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和产前宣教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2018-05-15胡君玉王力

饮食保健 2018年9期
关键词:产程剖宫产孕妇

胡君玉 王力

(达州市中心医院 四川达州 635000)

分娩是女性从妊娠到婴儿出生必须经历的正常生理过程,整个过程中其身心均经受着巨大的变化。通常孕妇分娩结局与其产道、产力以及胎儿自身等方面情况相关,有资料显示:孕妇自身的心理状态与其分娩方式、结局息息相关。产前孕妇心理压力极大,并对自然分娩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加上高强度不适感、疼痛感的不良状态,故而选择放弃自然分娩行剖宫产,对其产后恢复、新生儿发育亦造成相应的影响。故本次研究着眼于分娩产妇,对其经心理护理与产前宣教干预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纳入80例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受的初产妇,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3-29岁,均值为(25.17±1.95)岁;孕周为35-42周,均值为(39.13±0.75)周。观察组中产妇年龄为22-31岁,均值为(26.02±1.51)岁;孕周为36-40周,均值为(38.10±0.84)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基础资料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产妇入院后即刻予以各项基础护理,包括医生、助产士介绍,产房环境熟悉以及分娩中配合要点,并依据产妇身体情况帮助其做各项检查,予以其正确分娩指导与建议,耐心叮嘱其产后相关知识,使其对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

观察组常规护理与对照组相同;心理护理:及时与产妇沟通交流,引导并指导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告知产妇负性情绪对其分娩的影响。对产妇循循善诱式心理疏导,引导其诉说心理的不安与恐惧,再予以产妇针对性心理疏导,以确保其不良心理得以充分缓解。依据产妇身心情况引导其做深呼吸、冥想等方式以放松身心,注意力亦得以转移,不适感、疼痛感等随之得以充分缓解,选择适当的心理暗示以增强孕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并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情况,以便予以其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选择适当的肢体语言以缓解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心理状态得以充分稳定,产前1-3天依据产妇喜好播放胎教音乐,依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每天陪伴孕妇的时间,并对其分娩过程中用力方式做正确指导。产前宣教:以图文与影像资料对孕妇做妊娠分娩知识宣教,让孕妇对分娩情况有着更为清晰、直观的了解,并适当指导其分娩中相关问题的避免,告知其分娩中需勇敢面对的问题。及时与孕妇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并对其胎儿性别观念以及分娩方式选择、产前心理波动大的危害等方面认知做正确纠正,减轻、消除孕妇承受的各方面压力[1]。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产妇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并全面整理产妇的第一、二产程时间以及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资料,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

1.4 效果判定标准

心理状态以(SAS、SDS)评分评价:SAS(焦虑自评量表):将50分作为分界值,得分50-59分提示为轻度焦虑;得分60-69分提示中度焦虑;得分>70分提示重度焦虑。SDS(抑郁自评量表):≥50分提示存在抑郁症状,得分<50分提示无抑郁;得分50-59分提示轻微至轻度抑郁;得分60-69分提示中至中度抑郁;得分>70分提示重度抑郁[2]。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总分值10分,分值≥7提示正常新生儿;分值4-7分提示轻度窒息;分值<4分提示重度窒息,得分低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各评分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各评分显著降低、心理状态得以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分]

2.2 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比较

经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产程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未见较大差异,P>0.05;见表2

表2 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比较 [,min]

2.3 分娩情况比较

经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39例、占比97.5%,剖宫产1例、占比2.5%,新生儿Apgar评分为(9.22±0.36)分;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36例、占比90.0%,剖宫产4例、占比10.0%,新生儿Apgar评分为(8.04±0.91)分;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2.5%)低,新生儿Apgar评分(9.22±0.36)分高,其分娩情况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

3、讨论

女性妊娠约十个月便需通过分娩使胎儿成为独立的个体,整个过程中孕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对其精神、心理状态造成很大的影响,故而影响着分娩结局。有资料显示:产妇精神及心理状态与分娩是否顺利相关,产妇整个分娩过程中避免不了多种应激反应与刺激,故而产生焦虑不安、抑郁惶恐等负性情绪。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会导致人体内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随之便出现子宫收缩乏力而产程延长的不良情况。已知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会引起胎盘血流量减少,故而出现胎心率改变,随之产生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若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上述相关情况,则极易出现难产或者转剖宫产的情况,对新生儿及产妇产后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3]。

临床上干预分娩产妇的方法主要是常规护理,该项护理模式实施时是先让孕妇熟悉各方面情况,并依据孕妇身心情况帮助其做各项检查,对其分娩过程中需配合的重点问题做详细讲解,再以孕妇的各项检查指标建议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使其对胎儿动态、母乳喂养等方面情况有着进一步的认识[4]。该项干预模式仅是围绕产妇的具体情况展开护理工作,并未注重产妇的精神、生理、社会等方面情况,致使护理工作较为单一、被动、机械化,产妇并未得到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其精神、心理状态未能充分改善,故而对其分娩结局影响较大[5]。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是产妇入院后依据其具体情况予以各项基础护理,结果显示:经干预后产妇SAS、SDS评分虽见降低,但与干预前比较其降低幅度较小,可见其心理状态并未获得明显改善;第一产程约650min、第二产程约70min,产程时间较长,分娩中转剖宫产4例(10.0%),新生儿Apgar评分约8分,与临界值7分相差小;故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分娩产妇的效果欠佳。

有资料显示:产妇希望新生儿是男孩子时,其临产前的焦虑情绪较为严重,加上担心孩子的健康及家庭生男孩子的压力,导致其心理负担重[6];亦有些许产妇十分担忧自然分娩过程中会出现生命危险,故而临产前高度焦虑不安、恐惧抑郁;亦不乏有些许产妇自身对阵痛未能正确评估,宫缩时便产生高度紧张感,出现疼痛耐受性减弱的情况,随之便要求转剖宫产;同时不适感、疼痛感对产妇身心的影响,使其精神与体力都被大量消耗,心理承受能力亦随之降低,故极易出现各种不良事件[7]。有研究结果显示:予以分娩产妇产前健康宣教的干预效果显著,可使产妇的戒备心理减轻/消除,并对分娩各方面知识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以高度依从性配合临床各项工作,自然分娩率亦随之提高[8]。故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产前宣教,其中通过心理护理改善并稳定产妇的心理状态,使其身心逐渐放松,负性情绪亦明显消除,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然分娩,随之改善大脑皮层不良活动状态,故而心理状态所致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降低,并确保了分娩顺利进行。结果显示:干预后产妇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其心理状态得以明显改善;第一产程约600min、第二产程约50min;分娩过程中仅1例(2.5%)转为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约9分、比临界值7分高约2分,并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和产前宣教对产妇分娩有积极影响,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缩短第一与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母婴结局有着极佳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晓燕,薄芳芳. 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1(18):149-150.

[2]刘慧苹. 探讨应用产前心理护理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方式与剖宫产率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3):236-237.

[3]吴燕黎. 产前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分娩方式的影响[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05):158-159.

[4]金玉芳,张丽萍. 全程心理护理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与心理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24(05):94-96.

[5]贾宝侠,李亮,赵昕,等. 心理护理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42(06):125-127.

[6]岑琼,戴丹菁. 对初产妇实施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影响心理状态和分娩方式的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28(12):1856-1857.

[7]李小缓. 产前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3):246.

[8]吴秀明. 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6):127-129.

猜你喜欢

产程剖宫产孕妇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