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品种济科3 3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2018-05-15徐四有尚大虎牛山三马同富

中国种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淮北新世纪安徽省

徐四有 丁 凯 尚大虎 牛山三 马同富

(1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阜阳236000;2阜阳师范学院,阜阳236037)

济科33是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强筋、抗病型小麦品种。2015年7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麦2015005)。根据济科33在安徽省的参试结果,并结合育种过程,对济科33的特征特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制定济科33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1 选育经过

父本济科19是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从鲁麦14后代分离材料中系统选育的小麦品系。该品系在抗倒、抗旱、抗寒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锈病与白粉病田间表现较轻,但该品系平均穗粒数较少,同时对肥水的要求较高,晚播表现分蘖较少,后期灌浆较慢,在遇干热风的情况下子粒较瘪。2001年选用分蘖力强、长势繁茂、广适性好、品质优的烟农19作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23粒种子,组合代号为01026;当年秋天将23粒种子全部播种于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试验站内。该组合表现为抗寒性突出、叶片窄上冲、返青稳健、杂交优势较为明显,因而作为重点组合进行F2的种植,为了扩大对F2分离群体的选择,进行了单粒点播与常规密度种植的尝试,在F2的分离群体中,共计选择了372个单穗,经室内考种决选了183个单穗。

F3分离群体中,在表现较好的穗行中选单株98个,室内考种中考虑后代子粒的饱满度、商品性、子粒均匀度选出72个单株。在F4继续选择优良单株38个。2006-2007年度在38个株系中选择优良株系8个;2007-2008年度对8个优良株系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其中以010733号表现最为突出;2008-2009年度在鉴定试验与品系比较试验中,010733号表现较好,予以出圃,暂定名为济科33;2010-2014年度推荐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系谱图如图1。

图1 济科33选育系谱图

2 生物学特性

该品种为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中绿,植株较为繁茂,叶片较窄,前期长势稳健,拔节后长势加快。分蘖能力较强,成穗率较高,亩有效穗数多。旗叶短小上举,茎秆较细,但弹性较好,较抗倒伏。平均株高82~85cm。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子粒角质。株型偏紧凑,穗层厚。全生育期227d左右,后期熟相较好。

3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7-2008年度参加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的产量鉴定试验,折合每667m2产量为587.6kg,较对照皖麦50增产11.03%;2008-2009年度参加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的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折合产量566.3kg,较对照皖麦50增产11.29%,较对照济麦22增产7.8%。2010-2011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预试,每667m2平均产量为557.3kg,较对照皖麦50增产6.73%;2011-2012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品种A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19.5kg,较对照皖麦50增产7.83%,差异极显著,居A组第1位,8点汇总全部增产,增产点率100%;2012-2013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品种区试C组试验,平均产量为517.6kg,较对照增产10.7%,居C组第1位,7点汇总全部增产,增产点率100%。2013-2014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品种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为589.30kg,较对照皖麦52增产7.30%。

2017年5月31日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邀请阜阳市、颍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专家组成测产组,对济科33小麦高产示范基地进行田间测产。测产结果:济科33高产示范麦田,平均亩穗数51.7万穗,穗粒数33.1粒,千粒重43.8g,每667m2产量674.6kg。

4 茎蘖动态

2008-2009年度参加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的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该品种平均株高82.6cm,每667m2基本苗数17.6万,最高茎蘖数109.3万,有效分蘖率为40.9%,产量三要素为平均有效穗数44.7万、千粒重41.3g、穗粒数33.4粒。在2010-2011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预试中,平均株高79.6cm,每667m2基本苗数16.3万,最高茎蘖数91.1万,有效分蘖率为45.6%,产量三要素为平均有效穗数41.5万、千粒重40.8g、穗粒数34.7粒。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株高84cm,每667m2基本苗数17.2万,最高茎蘖数97.2万,有效分蘖率为42.4%,产量三要素为平均有效穗数43.6万、千粒重39.5g、穗粒数35.4粒。2013-2014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株高85.1cm,每667m2基本苗数18.2万,最高茎蘖数115.7万,有效分蘖率为40.1%,产量三要素为平均有效穗数46.4万、千粒重40.9g、穗粒数32.9粒。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济科33分蘖能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年前茎蘖总数都在100万左右,成穗率都在40%以上,成穗率高,平均有效穗数42万穗以上,亩穗数较多,属多穗型品种,株高78~86cm,穗粒数 28.3~35.4粒,千粒重 36.5~40.3g。穗粒数、千粒重年际间较为稳定。产量三要素表现较为协调,这是济科33高产稳产的基础。

5 品质性状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40g/L,粗蛋白(干基)14.91%,湿面筋32.2%,面团稳定时间10.0min,吸水量60.3mL/100g粉,硬度指数65.5;2013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0g/L,粗蛋白(干基)13.66%,湿面筋30.5%,面团稳定时间9.4min,吸水量58.5mL/100g粉,硬度指数69.0。

6 抗性表现

2008-2009年度参加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的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冻害1~2级,越冬百分率99%,倒伏程度1级、面积为0,抗青干能力2级,叶锈病反应型3、严重度0~5%、普遍率30%,白粉病4级,赤霉病病穗率1%、严重度3;2010-2011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预试:冻害1级,越冬百分率100%,倒伏程度1级、面积为0,抗青干能力2级,叶锈病反应型3、严重度5%~10%、普遍率0~20%,白粉病4级,赤霉病病穗率5%、病子率1%、严重度3。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冻害1级,越冬百分率97%~100%,倒伏程度1级、面积为0,抗青干能力2级,叶锈病反应型3、严重度10%、普遍率50%,白粉病4级,赤霉病病穗率13%、病子率3%、严重度3。2013-2014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半冬组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冻害1级,越冬百分率100%,倒伏程度2级、面积为0~100,抗青干能力1~3级,叶锈病反应型3、严重度0~5%、普遍率20%,白粉病6级,赤霉病病穗率10%、病子率2%、严重度2.7。

由以上数据可知,济科33抗寒性好,基本无冬季与春季冻害,安全越冬性好,春季抗倒春寒能力好,较抗倒伏。中抗白粉病、条绣病、叶锈病,在赤霉病的抗性上表现出一定的抗延展性,抗干热风能力较好。

7 选育总结

7.1 环境条件是选育新的小麦品种的基础与条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选育,有利于选育到具有相应特性的品种;在一定的培育条件下也有可能选到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品种[1]。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从烟台农科院引入20世纪90年代在山东省和黄淮麦区种植面积较大,丰产性、稳产性突出的鲁麦14,但试种后表现为灌浆慢、抗倒性差、赤霉病发生偏重、后期顶部结实稍差、枯熟,但分蘖力好、亩有效穗数多、抗白粉病能力较好。公司曾用鲁麦14与现有材料进行组配,效果甚微,没有出现理想的后代材料;但在田间种植的鲁麦14出现了1株早熟、子粒饱满、千粒重略小,同时熟相较好的分离个体。随后对该分离个体进行系统培育与观察,发现该分离个体分蘖力较鲁麦14有所下降,生育期较鲁麦14有所提前,但综合抗倒性与抗病性较鲁麦14好。这应该是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由于环境胁迫产生的变异体,定名为济科19,并根据其特点进行了亲本组配;选择了烟台农科院选育的分蘖力强、广适性好、丰产性好、抗寒性和稳产性突出的烟农19为母本,二者在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优缺点上有较好的互补性。在后代选择上以子粒品质好、抗病好、商品性好、株型和产量三要素协调为主要目标,育成了目标品种。

7.2 加大早代分离个体的种植数量,有利于目标性状选择 F1的性状表现因受基因显隐性与上位性的影响,其表现的优劣性还不是很高[2]。因此,F1应淘汰那些有严重缺点的组合,及杂交优势不明显的组合。F2单株间的性状分离十分复杂,如对成熟期、抗病性、抗逆性、高产等性状都有要求,则群体应该大些[3-8]。在对济科33后代选择的时候,适当加大了F2的穗选数量;在F3的选择上有了较宽的选择面,有利于目标性状的出现与选择。在F2的种植中,进行了稀植点播与密植鉴定的尝试,稀植点播有利于优良单株个体的选择,而密植鉴定有利于对组合进行抗性鉴定,也可结合群体表现进行单穗选择;二者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济科33的选育上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善宝.中国小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席章营,陈景堂,李卫华.作物育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胡延吉,陈学森.植物育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邓贺明,冯家春,胡亚敏.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选用和推广[J].中国种业,2016(1):16-17

[5] 武凤侠.皖北地区小麦育种发展方向[J].现代农业科技,2011(9):95,97

[6] 赵宗武,马华平,杨丽娟.强筋小麦育种实践与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1):35-38

[7] 程星,赵继文,秦海英,等.冬小麦高产快速育种途径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5(3):214-215

[8]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等.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园艺与种苗,2011(4):115-117

猜你喜欢

淮北新世纪安徽省
TGS智能梯流干选机在淮北矿业集团的应用
成长相册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