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营与管理
2018-05-14林培鹏陈昉
林培鹏 陈昉
从目前国内多数创业孵化器的建设运营与后期管理能够发现,支持创业孵化器不断完善的根本在于高职院校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运营条件。那么针对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进一步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运营管理的基本条件与措施,以便支持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孵化出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
一、基于众创空间的创业孵化器功能概述
众创空间的发展是顺应创新2.0时代的创新性创业趋势,其用户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全新理念,是支持创业孵化器产生市场推动作用的根本。高职院校建设创业孵化器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实现创业梦想的平台,然而如果高职院校所建设的创业孵化器仅局限于本校师生,其本身的创业资源要素也会相对匮乏。如果要孵化原始创业的成果达到可行性较高的市场化运营维度,必须将其推向社会层面。由公共服务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带动创业孵化器的快速发展,并培育原始创业项目。因此,高职院校所建设的创业孵化器项目,并非仅针对本校使用,而应当是开放性的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北京的创客空间、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上海的新车间、杭州的洋葱胶囊等极具代表性的创业孵化器实质上也是在众创空间理念的影响下,逐步开放了多种运营方式,以及多重管理模式,最终为众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创业项目孵化创造了有利条件。高职院校建设创业孵化器,也要站在时代发展路径,充分审视自身的发展条件,并衡量是否达到了众创空间的创新理念与发展机制,才能以合理的运营管理手段支持创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发展创业孵化器的建设运营条件
首先,开放性是指创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除在校师生之外的社会群众开放。在保证一定利润空间和维护成本的前提下,将创业孵化器作为广泛吸纳社会资源的平台载体,促进本校创业者与社会创业者的信息对接,形成支撑创业孵化器运营成本的必要条件。因此,开放性决定了创业孵化器是否能够完成基本的自身成本维护,以及信息对接的开发性程度。
其次,协同性与互助性是相互并存的依托关系,在国内多数创业孵化器的运营期间开展了训练营、沙龙、比赛、培训等促进会创业者相互交流的运行机制。这种基于活动范本的学术交流或者资源交流,本身也是共享机制的延伸,因此形成了创业项目协同发展的潜力。并在资源共享机制下完成的协同创业的可能性,即便没有获得渠道资源,也可以在相互研究和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形成由“聚合”到“聚变”的积极效应。因此,高职院校发展创业孵化器的建设运营条件中,互助性与协同性相互依赖共生共存。
最后,对于便捷性的理解范畴是基于两个侧面的深度考量。一方面,创业本身并非单人完成,其创业团队中的每一成员都需要各司其职,在相关项目尚未成型的阶段,必要的场地和基础设施,是维护创业人员共同商议发展对策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发展创业孵化器就需要提供这样的场地与设备,创造较高的资源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举办活动、展示创业成果、分享创业项目的发展策略等等,皆需要长期服务机制的资源补充。这些资源体现为工商注册、金融服务、法律服务、政策补贴等等,如果要孵化创业项目,就必须提供这些服务,而且要针对创业项目的具体需求,提供服务本身的便捷性,才是高职院校发展创业孵化器的根本要素与基本条件。
三、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后期运营管理的措施
建设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初期,多数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了政策支持,补充了材料、设备、设施等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要素。但是并未针对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基本功能属性予以开发,忽略了众创空间在发展过程中的运营管理条件,以至于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开放性、协同性、互助性、便捷性等相关服务功能极为有限,或者是资源共享度足够,但并未孵化出令人满意的创新创业项目。而这些问题都是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后期运营管理的弊端和诟病。为了进一步解决以上诸多不利因素,需要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后期运营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可行性方案。
(一)扩大市场化与专业化的服务机制
市场需求是验证创新创业项目可行性的唯一评价指标,如果市场反馈信息并不理想,很难评定创业项目在脱离了高职创业孵化器的扶持之后是否能够完成独立运营。那么高职创业孵化器的运营管理首先应当考量市场化的根本需求,而并非一味地加强扶持力度。相关案例已经证实,过于强调扶持力度,只能让创新创业项目失去自主盈利与自主管理的根本动能。而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特指高校创业孵化器在运行期间的管理模式现代化。综合评定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并结合线上线下统一管理,孵化与投资并行处理的管理模式,也将有助于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回收扶持成本,并创建便捷性较高的综合服务模式。当创新创业项目获取了超过转向资金扶植的市场资源之后,反而能获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与发展契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达到预期的创业目标。
(二)加强多种项目的政策引导与支持
政策引导在高职创业孵化器建设初期具有绝对性的作用,而“众创空间”在校园内部的相关活动也是得到了政策支持或者工商注册之后才能具备市场发展条件。支持众创空間的阶段性建设,不仅需要这样的政策支持,同时需要根本的发展动机与发展资源。以往时期评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时,以创新性为主,实用性为辅,很大程度上约束了部分创新创业项目的成长空间。学生并未获得市场资源或者院方的鼓励和支持,虽然在多次更改了创业项目之后,获取了专项资金支持,但是并未具备实际操作创业计划的根本能力。那么创业项目本身的团队操作能力已经下滑,很难达到预期的创业成果。为此,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开放度,不仅要以资源整合效果来进行评价,同时要以多元化项目在“众创空间”内的阶段性发展作为评估管理指标,才能孵化出众多可行性较高的创新创业项目,真正提升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管理效能,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率。
(三)鼓励社会资源与文化的持续注入
创新创业项目本身需要较高的市场契合度,其文化本身的先进性是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必要管理理念。而社会创业项目本身与市场对接的空间较大,且具备了独立拓展营销渠道的经验。高职院校在众创空间理念下应当给予相应的扶持,同时也要接受来自不同社会方向的资源,才能体现出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开放性与开放程度。这种来自社会资源的持续性注入,也将促进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脱离原有的政策扶持资金,转化为独立运营的管理资金内化。诸如天使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融资担保等多种资源和资金的换取方式,将持续支持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管理运营成本,并形成自我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建设创业孵化器并非发展目标,孵化出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才是其发展本质。因此,提升并加强高职院校建设创业孵化器的自身管理运营条件尤为必要。一方面,需要扩大市场化与专业化的服务机制,为创业项目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多种项目的政策引导与支持,扶植所有可能存在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项目。除此之外,必须鼓励社会资源与文化的持续注入,以便为创业孵化器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支持其管理效能的不断完善。(作者单位为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