹克奖的殊荣,伊东丰雄对于建筑的理念也逐渐深化,“从冥思苦想到身体力行,在事务所的经历更让他切身体会到了建筑无法在理论之上拔地而起,这也成为日后他对行业新人的寄语;与其坐而论道,不如直面现实,将自己融入现实当中,否则是无法创造出真正的建筑,现实和概念始终相距甚远。他观察到,在城市的公共建筑中,人的行为自由度远不如在家中自在,也正是这一点点燃了他的灵感。摒弃以往宏大公共建筑的繁复与奢华,伊东丰雄受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影响,为了凸显出抽象的光鲜之美,外观采用玻璃覆盖,轻薄的地板以及支撑它的管道撑起整个格局,管道仿佛玻璃水槽中摇曳的海藻。视觉上通透明亮,流动的空间,起伏的地面,这就是仙台媒体中心的雏形,身在其中,便有了林中散步之感。从做加法到减法,伊东丰雄打破了公共建筑的权威性,瓦解枯燥的形态,复归人在建筑之中久违的舒适自由感。
建筑之所以被推崇,也正是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思考。过去,人类思考的是,如何在广阔无边的自然界中寻求一个栖身之地,现如今,久居城市的人又在规划着如何在不破坏社会性的前提下复得返自然。仙台媒体中心正是伊东丰雄建筑理念的外化,如他所说,“二十世紀的艺术,将个体的独创性与作品的抽象性,视为最重要的价值。人们重视这两点并以他们作为评价标准,从脱离自然的立场对事物进行思考。而我则认为,应当从根本上彻底重新审视这两个基准。”如此来看,伊东丰雄在肯定建筑的人文艺术价值的同时,更加重视建筑与自然的联系。减弱建筑本身分隔内外的界限,这一观念在他设计的“TODS表参道大厦”时得到了延伸,钢筋混凝土墙壁效仿树枝的设计感,使人置身其中仿佛从树上眺望风景,而且与对面建筑外的榉树相映成趣。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阳光和绿植营造出空间之美,在能源消耗控制到最低的同时,将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相连接起来,融为一体,这即是伊东丰雄建筑的出发点。
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帝国》中曾经对日本建筑有过如此阐释:日本的空间特征是没有中心,建筑环绕边缘而建,边缘的建筑设施又将人聚拢在一起。基于此,伊东丰雄对于建筑的社会开放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地震发生后,“大众之家”便应运而生,灾区的木质小屋为一定区域的居民提供了就餐聚会、互通心声的场所,建筑架构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可能性,也就是将“建筑”与“居住”的概念合二为一。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也撼动着他对建筑的看法,从次生灾害引起的建筑安全性到灾后重建的考量,作为建筑师的伊东丰雄剥离开职业的身份,以在场者的身份做力所能及之事,也让他有机会去重新审视建筑对于城市有着何种意义,它的存在不仅仅是空间的充实,更是从封闭的空间到流动的场域,展开的一场关于建筑、自然与人三位一体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