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下的有效教学
2018-05-14李鹰杨哲明
李鹰 杨哲明
本次所展示的3节初中体育课分别是:(七年级)《跨越式跳高》、(七年级)《弯道跑》、(九年级)《原地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健康促进下的有效教学”,下面就3节展示课,谈谈笔者的感受。
一、(七年级)《跨越式跳高》一课
本课选择了沪教版《体育与健身》七年级基础内容:跳。执教教师有机地融合了问题引导和方法叠加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起跳有力、积极上摆过杆的技术重点,突破了技术难点。尽管借班上课,但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超过75%的学生不仅完成了知识技能目标,发展了上下肢协调及跳跃能力,而且在合作学练中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一)亮点
1.教师巧妙的器材设计,加大了学生的练习密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执教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常见的水管、三通、直通、移动旗杆等器材,自制跨越式跳高的练习器材,让观课教师眼前一亮,激发了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增大了练习密度,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间合作学习效果明显。除了器材的巧妙设计外,执教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执教教师通过在课中提问,引导学生对学习难点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和社会适应性得到培养。
3.本课教学按照学生技能形成规律设计,分层教学效果明显。执教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符合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规律。学生技能的形成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在分层学习中,执教教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练效果和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对学困生进行帮助与讲解。
(二)改进点
1.执教教师尽管比同龄教师经验丰富,但年轻教师上课仍然有“走流程”的味道,师生互动还不够充分,也未关注到每名学生。
2.课上由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够充分,抑制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如果执教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们加强交流,融入到班级中,课上学生的行为可能会更自然一些。如果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上课,学生的收获将会更多,体验将会更好。
二、(七年级)《弯道跑》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全班学生在自我尝试、自我观察中掌握了弯道跑技术,不仅了解了弯道跑技术的动作原理、要领及运用的时机,而且在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竞争的魅力和创新的乐趣”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培养了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意识。本课充分体现了德育教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机融入,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亮点
1.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研究性学习。整节课以“圆”的概念贯穿始终,不仅通过“圆”有效地组织了热身,而且也和本次课的主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前后呼应。学生在整堂课围绕着“圆”进行研究性学习,如,热身活动中用身体各个部位画圆等。另外,“圆”在我国也有特别的含义,隐性传递给学生“平等和谐”的价值观。
2.结合学科渗透、体验式教学,创新“弯道跑”的教学手段。执教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尝试不同方式的弯道跑,体验跑步时不同的感受,探究正确的摆臂姿势,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弯道跑的摆臂要领;同时执教教师利用初中物理课中“向心力”“离心力”“重心变换”的相关知识,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弯道跑中身体重心变化的技术。
3.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执教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意愿,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二)改进点
本节课设计新颖、流程清晰、效果明显,但由于准备时间不充分,教学设计略显不足。
三、(九年级)《原地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一课
本节课的执教教师是教练员,选择原地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练习方法进行教学展示,值得敬佩。尽管执教教师是借班上课,但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全班学生不仅能够说出提高实心球前掷出手初速度的练习名称和方法,而且在组合练习中能够完成2个以上发展出手速度的练习方法,改进对抗拉肩动作质量,并在合作练习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一)亮点
本课以“求实、拓展、探索、创新”的思路展开,教学中突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教”,又突出了学生的“学”。本节课教学设计严谨,教学流程有条不紊,学生积极练习,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效果明显,而且对学生专项体能的练习也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目标完成效果较好。执教教师采用讲解、示范、启发、设问等方法,引导学生知道正确的动作方法和用力顺序,满足学生探索发力顺序的好奇心,将本课目标落到实处。
(二)改进点
1.假如在课的设计中融入德育教育,通过游戏设计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方面挖掘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
2.假如执教教师在学生合作学练时能够参与其中,学生可能学练得更加投入,興趣也会更好地被激发,将会有更多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产生。
3.假如执教教师在学生练习时队形稍作调整,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如,提示注意间隔距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队形组织练习,采用“半圆形”或者“散点”等队形进行练习。这样的队形变化,不仅增加了教学组织的艺术感,而且也能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在学中思,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健康促进下的有效教学是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长三角地区中学特级教师交流的3节优秀展示课,不仅代表了江、浙、沪三地交流与合作的可喜成果,更为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协调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终身体育视野下有效教学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体育教师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责任,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本文第一作者系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